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义/李里草堂国学系列
作者简介
李里,人称长衫先生,著名国学学者。《名家论坛》主讲讲师,《百家汫坛》力邀讲师。长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等学府讲学。 自幼从文游艺,深爱中华传统文化。四方游历,遍访高贤名士,求习儒释道医诸学;又于乡间务农、藏经楼整理经书、报馆校对文稿、中小学教授学生。二十六岁入四川师范大学任教至今。 本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纯正国学的宗旨,在国内外众多国学爱好者和热心者的支持下,创力公益书院——传薪书院。 著有《沦语讲义》《蒙书讲义》《竺霞法师传》等。
内容简介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要安身立命,要立于天地之间,首先就在“学”字上。学就是学习。 学什么呢?学人生的大道。求道,求人生之大道。 这三句是整部《论语》的提纲、灵魂。在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这几句 话,但对其中的深意,我们是否已体会?我们读圣人经典一定要掌握方法, 就是求微言大义。很微小的一句话当中,有非常深远的、广大的意思,就叫 微言大义。我们不论是读儒家的经典还是读其他经典,都要掌握这个原则。 看似很平易很简单的一句话里面,往往包含了很深邃的哲理。比如“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来了,大家高兴,这个话老太婆都会说。连老太 婆都会说的话,还需要圣人来讲吗?所以有些人觉得读儒家的书没有什么意 思,尽说些老太婆都会说的话,没有深意。其实不然,是他自己没有领会到 深意。 我们一句句来讲。“学而时习之”,先看这个“学”字,学的象形文字 是“■”,“■”指左右两只手,“爻”指知识、智慧,“■”表示迷雾, “子”指读书求学的子弟,合起来意思就是老师用两只手,一手拨开小孩头 上的迷雾,一手把知识、智慧灌输给小孩。所以“学”即除迷、断惑、开智 慧。在这里指除掉人生的迷雾,开启人生的智慧,故“学”即指学习人生的 大道。注意,孔子讲的学都是指学人生大道,安身立命之道,并不是学一些 零星断续的知识技能。另外还有一个向什么人学的问题,向什么人学?向圣 人、先觉者学。下面再看“时”字。象形文字中的“睛”是“■”。古时候 要掌握时间,既没有钟,又没有表,更没有手机,怎么来看时间呢?古人是 通过太阳莱看时间的。你看这个“睛”字,右上方有个“土”字,土表示方 位,表示阳光照在哪个地方,但仅仅有了土还不能测出时间,还要有“寸” ,测量时间的1=具。太阳光照到每一地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地方 ,看到太阳的时间完全不同。我们现在在中国,是上午10点钟,在读书、讲 课,在美国却是深夜,在东京、在伦敦时间又不一样。在故宫里面,有日晷 ,石块做的,圆盘中间镶了一根铁针,这就是中国皇宫里面最早的钟,用来 测时间的表。太阳光照射到铁针上面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阴影,太阳不停地 移动着,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不同时间的太阳光照着的铁针的阴影就 不同,如果在正午,因为太阳是直射,就没有阴影。通过阴影的长短就能大 致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中国人测量时间的最早的方法,很原始,但也是 非常科学的。此外,根据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方位,我们也可以大概地判断 春、夏、秋、冬。一个“时”字就包含了我们古人对天文、对时间的许多理 解和测量方法,有太阳,有方位,有测量时间的度量衡。“学而时习之”, 学习人生的大道,这里的“时”表示时时刻刻,时时刻刻要去“习”它。那 怎么去“习”呢?繁体字“留”上面一个“羽”字,下面一个“白”字,郭 沫若先生讲甲骨文中“白”是“日”字,鸟儿都是在晴天学飞,反复飞,飞 着飞着就飞上天了。故《说文解字》讲“习”的本意是“数飞也”,“数” 在用作动词的时候读作shuò,表示屡次、反复。“数飞”就是屡次、反复飞 翔,这是“习”的本意。我们想象一下,小鸟儿刚从蛋壳里孵出来的时候, 大鸟喂它食物,它就会扑扑扑地拍扇着翅膀去吃,它的翅膀任何时候都在动 ,都在学飞。几周后小鸟儿就扑扑扑地飞起来了,但刚飞起来就落下去了, 然后再飞,落下,再飞高,终有一天扑扑扑地飞上天空了。所以“习”的意 思就是反复飞。反复飞引申为实践的意思,时时刻刻去实践,学习人生的大 道就要时时刻刻去实践它。我们讲了一个理之后要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开始 不一定能做得好,但我们反复做,终于把它做好了。就好像我俩闹了矛盾, 我们学圣人之道,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开始解决不好,但慢慢解决,缓和 一点,再解决,再好一点,最后我们两个关系融洽了,非常之好,这就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关键在这个“说”字。“说”通“悦”,喜悦在 心里,没有流露出来。因为我学了人生的大道,在反复实践它的过程当中, 我自己受用了,得到了收益,这时只有我的内心才知道,这种喜悦是他人无 法理解的,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指自己内心的喜悦。