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山海经(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18/22/20200818225150695.jpg)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图解山海经(精)
ISBN: 9787558158575
【译文】 南方的第一列山系是雒山。那为首的叫招摇山,临着 西海高高耸立,山上多桂树,多产金属、玉石。那里有一 种草,样子像韭菜却开着青色的花,名叫祝余,吃了不会 感到饥饿。又有一种树,形如构树却有黑色的纹理,它的 光华照耀四方,它叫迷毂,佩戴着它不会迷路。还有一种 兽,长成猴子样却生着白耳朵,既能像野兽一样俯身前行 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走路,它的名字叫狴牲,吃了它的肉就 能走得快。丽唐水从这座招摇山发源,向西注入西海,水 中多育沛这种东西,佩戴着这东西不会生蛊胀病。 【山海趣谈】 本节介绍的是南方的三大山系之首山山系,介绍的次 序是自西向东,所以“南山”中的第一座山是临着西海的 招摇山。至于西海是什么海,招摇山又在哪里,学界历来 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江绍原以为招摇山是广西境内的苗儿 山,丽水即漓江,而西海则是桂林附近的某个湖泊。古人 往往称湖为海,例如贝加尔湖就被叫作北海,青海湖其实 也是湖而不是海,所以西海是个大湖并不奇怪。而《山海 经》毕竟是古人所作,其中很多地名和地理位置都很怪异 模糊,更有不少晦涩难明,读者们也不必深究。以下书中 出现的山名、水名、地名,如果不是很明确或有交代的必 要,则不再做讨论。 当然,《山海经》最有趣味的还是书中那些神异的事 物。这南山之首的第一山上就有四种宝物:有吃下去仿佛 能让人达到“辟谷食气”境界的祝余,有如同全球定位系 统一样的迷榖,有能防治蛊胀病的育沛,还有“食之”可 增加“神行太保”技能的狌狌。 说起狌狌,实在是一种有趣的动物。“狌”字古同“ 猩”,又同“鼪”,本来既指猩猩又指黄鼠狼,也就是鼬 。所以古书中狌狌至少已有两种形象,其实还不止——属 于“鼪”的就有人脸、狗身、长尾的,有样子像黄狗,长 着人脸,脑袋像雄鸡的,还有长得像黄狗,长着人脸会说 话的,加上属于“猩”的,至少有四种。《山海经》也不 止一种狌狌,除了招摇山狌狌,《海内南经》中还提到一 种人面猪身的狌狌。 狌狌有如许之多,实在也不容易搞明白。它们的主要 能力不过两种:一是能走善跑,像招摇山的“神行太保” 狌狌族;二是会人言又知人名,像《海内南经》中的狌狌 。“神行太保”狌狌族自己走得快,还能把这种技能通过 它们的肉转移给人类,这正体现了中国古人那“以形补形 ”的传统食疗观念,通俗地说就是“吃啥补啥”。“会人 言”这种技能人类自己就有,当然不用补了。至于说“知 人名”,古人大概以为那并非是靠食补可以获取的技能, 所以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何况狌狌知人名也不见得是好事 ,更没有由此显出它们的聪明。 刘元卿《贤奕编·警喻》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狌狌 爱酒,又喜欢鞋。山民们就把美酒和连在一起的草鞋放在 山脚下。狌狌们来了,它们看到酒和草鞋就知道是谁放的 ,而且知道是诱饵,于是把那些人和他们的祖宗十八代一 顿大骂。但它们毕竟禁不住诱惑,忍不住稍稍尝一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