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1.90
折扣购买: 注意捕获中特征与类别注意控制定势的作用(精)/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ISBN: 9787302489580
**章 研究背景 **节注意捕获注意捕获〖*1〗一、 视觉搜索中的注意捕获注意捕获生活中许多事物需要视觉搜索和注意定向,如我们在人群中寻找身着红色外套的孩子,首先需要在纷繁的信息中进行选择,排除无关的信息(绿色外套的孩子或红色外套的成人),*终锁定目标(Posner, 1980; Posner & Cohen, 1984)。当然,在视觉搜索和注意定向的过程中,注意也可能会被突然出现的事物吸引,如人群中出现一些鬼鬼祟祟面目可憎的家伙,你可能要格外注意他们,提防他们有不轨行为。 以上两种注意控制在视觉搜索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Yantis & Jonides, 1984; Hillstrom & Yantis, 1994; Jonides & Yantis, 1988; Mounts, 2000;Lamy & Egeth, 2003):一种是自上而下的(topdown)加工,也被称为目标驱动(goaldirected)或内源性(endogenous)的注意选择目标驱动(goaldirected)或内源性(endogenous)的注意选择,认为注意控制系统能够提前对目标需求的特征进行激活,并对当前出现的刺激与目标特征进行匹配,如果当前出现的刺激和目标需求特征匹配,则能够得到注意的选择和加工;反之,则不能得到注意的选择和加工。这种控制加工取决于刺激与任务需求中的目标属性的匹配程度,因此被试对任务的先验知识和准备状态能够影响注意选择(Posner, Snyder, & D**idson, 1980)。例如,我们要在人群中寻找穿红色外套的孩子,注意控制系统会提前对“红色外套”和“孩子”两种特征进行激活,因此我们会对穿着红色外套的人和孩子两种群体格外注意,以此来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注意选择。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bottomup)加工,也被称为刺激驱动(stimulusdriven)或外源性(exogenous)的注意选择刺激驱动(stimulusdriven)或外源性(exogenous)的注意选择,认为突出于背景或突然出现的刺激具有较高的注意效价(attentional saliency),能够迅速且优先得到注意的选择和加工。这种控制加工取决于刺激本身相对于周围背景的凸显性或突显性,因此与当前任务无关的特殊刺激也能够得到注意的选择和加工。例如,我们正在人群中寻找穿红色外套的孩子,但**漂亮的成人或者吵闹不堪的音乐也会吸引我们的注意,这些刺激与任务无关,但依然能够不自觉地引起注意的加工。 注意捕获注意捕获是指与任务无关的刺激不自觉地获得注意优先加工的现象(Folk & Remington,1998; Theeuwes,1992)。这种现象不仅揭示了注意选择过程中对无关刺激的加工状态,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探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注意控制的联系和区别。因此,对于注意捕获注意捕获问题的研究也多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观点出发,从而发展成不同的理论流派。30年间,随着注意领域研究的发展,自上而下(以Folk和Eimer实验室为代表)和自下而上(以Theeuwes实验室为代表)的争议还在继续[见Theeuwes (2010)综述],新的研究范式和技术都在为双方的观点注入新的证据和支持。 (一) 注意捕获注意捕获是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自下而上加工的观点*早由Theeuwes(1991a, 1992)提出,认为早期的注意选择发生在前注意阶段(preattentive),是自动化的注意转移注意转移(automatic shift of attention),且**基于自下而上的特征(如凸显性)进行定向。只有早期注意定向到某个客体和位置上,其特征和属性才能够继续进行加工。例如,和周围环境在某种属性(颜色、形状或亮度)上不同的刺激能够凸显出来,注意系统能够对其进行迅速且自动的注意捕获注意捕获,之后才会对这个刺激的具体属性(哪种颜色、哪个形状或什么亮度)进行细致的编码和加工,*后才会巩固并报告出来(Donk & van Zoest, 2008;Itti & Koch, 2001)。 自下而上加工自下而上加工的观点也在不断发展,在*近的综述(Theeuwes, 2010)中,Theeuwes修正并总结了自下而上加工自下而上加工观点的重要假设。首先,在注意对整个视觉范围内的刺激进行前注意搜索时,特征的差异只能是自下而上加工自下而上加工的方式。当凸显于背景的特异刺激在前注意加工中被自动迅速地选择后,会反馈给当前注意系统。之后,自上而下的加工会对该刺激和当前的目标属性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则注意系统会对该刺激的位置产生迅速的注意转移注意转移(disengagement)。这个假设没有否认自上而下加工自上而下加工的作用,而是将传统的注意捕获注意捕获分为了前注意和注意选择两个阶段,该理论强调自下而上加工自下而上加工是发生在前注意阶段,为之后的注意选择提供前提和准备,而自上而下加工自上而下加工在经过前注意阶段后才会起作用。其次,该观点假设存在早期的前馈阶段前馈阶段(feedforward sweep),这种前馈是自下而上的,能够迅速地将刺激从背景中分离开。前馈阶段前馈阶段以后,自上而下加工自上而下加工才会决定是将注意投入注意投入(engagement)到相关刺激还是迅速从该位置转移。这个假设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自上而下加工联系在了一起,表明自下而上加工自下而上加工不只是发生在前注意阶段,还能够对之后的注意选择产生影响。*后,注意窗口的广度能够影响前注意阶段(Belopolsky, Zwaan, Theeuwes, & Kramer, 2007; Theeuwes, Kramer, & Kingstone, 2004)。当注意窗口较宽时,个体倾向于采用平行搜索的方式,刺激间的竞争**基于特征显著性,与目标属性相关或无关的分心物都能够得到自动的选择。因此,同样高凸显性的分心物也会引发注意捕获注意捕获,且无论搜索任务中的刺激数量是多少,都不会对注意捕获注意捕获水平和程度产生影响;当注意窗口狭窄时,个体倾向于采用序列搜索的方式,注意系统只能集中在目标属性相关的分心物上。同样高凸显性的分心物由于不在注意窗口中,因此不会引发注意捕获注意捕获,且不同刺激数量间反应时存在差异(Theeuwes, 2004),得到的搜索速度约为12ms/项。注意窗口的理论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Belopolsky & Theeuwes, 2010; Belopolsky et al., 2007),认为不同的注意状态(分散或集中)能够影响注意捕获注意捕获的水平,然而也有些研究提出了质疑和相反的研究结果(Leber & Egeth, 2006; Wienrich & Janczyk, 2011)。 (二) 注意捕获注意捕获是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上而下加工自上而下加工的观点*早由Folk 等(1992)提出,Folk等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Folk, Remington, & Johnston, 1992; Folk, Remington, & Wright, 1994; Folk & Remington, 1998, 1999)表明,当实验任务是在白色字母中寻找红色字母时,只有红色的分心物(如红色数字)才能引起注意捕获注意捕获;当实验任务是判断红色字母是否出现时,只有出现的分心物才能引起注意捕获注意捕获。概括来说,只有当任务无关的分心物与目标定义属性匹配时才能够引发注意捕获注意捕获。自上而下加工自上而下加工的观点强调了注意控制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注意加工系统的能动性,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丛书”(以下简称“优博丛书”)精选自2014年以来入选的清华大学校级**博士学位论文(Top 5%)。每篇论文经作者进一步修改、充实并增加导师序言后,以专著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优博丛书”选题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主要领域,覆盖清华大学开设的全部一级学科,代表了清华大学各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反映了相关领域*新的科研进展,具有较强的前沿性、系统性和可读性,是广大博硕士研究生开题及撰写学位论文的**参考,也是科研人员快速和系统了解某一细分领域发展概况、*新进展以及创新思路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