素养抛引

素养抛引
作者: 刘幸福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08
折扣购买: 素养抛引
ISBN: 978750476784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勤 一日,某事业单位负责人找到幸福老师问:“单位里 某个部门的人都很懒惰,如何让他们变勤快呢?” 幸福老师回答:“教化与管制,即通过教化使其在思 想上转变观念,通过奖勤罚懒的制度在行为上对其加以约 束。” 单位负责人又问:“制度上奖勤罚懒我会做,可是如 何在思想上使他们改变观念、变懒惰为勤劳呢?大道理和 他们讲了很多了但他们都听不进去。” 幸福老师问:“世上大多数东西都是越用越少,特别 是我们的钱,花一分少一分,不知不觉兜里的钞票就花光 了。那么您知道什么东西是越用越多,越是不用反而越少 呢?您知道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什么是别人无法偷去和抢 走的呢?” 单位负责人沉思良久说:“一时间想不起来。” 幸福老师说:“人的力气和智慧是越用越多的,越吝 惜越少的,而且没人能偷去和抢走你的力气和智慧。天天 干活的人力气是越来越大,天天用脑思考问题的人会越来 越聪明,这个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一个道理。而 懒惰、不愿意劳动也不运动的人的力气会越来越小,不爱 思考的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能会逐渐降低。 除了个人的力气和智慧之外,还有自己学到的知识也是没 人能够偷去和抢走的。” 单位负责人说:“我知道怎么去做懒惰者的思想工作 了。” 有人把“勤”字解释为:尽力多做,不断地做。也许 每个人心目中对“勤”字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勤劳是美德 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尽管大家都知道勤劳是美德,可是 仍然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安逸。事实上,一个人是勤劳还 是懒惰,对他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于是有人说 勤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第一节 习得勤劳美德 一、懒惰的成因 懒惰是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的表现。人 的好逸恶劳是后天形成的,你仔细观察一下儿童,他们玩 起来似乎不觉得累。身体健康的孩子多数是好动的,他们 整天跑来跑去,累了就休息一会儿,然后又开始活跃起来 。大多数孩子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很多事情是他们自己主 动去做的,可以说最初大家都是勤快的,只不过随着年龄 的增长逐步出现分化。一部分人一直保持着勤快,这部分 人从小就经常劳动或者经常运动,时间久了他们就不觉得 干活很累,这是良好习惯的形成。例如:我们去农村看到 有些老人,年纪很大了还一直在劳动,甚至有的人说习惯 了,不干活不舒服、不干活就生病;还有一部分人会由勤 快变为懒惰,这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从小干活少,也不怎 么运动,久而久之对劳动和运动产生了畏难心理,看到活 就不愿意干。同时因为劳动少、运动不多,体力也不会很 好,这使他们特别容易累,进而更加畏惧劳动,最后选择 了懒惰。 勤劳的养成和身体因素也有关,经常劳动和运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