《论语 》的第一句就是人要学习,学了以后还要反复实践。人只有学习人生大道, 并实践于人生中,真正地受用,才有内心的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太婆也能说的话,我们来讲一讲它的 深意。“有朋自远方来”,关键在“朋”字。“朋”,在《说文解字》里是 没有这个字的。最早这个字读fèng,“朋”的古字是凤凰的“凤”,因为凤 凰飞翔的时候百鸟跟从,只要凤凰一飞,所有的鸟都跟从它,百鸟之间相互 就产生了感情,像朋友一样。它们都跟随着凤凰,所以它们就是“朋”。“ 朋”就是指跟随着凤凰飞的鸟,因为跟随凤凰,故引申为凤凰的学生。“朋 ”后来引申的意思就是“同师为朋”。而“友”和“朋”是不一样的,同师 为朋,同志为友。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叫“朋”,有共同志向的叫“友”。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教的学生,你们彼此为朋,但是不一定是友,因为每个人 的志向都不一样。如果是一个老师教的,又有共同志向,那就是朋友。还有 ,有些人有共同志向,但不是一个老师教的,那么他们是友,不是朋。“有 朋自远方来”,不是从近处来,注意,关键是“远方来”。一个老师教那么 多学生,如果我和某个学生是邻居,门挨着门住,他天天都能看到我,他来 看我,我就不觉得很稀奇。而如果有一个学生在祁连山下住,一个在大草原 ,一个在广西,他们从远方千里迢迢来看望我。为什么他们会千里迢迢来看 望我?我们试想,只要读过书的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很多老师,小学、中 学、大学,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很多老师。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当中,真正给 我们留下印象,值得我们一直记着并想去看望的老师并不多。所以真正的好 老师是很少的,而能够让你一生都想到他、一生都想要去看望的,必定是一 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他有道德、有学问、有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我们 才会常常惦记着他,要去看望他。所以“有朋自远方来”,第一层意思就是 ,一个老师的道德、学问、人生境界,他的学生、门生弟子认同并为之折服 ,他们才会去看望他。而且,他们才会跋山涉水,不辞劳苦,从千里以外去 看望他。在古代没有飞机、轮船、火车,从远方来是多么不容易。这一点就 说明这个老师是不寻常的,肯定是有道的人,是一个思想深邃、有道德、学 问的人,如此才赢得学生的青睐。“不亦乐乎”,“亦”字当“也”字讲, 不也是快乐的事吗?不也是喜悦的事吗?“乐”的象形文字是“■”,是一 个木架子,上面挂了一个鼓,代表乐器。这个字的本意应该是音乐的乐。乐 以发和,音乐是调和大家的。大家累了、疲乏了、辛苦了,给大家奏乐、演 戏,这时大家一下就快乐了。所以“乐”是由此引发出来的,音乐会引发出 快乐,快乐从音乐中来。“乐”是喜悦流露在脸上,快乐不流露出来,在心 里面只有自己知道的就称“悦”,写在脸上看得见的就叫“乐”。来了客人 ,必定要出来迎接:“请坐,请坐,好久没来了……”自然快乐也流露在脸 上。如果来了客人,你只悦不乐,内心喜悦却不说话,也不笑,只把客人望 着,会让客人十分不解:“我哪年借了他的米还了他的糠了?”弄得客人不 敢进来,这显然不是正常的现象。按正常情况,来了客人都是很高兴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不是快乐的事情吗?这里指的就是你的道德 、学问、人格被人所认同,被人所景仰的时候,你感到很高兴,高兴的是自 己的有道有德。当一个人有道有德的时候,传开了,弟子们纷纷从远方来看 他,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有多大。既然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必定就传开了, 不胫而走,天下人逐渐都知道了,客人就天天都有。大家试想,偶尔有远方 的弟子来看你,你很高兴。但如果天天都是这样子,每天一起床外面排着队 都是客人,晚上要睡觉了,客人还没会见完,这个时候你都还能够乐,那才 是真正的境界,不容易哦。一个人一旦有名了,他的道德、学问、人格传开 了以后,四方之人都想来看他。开始很纯粹,是出于崇敬他的道德、学问、 人格,可是后来不一样了,人家就冲他这个名。怀着不同目的的人,怀着各 种用心的人都来了。最初是来向他求学的,崇敬他的,来亲近他的,后来有 些人就是想来利用他,各种情况都有。这个时候你还能够一直保持那种快乐 的心境,不受外界的干扰,是更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你们以后都有可能成名 人,天天都有各种人围在你身边,随时都有人来朝见,如果还能够保持一份 快乐的心境,那就不简单了。而且人还有分别心,当来的人越来越多,分别 心就出来了。哦,这个客人重要,是某某领导,达官显贵,赶快请到客厅里 上坐,好生接待;这个又是大老板,要给我们投资,也要好生接待……对不 同的客人态度就不一样了。还有,从早接待到晚难免心烦,有时要发发火了 ,这里吼两句,那里骂一下,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个时 候境界就真显出来了。对来求见你的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要保持乐,要 有欢喜心,而不能生厌倦心,生分别心。