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读完30部诗歌经典

一次读完30部诗歌经典
作者: 孙晓玲//高威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30
折扣购买: 一次读完30部诗歌经典
ISBN: 978780753369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抒发感情与分析说理并重,同时人物形象生动丰 富,语言运用巧妙,诗句节奏感强,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正 如法国文学评论家圣·勃夫曾经说过的那样:“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 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 去解释,去研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只是歌颂美貌、友情和爱情 ,还触及到人类本性中最深层的部分,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是英国文学史 上公认的佳作。 十四行诗是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文艺复兴初期盛行于整个 欧洲。诗的结构十分严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八行,下段六行,每行十 一个音节,韵脚固定。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结构严谨程度上更进了一步, 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一个两行, 每行十个音节,韵脚固定。这种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体”。对诗人而 言,诗的结构越严谨抒情难度就越大,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却丝毫不受格 式的束缚,如天马行空一般自由奔放,诗歌语言富于想象,充满情感。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大约在六年间陆续写成,主题是友谊与 爱情。第1到第126首主要描写诗人同一位贵族青年之间友谊的升沉变化;第 127至第152首写诗人对一个“黑肤女子”的爱恋之情;最后两首作结。在前 17首诗中,诗人敦促自己的贵族朋友结婚,他认为美好的事物应当通过传代 而得到永生,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信念和对新贵族的 希望。那位青年却对诗人若即若离,有时态度冷淡,有时垂青于另一个诗人 ,他甚至去勾引诗人的女友。但以友情为重的诗人却表现出和解精神。后半 部分,诗人对“黑肤女子”倾吐爱慕之意,但她却被诗人的挚友拐走,这令 诗人非常失望。这些故事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人文主义者对真、 善、美的看法和理想,也反映出社会现实。 诗人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歌颂、咏叹和抨击,表达了他进步的宇宙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表达出莎士比亚主张的生 活的最高准则:真、善、美和这三者的结合。“真、善、美,就是我的全部 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 体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莎士比亚的诗中认为现实世界就是一个真善美和假丑恶对敌的战场,他 对人的个性的看法也更强调精神和爱的力量。而诗人的主观世界中对理想的 追求、对现实的不满,则使诗歌爆发出强大的表现力。诗歌表现了对光明和 未来的希望,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不和谐所引起的失望和焦虑。这些诗不仅 仅是个人的抒情,还体现并超越了自己存在的那个时代。 莎士比亚就像一个仙境的建筑师,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认识和 表现客观世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出一个虚无缥缈的诗国。他用朴素的词汇和 简单的语法结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和信心,塑造丰富生动的人物 形象,阐述自己深刻独到的思想见解,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诗歌是永恒的:“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 命绵延。” 莎士比亚诗作的启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如同人类在不断走向文明的路 途上燃起的永恒的明灯,莎翁给暗夜中摸索的行人指明了方向。他,一个平 民的儿子,登上了艺术的宝座;他创造了整个世界,加以统治。弥尔顿曾经 说过,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 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又真诚地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 博爱的理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既洋溢着现世的欢乐,又引导人们超越凡 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 诗里莎翁 十四行诗既然是抒情诗,抒个人之情,莎士比亚本人就很难像在戏剧中 那样,可以隐藏很深不让人家窥见他的真面目,而是自然而无法掩饰地把心 灵深处向世界披露。虽然不能说十四行诗就是作者的自传,却可以说是他的 思想感情活动的记录。 莎士比亚对爱情的理解和体会,不全是罗曼蒂克的想象,而是实际的、 脚踏实地的。首先他对爱人的了解,就不像其他诗人那样把自己的所爱之人 描绘成天仙一般,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而是理智地实事求是地当做一 般人一样去发现她的美。作者也深知爱情必须不断更新,不断加固,不能停 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否则生活的惰性,环境的冲击,时光的磨损,以及人性 中的喜新厌旧的恶习,会使爱情受到危害。在第25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 的爱情观,什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他都视如粪土。唯有真正的爱情才能 给人以永恒的幸福。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爱情至上,对人的精神解放和人 性的发展,以及对生活的发现都是有着历史进步意义的。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