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4.60
折扣购买: 花甲录(精)
ISBN: 9787510895609
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未及而立,独闯十里洋场,一住三十四载。创办上海内山书店,墓志铭“以书肆为津梁,期文化之交互,生为中华友,殁作华中土”,堪称现代日本寥寥可数的真正理解中国的文化人。 上海内山书店,作为战前日本在海外首屈一指的独立书店,亦为国际左翼文化据点,与鲁迅交集尤多。内山的处女作《活中国的姿态》出版时,鲁迅亲自作序;鲁迅逝世后,内山是治丧委员会十三名委员中的两名外国人之一(另一位是史沫特莱)。至今,百年老店内山书店仍在日本汉学界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视为神保町汉学系“御三家”之首。 刘柠,作家、译者,北京人,大学时代放浪东瀛,后服务日企有年。先后出版《竹久梦二的世界》《东京文艺散策》《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是不懂日本》等著译十余种,主编《东方历史评论》日本特辑。
纪元二千五百四十五年 明治十八年(1885年) 一月二十五日大山陆军 卿等归朝。 二月七日富豪岩崎弥太 郎殁。 七月二十六日御驾山阳 巡幸。 八月十二日御驾还幸。 九月二十五日富豪五代 友厚殁。 十月十一日日本邮船会 社成立。 十一月二十三日 自由 党员大井宪太郎等人因在 朝鲜举事,于大阪被捕(大 阪事件)。 十二月二十日宫中、府 中改制。 十二月二十二日废除太 政官制,组成新官制内阁 。 此乃日本历史年表的记 载。但这一年还应作为追 加事项而补记一条,是什 么呢?虽然没什么大不了 ,但缺之便无本书。于是 便有“一月十一日,内山完 造出生”之一项也。如稍加 详细说明的话,则是从山 阳本线笠冈站换乘井笠轻 铁,在终点站井原下车后 ,再转乘巴士沿小田川的 清流北行约一里地,有个 芳井村(足次村与芳水村合 并成现在的芳井町)。村中 有个叫沢冈的地方,住着 四户姓内山的人家,其中 名本屋者是最老的一家。 家屋后面的旱田里,有个 墓场,排列着几十块天然 石的墓碑。这家也是四户 中最穷的,本屋的户主治 平老以专做为驽马穿的蒿 履为生。夫妇俩都是少有 的实心眼儿,有两个儿子 ,日后均出息,仍健在。 街坊四邻的孩子们,喜欢 来这家串门,下围棋或者 将棋什么的。这家的买卖 有个分号,分号的街坊, 户主叫藤太郎,因为是村 里最善庖厨之人,所以虽 是庄户人,却在家中开了 一爿小旅店,据说住过太 太神乐和卖千金丹之类的 什么人。长子贞太郎年轻 时离家出走,多年连张明 信片都没有,被认为八成 是死了。五十年后,却因 本人的返乡,众人才知道 原来他一直安居于东京的 目黑。长女名叫阿秀,因 癫痫而夭折。次子也夭折 了。第三个儿子芳,个头 虽小,可力气很大,成为 家业的继承人,小旅店歇 业后,现经营着一家小杂 货店。从这户分家出去的 ,是堂之上,户主叫贤太 郎。姐姐嫁给了邻村高屋 村那片儿称为丹生的山上 农家中名叫中村文太郎的 人。两个弟弟,一个有志 学医,一个志于法学,均 进京勤学,却都一事无成 ,脱离了人生轨道,成了 放浪者。只有末弟日后在 丸龟,过着被目为成功者 的生活。这家的上一代中 ,有名时卫者,此人有二 弟一妹,妹妹嫁给位于福 山的做布袋’的名门家,大 弟则过继给盐业主家做养 子,次弟分家,创业中立 屋。户主庄三郎即这位弟 弟,因为是少有的节俭的 主儿,人称“疙瘩庄”,但其 实是很有主张的人,对调 皮的我特别好。在我有生 的记忆中,这位中立屋的 大叔是永远也不会从我的 脑海里消失的。他有一双 儿女,都是比老子还要崇 俭尚勤的节约主义者。因 此,二人日后都成了后月 郡屈指可数的资产家。现 在虽然孙辈的新先生成了 当家人,可仍然是数得着 的资产家之一。上述四户 中所没有的姓氏内山,估 计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移 居者。其中,堂之上是我 的老家。父亲干过从村会 议员到村长等芝麻官,母 亲名直,是井原的印章店 荻田长三(号云崖,在兴让 馆主阪谷朗庐的门下,长 于书法)的长女。嫁给贤太 郎之后,生有四男三女。 其中,一男三女都于幼年 或成年离世,如今只有我 和两个弟弟健在。大弟继 承家业,在与井(芳井町的 字)开店,经营药材,并深 孚众望,担任郡商业协同 组合之长。末弟曾经过继 给丸龟的叔父家做养子, 后又断绝关系复归。一度 在学校当教员,退职后, 于东京经营专事中国出版 的书籍专门店内山书店之 余,近年来也参与学校演 剧的指导活动。对于在中 国美术界留下浓墨重彩的 一笔的鲁迅先生所倡导的 中国木刻画运动,曾给予 最初启蒙的,就是这位弟 弟。据说在出生二十天的 时候,我家曾被烧毁。在 我七八岁的时候,只要听 到别人开玩笑似的对我说“ 完造,敲钟啦”,我的脸立 马会变得煞白,飞奔回家 。我曾屡屡跟人说起过, 好像也在什么地方写过, 这种与我素喜恶作剧的性 格颇难吻合的行为,也许 是家被全烧时,寺庙的钟 声不断,那种酷似催命警 钟似的声音仍藏在我的潜 意识中,也未可知。 P3-6 ★ 鲁迅挚友,视中国为“第二故乡”的日本传奇人物—— 内山完造(1885—1959),鲁迅的挚友,日本人,视中国为“第二故乡”,1917年至1945年在上海经营内山书店,自起汉名“邬其山”。晚年从事日中友好工作,1959年9月应邀来中国出席建国十周年庆典,因为脑溢血,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内山夫妇的墓志铭由夏丏尊题写:“生为中华友,殁作中华土,吁嗟乎!” ★ “东洋文库”经典之作,“硬货”登场—— 1960年,内山完造回忆录《花甲录》由岩波书店出版。2011年,由平凡社再版,并编入权威的“东洋文库”。问世逾半个世纪,早已沉淀为日本现代汉学经典。过去十余年来,内山完造的诸种著作陆续落地中国,独不见这部“硬货”登场。此番付梓,聊补遗珠之憾。 ★ 打磨多年,译稿终于亮相—— 这是一部几乎翻译到“地老天荒”的书,分别完成于京、沪、深、日、美等地,也是“屐痕处处”了。刘柠译者说,一部母亲留下的、我一向爱用不已的旧版《新日汉辞典》,因被我塞在行囊中四处携带,早已脱线、散架,后多亏友人帮忙,拿到日本横须贺的修书业者处修复,才重新“屹立”在书架上,散发出“古本”的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