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柴尔德家族(精)

罗斯柴尔德家族(精)
作者: (法)特里斯坦·加斯顿·布列塔尼|译者:周小兰//李淑君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68.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罗斯柴尔德家族(精)
ISBN: 978754546720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特里斯坦?加斯顿?布列塔尼(Tristan Gaston-Breton)法国人,博士,作家,《回声报》的专栏撰稿人(法国最具权威性的经济类日报之一,目前为LVMH旗下的子公司),达朗迪耶出版社(Tallandier)的签约作家。 【译者简介】 周小兰中山大学、巴黎第四大学(索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19世纪法国经济社会史、企业史以及中国当代产业史。

内容简介

第一章法兰克福(1765) 1765年6月的集市(la foire)上,有两个男人第一次相遇了。在法兰克福(Francfort),集市分别在每年春秋两季举办,这是自中世纪以来的惯例。它是这个城市的一桩大事。两三千人从德国各地以及北欧、英国、法国、意大利甚至是遥远的俄罗斯赶来,他们涌向美因河岸(le Main)在那里交换各式商品:农产品、木材、香料、布料、珠宝、绸缎、武器、花边、酒、烟草、毛皮……这几天,这座喧嚣的城市人头攒动。广场上,杂耍艺人、魔术师、演员、杂技演员和江湖游医们的出现增添了节日气氛。爆满的旅馆成为商业谈判之地。上文提及的两个人物应该就是在其中一家旅馆中相遇的。第一位是一个22岁穿着考究的年轻男人。他个头小,随着年龄增长,身材已略显肥硕。他眼神犀利,似乎想要看穿对方的眼睛来观察他们,并表露出与他身份相符的猜疑和优越感。他可不是寻常百姓:他是王储纪尧姆,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黑森-卡塞尔公国(Hesse-Cassel)未来的大公,而法兰克福是该公国的主要城市。 他的父亲,黑森-卡塞尔大公弗雷德里克二世(Frédéric II),是欧洲最富有的人之一,但这并没有阻止弗雷德里克二世事事节俭的习惯,在餐桌上,他通常只点一些蔬菜和一点肉;他勤俭节约,近乎吝啬,努力改善他掌管的国家的经济——更多地是为了增加他那常常枯竭的国库收入,而不是为了国民的福祉;他是第一个把马铃薯引进德意志地区的人,他确信耕种这一农作物会让农民迅速致富,这样农民们就会缴纳更多的税。这个一国之君还是有作为的……然而弗雷德里克二世的主要收入却是通过将男性臣民卖去欧洲各国做雇佣军实现的,这项业务在他儿子的经营下日益兴旺。 纪尧姆在家族中有尊贵的身份。因他母亲玛丽的关系,他还是已故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孙子。乔治二世的继任者乔治三世是他堂兄,乔治三世娶了丹麦国王的女儿。现在,作为王储,纪尧姆是法兰克福小郡哈瑙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狡诈,跟他父亲一样唯利是图,被贪婪所腐蚀;他生活放荡,养了很多情妇,据说有74个私生子;他还不择手段地收揽财富。除金钱和女人外,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木工,在业余时间里,他沉迷于木工。如果这个享乐主义者现身法兰克福集市,那么他肯定有大生意要谈。 另一个人物与王储同龄,或者说年纪相仿。他叫作梅耶?阿姆舍尔?罗斯柴尔德(Meyer Amschel Rothschild)。出生于1743年或1744年,具体日期不确定,在没人见过其肖像的情况下,根据他同时代的人的说法,他是一个高个子、高额头和有着性感嘴唇的男人。