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生(学术名家自述)

黄宝生(学术名家自述)
作者: 总主编:方军|口述:黄宝生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黄宝生(学术名家自述)
ISBN: 9787520108461

作者简介

黄宝生 1942年7月生,上海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一直从事梵文巴利文翻译与研究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内容简介

平民家庭 1942年7月,我出生在上海一个平民家庭。祖籍 上海郊区松江县。起码从曾祖父一代已经迁入现在上 海的市内。我家的房屋是祖传的,属于上海旧时本地 人的住宅,中间有客堂和天井,两边是厢房。我小时 候在柴间里还见到锈迹斑斑的锄头之类的农具。因为 上海是近代新兴城市,也许我的先辈也是务农的。 祖父的职业是汽车司机。祖父母生有六个子女, 我有三个姑妈,两个叔叔,我父亲排行第二。这个大 家庭由祖母操持。祖母信佛,在客堂里供有观音菩萨 ,是安放在玻璃框里的瓷器塑像。观音像前有供品、 蜡烛和香炉。祖母每天清晨都会在观音菩萨前念经。 我小时候听多了,也能模仿着背诵几句,但我一点儿 也不明白这些经文的意思。直到我上了大学,学了梵 文,读到《心经》,才恍然大悟,原来当时祖母念的 是《心经》。 祖母也经常给我们讲一些佛教故事,尤其是善恶 报应的故事,用意是劝人为善。确实,祖母自己一生 心地善良,慈悲为怀。在她的主持下,大家庭始终保 持和睦的气氛。她与邻里也相处得很好。记得在解放 战争时,上海郊区的农民到上海市内避难,祖母也收 留他们。此后与这些农民结下友谊。他们每逢收获季 节,总会带些农产品前来回访,亲切叙谈。祖母会留 他们吃饭,临别时,会回赠他们上海的一些日用品。 因此,我从小对祖母很崇拜,心灵受到她潜移默 化的影响。祖母也很宠爱我这个长孙。她走亲访友, 或者与祖父一起前往郊区祭拜祖坟时,总是带着我, 作为她的子孙代表。 我的父母 祖父母虽然都是文盲,但他们希望后代能读书识 字。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他们不能让所有的孩子上学 读书。我的大姑妈和二姑妈都没有读书机会,始终是 文盲。而我的父亲读到小学毕业后,继续读中学。可 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读完初中一年级就辍学 ,求职谋生。 父亲先后成为上海电气公司和电话公司的工人。 父亲总算是有文化的,所以成为技术工人,工资待遇 比普通工人要高一些。母亲是家庭主妇,操持家务。 她也是上海本地人,有小学文化。父母生有六个子女 ,我是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因为子女 多,家庭经济始终是拮据的。父母生活节俭。含辛茹 苦抚养我们。孩子们的衣服,常常是大的穿不下了, 小的穿。衣服破了,就打补丁。但是,每到除夕夜, 母亲总会在每人床边放一套新衣,春节早上起来,都 能喜气洋洋,穿上新衣。 父亲十分慈祥,我从小到大,父亲没有责骂过我 一次。实际上,我们这些孩子若是犯有过失,管教我 们的是母亲。确实。父母爱护孩子,也不能溺爱孩子 。需要责罚时,还是应该责罚,这是爱护孩子的另一 种方式。父亲每天要上班工作,早出晚归。后来他加 入了党组织,更是经常要开会或加班,不能回来与我 们一起吃晚饭。家务和管教孩子由母亲一人承担。后 来,我最小的弟妹也都长大,生活能够自理。母亲也 参加了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因为母亲在当时的家庭妇 女中,也算是有文化的。后来她也加入了党组织,担 任居委会主任。 喜爱读书 1948年秋,我7岁(实足年龄6岁),母亲送我上小 学。那时是私立小学,要交的学费,也是父母预先从 日常生活费用中节省出来,准备好的。学校名叫务定 小学,就在我们家后面的街道上。这条街道也是这个 地区的菜市场。早上去上学时,一路上是熙熙攘攘的 买菜人群。 那时我的脑子尚未开窍,懵懵懂懂就去上学了。 我与邻居家的一个孩子同岁,一起上这个小学,而且 同坐一个课桌。第一学期结束,我和邻居家孩子一起 拿着成绩单回家。成绩单上写有名次,现在我记不清 楚确切的数字,可能是他36,我37。我当时不明白哪 个名次更好些,还以为我比他高一分。回到家里,母 亲看了我俩的成绩单,笑了起来,说我俩都是落后生 ,我还排在邻居家孩子之后。我这才明白排名次序的 道理。母亲只是一笑了之,并没有训斥我,对我施加 压力,但我知道了自己学习不好,内心羞愧。 后来,我识字渐渐多了,开始喜爱读书。每到新 学期开始,领了课本回来,我就会迫不及待翻阅语文 课本,认真读了起来。我在小学期间,还喜欢看小人 书(即连环画)。当时,上海街头有小人书摊,我常会 向母亲要几分钱,租借小人书看。父亲有时也会从书 店买一两册连环画给我,我总是读得津津有味。我对 《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的故事知识 ,最初就是从这些连环画得来的。 在小学高年级时,我开始喜欢读课外读物。我家 不是书香门第,家里没有藏书。而有一次,我在抽屉 里发现一本书,是母亲用来夹放各种丝线的。我就向 母亲要这本书。母亲就把里面的丝线都取出,把书给 了我。我仔细一读,才知道这是一本为少年儿童编写 的外国小说,即《格列佛游记》,讲述格列佛船长在 小人国的游记,读着觉得有趣极了。父亲见我喜爱读 书,遇到暑假,也会从书店买一本少儿读物给我。这 样,由于我喜爱读书,我的脑子也就渐渐开窍,学习 成绩也越来越好。在小学毕业时,我还获得品学兼优 的奖状。 我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度过了童年。人们常形 容说金色的童年,就我的感觉而言,就是这样的。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