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青少彩绘版)

名人传(青少彩绘版)
作者: (法)罗曼·罗兰|主编:余非鱼|译者:刘翠翠//潘雁
出版社: 河北少儿
原售价: 17.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名人传(青少彩绘版)
ISBN: 9787537670197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作家。生于法国中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80年全家迁至巴黎。1889年高等师范院校毕业后,写了不少剧本,其中《群狼》《丹东》和《七月十四日》合称为“革命戏剧”。1903年,罗曼·罗兰发表《贝多芬传》,引起当时公众的广泛关注。随后他开始撰写古今名人传记,宣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先后发表《米开朗琪罗传》《弥莱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名人传记。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1915年,为了表彰“他在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他将切卡送到修道院,为她提供所有的用度,并 抽 空去看望她,直到将她嫁出去,他又为她准备了一份 周 到的财产作为嫁妆。他亲自过问利奥那多的教育,这 个孩子的父亲去世时他才只有九岁,因此,米开朗琪 罗 对他的教育更加上心,每次写信给侄子都是长篇大论 , 极尽责任。然而,这个侄子却一再任性,挑战伯父的 耐 心极限。他顽劣的行为经常令米开朗琪罗暴跳如雷。 “每次收到你的信,从来没有哪封能在开读之前不让 我 愤怒的。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学得的书法,丝毫没有半 点恭敬的情操!”老人经常为此类的事情狂怒不已。 但是,不管老人怎么苦口婆心,或恩威并施,这个不 成 器的侄儿并没有受到丝毫的触动。 另外一方面,利奥那多的婚姻又是让米开朗琪罗 头疼的大问题,为此至少耗费了两人六年的时间。虽 然利奥那多已被米开朗琪罗列为财产继承人,但这个 薄情的人却只一心觊觎着伯父的财产,所以,从1547 年到1553年间,他听任米开朗琪罗的安排,曲意逢迎 , 不管伯父怎样挑选他的未婚妻,他都丝毫不在意,反 而 是米开朗琪罗非常关心,倒像是他自己要结婚一样。 在他看来,婚姻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慎重选 择。爱情和财产都不是最重要的条件,最要紧的是要 身体健康,身家清白,这样的女人才是人生的好伴侣 。 因此,他严格按照自己的想法为侄子挑选未婚妻。但 是经过了几年的左挑 右选,都没有挑到中意的人选,当终于有一个合适的 人选时,又在最后的关 头被米开朗琪罗否决了,因为他得知那个女孩是近视 眼。这时,利奥那多 灰心了,他甚至开始为伯父如此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 感到奇怪了。最后, 就连米开朗琪罗自己也厌倦了,他宣称说自己撒手不 管了。 谁知没过多久,他就得知侄儿已经和卡桑德拉· 丽多尔菲订婚了,他 很为他们高兴,又答应送他们一千五百金币作为贺礼 。1553年,利奥那多 结婚了。之后的两年里,侄子家又连续增添了两个孩 子,不过第二个孩子 后来天折了。这个为侄儿的事情操碎了心的伯父在 1556年邀请侄子夫妇 俩到罗马去团聚。他尽心地照顾着亲人,但是对于他 自己的事情,他却从 来不让他的家人过问,更倔强地不让他们关心他的健 康。 除了家庭关系,米开朗琪罗还交了很多有名的、 高贵的朋友。虽然他 的一生大多是孤独的荒漠期,但是偶尔也有一些充满 友情的温暖时期。他 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少年求学时起,就与意大利的上 层精英人物有过接触, 他喜欢与一些自由而充满生气的文人和实干家交往, 还与一些诗人互相唱 和。诗人弗朗切斯科·贝尔尼很敬佩地称米开朗琪罗 为“柏拉图第二”,他 对其他诗人说:“你们那些都是华而不实的浮华言辞 罢了,只有他的才是 真正有灵魂的诗歌。”人们搜集米开朗琪罗的谈话录 和关于艺术的见解时, 发现还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深刻地理解但丁的思想。 一位罗马的贵妇人 曾经写道,如果米开朗琪罗自己愿意,他能做“一个 温文尔雅、婉转动人的 谦谦君子,在欧洲,他有着几乎无人能及的高贵品格 。”从贾诺蒂与弗朗西 斯科·特·奥兰达的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那良好 的修养和交际的习惯, 而从他写给一些亲王的信中,更可看出他其实能够很 轻易地做一个完美的 宫臣。P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