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中国(三千七百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与现实)

镜子里的中国(三千七百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与现实)
作者: 夏凡
出版社: 贵州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镜子里的中国(三千七百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与现实)
ISBN: 9787221136336

作者简介

夏凡,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知名学者。曾赴美留学十年,涉猎广泛,长期从事中国政治史、经济史与文化史研究。他继承了范文澜、吕思勉等人的治学传统,博采现代史学家之长,擅于挖掘历史的细节,探索深层的人性问题。

内容简介

是什么导致了历史失真 中国是文字产生很早的民族,夏商周的君主做事 都要占卜,看天意如何,以取得鬼神的支持。卜筮需 要卜官的记录和验证。因此,从商代开始,甲骨文就 详细记载王室每次算命的活动,由此带来了史学的早 熟和发达。纵观世界,只有中国才有各个朝代**完 整的历史记录,同时发展出了谱写真实历史的史学精 神。 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国人著史的精神:春秋时期 ,齐国的大臣崔抒杀了齐国的国君齐庄公,旁边的史 官记上“崔抒弑君”。崔抒很不高兴,这不等于说他 违法不忠嘛,于是杀掉这个史官。秦统一以前,中国 的职业很多都是世袭,这个史官死了,他的二弟就来 接任。出乎崔抒意料的是,他二弟仍然写上“崔抒弑 君”,崔抒发了狠,又下令将其二弟斩首。没想到这 个家族的三弟还是不屈不挠地写上“崔抒弑君”四个 大字,崔抒杀人杀厌倦了,长叹一声,随便史官怎么 写了。好在这个家族兄弟众多,四弟预料哥哥还会被 杀,于是前仆后继地跑来送死,路上得知他三哥保住 了性命,这才回家。应该说,学者这种精神是历史真 实性的保证,同时也说明了保持历史原貌是件多么艰 难的事情。 研究古史的困难,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如 果学者们都像崔抒史官那样宁死不改一字,就很少会 有历史之谜的存在。口口相传固然容易走样,但真正 误人子弟的还是有意的曲笔。历史需要老老实实的科 学实证,必要时还要能够献出生命去维护。导致历史 失真的缘由主要有哪些呢? 将古史人化的史学观 我们看《史记》中的《五帝本纪》,会产生一种 印象,好像中国的远古史就是黄帝、颛顼等五个人的 历史。所有朝代的帝王和联盟酋长都是黄帝一个人的 后代,所有文明的成果也都是黄帝一家子还有几个大 臣共同创造的,这无疑是虚幻的。这种史学观是把国 民的历史变成了帝王的家谱,造成了后世史学如跟屁 虫似的只知道记录帝王将相们的一言一行。渐渐地, 人民成了供统治阶级驱使的木偶,仁慈只是自上而下 的施舍。这是中国史官作史*大的误区。 春秋笔法 孔子在删编完《春秋》后曾经说了一句话: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 》乎? 意思是:明白我苦心的人是通过读懂《春秋》, 而怪罪或批评我的人也是因为这本书。孔子的感叹是 他为尊者讳的曲笔,隐恶扬善固然是好,但却不是历 史学应该遵循的原则。然而这还不是*致命的,孔子 没有想到从汉代起他的理论就被改造成为统治意识, 正统观一旦形成,一切思想和史学都必须为了统治阶 级服务。从此他的书成了圣书,只准相信不准怀疑, 错误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开山之人,他的所作所为直接 影响了后来的诸子百家,于是他们多凭想象或根据学 说的需要想当然地杜撰、编排古人的行为。他们把古 代描绘成黄金时代,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在复古中解 决。其实,诸子们并不是真的在写黄帝或者尧、舜、 禹,而是借大家**的一个古人之口,让别人接*自 己的观点。就像《庄子》中写了一大堆孔子的行为和 事迹,如果当真的话,那就搞不清孔子的真面目了。 因为百家著作中所写人物的年代都很久远,时间一长 以讹传讹,渐成真假难辨。 儒家自编古史系统造成误区 现代学者顾颉刚写了八册《古史辩》,对传统史 学观进行了整体的批判。他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 史”观点认为,时代越后则把古代史越向前提,周代 时*早的古代帝王是禹,孔子时有了尧和舜,到了战 国时期,又冒出黄帝和炎帝神农来,秦朝上溯到了三 皇,汉代*是要算到子虚乌有的盘古了,这个系统的 形成大概在于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者们的集体编辑。 他以怀疑的态度指出儒家六经并非孔子“托古”之作 ,作为信史的价值不大,明确提出中国的史学必须打 破“中国古代民族只有一个,地域向来大一统”的观 念。 削足适履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将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这是针对欧洲历史的划分,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发 展轨迹,社会形态与欧洲比较大多并不相同。 举个例子,*显著的争议可能就来源于中国有无 奴隶社会上。按照奴隶社会的定义,它是原始社会瓦 解后的剥削社会,以**和私有财产的产生为标志, 形成了奴隶和奴隶主两个对立的阶级,以奴隶主占有 奴隶的人身,实行超经济奴役为主要特征。马克思寓 意的奴隶社会主要指希腊和罗马式的城邦制**,他 们通过战争将其它部落的居民变成希腊人或罗马人的 奴隶。如果分析夏、商两个王朝,皆是部落联盟式国 家,中国先祖是“共主”的思维而不是征服的理念。 夏、商两个政权均属农耕社会,井田制的自耕农是国 家主要经济支柱,并不靠劫掠人口以及奴隶们的劳动 来维持。 希腊和罗马都是海边**,海上贸易是立国的根 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不断发动战争,没有战 争就没有奴隶的来源。纵观夏、商王朝,每个长达五 百年上下,大规模的战争征服并不多。周边小邦国的 诸侯们只要接*夏禹、商汤等王名义上的领导即可, 偶尔陪着夏桀、商纣打打猎,进贡个妹喜或妲己这样 的美女就行了,并没有明显的奴隶输送。商部落打败 夏王朝后,并没有把夏族人全部沦为奴隶,而是建立 一个封国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只是夏王由“天下共 主”变为一方诸侯而已。周朝也是如此,商纣王的儿 子武庚还被继续立为商国首领,与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管国国君姬鲜、蔡国国君姬度、霍国国君姬处地位相 同,商人*非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 有学者按考古发掘情况将中国分为古国、方国到 帝国三个社会形态,也有学者以秦统一为分界线将中 国划分为邦国和帝国两个时代,两个观点大体是一致 的。周代的社会形态与欧洲的封建社会*像,应该说 ,封建制度主要停留在邦国时期。秦代以后的中央集 权制帝国,是在破坏周朝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与欧洲的封建相比差别就很大了。由此看来,在中 国找不到一个朝代可以对应上奴隶社会,而自秦到清 延续两千年的**模式则是我国**的。 “**”对历史学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统治者大多与崔抒类似,一边干着坏事, 一边怕*到后世谴责,*后的一招就是篡改历史。偏 偏有一些无聊文人,在专制淫威下为当权者服务,史 书中颠倒黑白的记述很多,只有坚持科学与独立的思 考才能明白真相。举个例子,明朝初年的宰相胡惟庸 ,他的被杀就是很典型的冤案,但明史仍然把他放入 奸佞传里,似乎朱元璋的滥杀无辜是有理由的。笔者 并不认为胡惟庸一定是个好人,然而无论好人做坏事 、还是坏人做好事,都应秉笔直书。人性是复杂的, 历史也自然复杂,学术应该客观而真实。 P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