有朋自远方来,人容易乐,客人来 多了以后,偶尔一两次是可以乐的,天天这样子你就招架不住了。但是在这 种情况下你的心都不变,说明你的心不被外物所动,你的那种从容、那种境 界,在这个时候才真正体现出来。 第三句接着来了,更关键:“人不知而不愠”。你有道德、有学问、有 境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别人都知道你,你就很高兴。但你有道德、有学 问、有境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就是没有人知道你,没有人理解你;或是 知道了,却不睬你、不用你;更有甚者,还要整你:你了不起啊,你这么行 ,这样有学问,那我非把你弄下来不可——嫉妒你,在这种时候,你还能不 “愠”。这句的关键就是这“愠”字。“愠”就是恼怒,不愠,一点不懊恼 ,一点不生气,不发怒,这才是真正的君子,这就更不容易了。人的道德境 界越高,学问越高的时候,就难免会想,我都这么好了,为什么你们还不理 解我呢?我都这么有名了,为什么你们还不用我呢?这种时候你还能一点不 恼怒,是不是不容易啊?从古到今我们看,有多少人都在埋怨自己怀才不遇 ,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蹇?你看这个人和我初中同学,当时他才考六 七十分,而我考一百分,可现在他过得多好啊,荣华富贵,我却还在落难, 不公平!怀才不遇,埋怨,这种情况是很多的。“人不知而不愠”,你知我 、用我也好,不知我、不用我也好;理解我也好,不理解我也好,我都不生 气。其实,高处不胜寒,人的境界越高,能够理解他的人就越少,就是这道 理。所以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知道我的大概只有天吧。不是众生 能知道你的,众生都能理解你了,那众生都是圣人了,这样众生也就不是众 生了。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点更不容易做到。而很 多人,一般的人:我这么努力、刻苦地学习,人品这么高尚,可是就有人总 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就想不通了;我对他们又好,我又这么努力,他们还 这么说我,我心里就不舒服了,恼怒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还能安然地对待 ,所谓“称讥毁誉寻常有”,你寻常对待,这些事才不会影响你的本心。“ 不亦君子乎”,这才是核心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那么什么是“君子” 呢?这是《论语》的一个核心,在第一段话里就提出了“君子”的概念。 民国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云:“《论语》者,所以教人学为君子也。” 《论语》这部书就是教人学为君子的,什么是君子呢?君者,尊也,“君” 表示尊贵,尊贵的人。“子”,有德、有学、有貌的人,最关键是有德、有 学,有没有貌倒不重要,有貌当然更好,没有貌,他还是了不起的。君子就 是指尊贵的、有德有学的人。《论语》就是教我们学成为一个尊贵的、有德 有学的人。以什么为尊贵呢?以有道德有学问为尊贵。真正的君子能够乐天 知命,安常处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为外物所动,喜 怒哀乐都不影响自己的本心。第一段这三句话就有这么深的含义,其实它就 是《论语》的纲领。我们再看这三句话。“不亦说乎”的“说”,是内心世 界的感受,这是讲人与心的关系。一个人真正能不忧,没有忧愁,就要看他 的心是不是真正的通达、仁德。为什么众生都痛苦呢,就是因为处理不好人 与心的关系。“有朋自远方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怎么处理有朋 自远方来的问题,就是你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来早了,你不舒服; 来多了,你厌烦;不来了,你埋怨,这都是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 题。最后一个,“人不知而不愠”,是讲人与天的关系。天命所定,你这个 人能不能为世间所用,能不能在这一世做出事情来,那不是人命,那是天命 。所以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人的知与不知、用与不用都是天命决定的 。 这三句话包含了《论语》的全部内容和精神:人与心的关系,人与人的 关系,人与天的关系,说出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主要就是解决这三 个问题:人与心,人与人,人与天。人与天也就是人与自然。而人与人也好 ,人与心也好,人与天也好,都是要达到一个和谐境界——人与心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天的和谐。这三句话与《论语》最后一篇《尧曰》篇里 的最后三句是相互照应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知道天命,就不足以称为君子,就是讲人与天的 关系;不懂得用礼来调整人内心的感情,就不足以为人而立于天地之间,就 是讲人与心的关系;不能辨别他人的话语就不足以识人,就是讲人与人的关 系。故《论语》开篇在这三组关系,结尾亦在这三组关系。人与天之和谐, 人与人之和谐,人与心之和谐,这三组和谐既是《论语》的核心,也是整个 中国文化的核心。P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