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全传(上下)

史可法全传(上下)
作者: 史锡腾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158.00
折扣价: 93.30
折扣购买: 史可法全传(上下)
ISBN: 978756803991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启禀提学大人,我顺天府府学按例虽应有生员 六十人,但加上增广与附学生员,已经超过百人。原 府学所在地报恩寺已经安置不下,便只好又在法华寺 另想办法。” 刚才问话的人是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光斗。监察御 史虽然只是个七品官员,不过在朝廷中却是个举足轻 重的言官,他们可以在殿上面对皇上参与议政,弹劾 贪官,甚至可以对皇上的决定提出异议。除此以外, 他们还经常奉旨外派,比如巡视军营、提督学校、监 临乡试与会试等,因而权力很大。几天前,他被派往 北直隶提督学政,过问京畿八府十九州一百一十六个 县的儒学事务。上任伊始,三年一度的科考即将举行 ,左光斗不敢大意,他冒着初春的严寒,立即对辖区 所有学校进行巡视。这两日,他走访了顺天府属下的 各个儒学,从清早到黑夜,一时一刻也不曾闲着,把 随行的教授与训导累得够呛。 听了教授的解释,他点点头,表示理解,说: “科考即将进行,这既将影响到儒生们的前途, 也将影响到国家挑选栋梁之材,绝非是件小事。你等 一定要精心筹划,不能有任何懈怠。” 按照明朝的规矩,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重要官员, 主要是从层层科举考试中选拔出的人才,假如没有通 过科举考试,是绝对不可能踏人仕途的。为此,各府 、州、县都设立了公立学校,又称儒学。一般读书人 无论老少,统称童生,都可以经过考试依次进入府、 州、县各级学校学习,在学的学生称生员,就是平时 所称的秀才。为了检验这些学生进学后的成绩,也为 了从这些学生中选出成绩优秀的人才参加更高一级的 考试,朝廷采取向各省派遣提督学政¨’的方法,按 期到下属各府、州、县中去组织童生和生员考试。一 般来说,派往各省的提学都用副使、佥事一级官员来 担当,而对派往南北直隶的提学的要求却要高一点, 都是用进士出身的侍郎、翰林、御史等部属官员。提 学的职务是临时性的,一届任期是三年,这些官员在 任期内要主持两次考试,一次称为岁考,一次称为科 考。岁考和科考的方法类似,都是按考试成绩将学生 从上至下分为六等:列于三等的学生不赏不罚,三等 以上的受赏,三等以下的受罚。尤其重要的是,科考 成绩列一、二等者,就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 科举生员。有了这个资格,以后才能参加三年一度的 乡试,在乡试中取得举人的功名后才能再进一步参加 会试,取得进士的功名,才会有入朝为官的可能。 教授对这一切自然更加清楚,他连忙俯首称道: “提学大人说的是,在下一直在认真筹划这次科 考大事,不敢有误!” 跟在后面的几位训导也纷纷表态: “我等谨记大人的教导,一定尽心协助大人将此 次科考筹办好。” 左光斗听了众人的回话十分高兴,他双腿一夹, 策马与大家一起向法华寺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