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精装)

谈美(精装)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谈美(精装)
ISBN: 9787203106937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 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作品。他的《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谈修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对提高青年的自我修养与艺术鉴赏力颇有启迪。

内容简介

谈美!这话太突如其来了!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年头,我还有心肝来“谈风月”么?是的,我现在谈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朋友,你知道,我是一个旧时代的人,流落在这纷纭扰攘的新时代里面,虽然也出过一番力来领略新时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许多旧时代的信仰。 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大半是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已*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俗不可耐”。 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作“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做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在这封信里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这事本来关系各人的性分,不易以言语晓喻,我自己也还是一个“未能免俗”的人,但是我时常领略到能免俗的趣味,这大半是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我能领略到这种趣味,自信颇得力于美学的研究。在这封信里我就想把这一点心得介绍给你。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光潜学贯中西,在哲学、美学、文学、心理学、文化艺术方面都有渊博的学识和很深的修养。……美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能够在中国得到普及和发展,是和他的名字分不开的。 ——汝信 朱光潜为了给我国的美学研究者创造条件,努力翻译了大量的欧洲美学著作。……他在解放以后年龄已经不小,能用这样大的精力来翻译这些多数是难译的巨著一尤其是在经历十年浩劫以后晚年所译的维柯的《新科学》,这是使我极为敬佩的。这表示他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热爱,我想,在这个领域,我实在说不出第二个人来。 ——胡乔木 (中国)美学大厦的真正营造,始于朱氏(指朱光潜)之掌。他灵心慧眼,博采西方美学之花;妙手剪裁,嫁接中国传统之木。国人之有详赡系统美学专著,朱先生《文艺心理学》和《谈美》,开风气之先;华夏之有真正美学课程,他绛帐北大清华,居杏坛之首。六十年代,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出现于中文世界,其博及群书,深思明辨,神而化之,熔铸伟词,至今无有企及者。 ——钱念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