他的世界距离纪尧姆的黑森-卡塞尔公国几英里a远。他只是一个买卖稀有硬币和勋章、古老珠宝、珍贵雕刻和其他古董的商人。梅耶?阿姆舍尔是犹太人,从不质疑纪尧姆,只要通过王储的关系能让他赚钱,他就不带任何偏见。 勋章和硬币……就像所有的欧洲贵族一样,王储是一位精明的文物收藏家,他对古旧之物十分钟情。根据他其中一个密友的说辞,正是这一嗜好促使王储前往法兰克福集市会见“犹太人梅耶”。纪尧姆确信在那里能找到他想要的东西。法兰克福位于连接南德意志和波罗的海主要港口——汉堡、不来梅、吕贝克——的贸易干线的交界处,这里还可以顺着美因河进入莱茵河——欧洲河流的主动脉,从而通达荷兰和英国,这座城市因而兴旺不衰。欧洲各国种类极多的货币在这里流通,进入一年两次的集市中参与交换,促进了银行外汇和信用这两项业务的发展,催生了一种直到今天仍存在于法兰克福的职业。该市的200位货币兑换商中,大多数是犹太人,跟把这种交易活动看作“邪恶之眼”的天主教徒相比,这些犹太人早已垄断了这项业务。除了操纵欧洲普遍使用的金属货币外,他们还在当时贵族精英所迷恋的古董硬币和勋章的交易中积累知识。犹太人在经营这项业务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优势——家族网络实力雄厚。这个家族网络让他们在德意志各大城市建立可信的联系,从而为外汇交易提供便利,并在必要时迅速转移现金。 梅耶?阿姆舍尔就是上文提及的这些人数众多的货币兑换商中的一员。这天,黑森-卡塞尔公国的纪尧姆向他买了38弗罗林的钱币和勋章。当然,这份订单微不足道,但这是梅耶?阿姆舍尔迈出的重要一步。从此以后,他就与这位王储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这位王储正在寻找可靠的人来扩大他的财富,他委托给阿姆舍尔的生意额不断增加,开启了后者奇妙的人生。1765年春天,在阿姆舍尔居住的街道上,商人和银行家聚集起来经营业务时,他已经有望离开他和家人生活的狭小空间——法兰克福的犹太贫民区了。 法兰克福的犹太街或犹太贫民区,是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一个隔绝的世界,一堵高墙和有士兵防守的三堵重门将这个街区与该市其他部分隔开,每当夜幕降临时,城门就会被关上。自12世纪以来,德意志人数最多、遭到统治者最不公待遇的犹太人群体,被塞进这条狭长、不超过三米宽的独特街道上。3000多名犹太人居住于此。那里的生活条件是艰苦的,甚至是极端恶劣的。法兰克福拒绝扩建犹太贫民区,使这一街区呈弧形,夹在北部博恩海姆门与南部犹太人墓地之间,当地住宅的价格因房屋短缺而不断攀升。1740年,一处不透风的半破旧房屋售价为6000弗罗林,相当于歌德的父亲在法兰克福中产聚居的街区购得的一处有二十间房的豪宅所支付的金额。 为获得合法居民身份,犹太人还必须购置房产。结果是两个、三个有时甚至多达五个家庭一起住在一个原本给单个家庭居住的房屋里。久而久之,房屋不是被简单地加高两三层,就是被分割成越来越小的公寓,从而增加了火灾或坍塌的隐患。为获得更多的空间,后院也被利用起来搭建新的房屋,因此,犹太街区的人口更为密集。光线不足,潮湿且杂乱无章,很多地方临时铺设了路面,但没有下水道。那里垃圾遍地和污秽恶臭让人恶心。“拥挤、肮脏、成群的人、惹人讨厌的口音,这一切立刻使人浑身不舒服”,歌德在回忆录中写道。 身处这种险恶阴森的地方,居民们受到无数的限制,其中大部分规定在17世纪初编入法律。夜晚、星期天和宗教节日期间,犹太人被幽禁在这个区,禁止进入教堂、公园、旅馆和咖啡馆,还被禁止在公共场所逗留。如果他们能走到市区的街道,那是由于职业所需,而且如果他们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出行,是不能并排走路的。如果其中一人不幸抬眼看了圣体节游行,他极有可能会锒铛入狱。那些经常出入市场的犹太人必须等到基督徒采购结束后才能入市。他们被排除在许多行业之外,必须遵守极其严格的服饰限制,尤其禁止他们扑粉、穿戴无边帽、丝绸、珠宝及其他“显露财富的配件”。最后,法兰克福的犹太社区不能超过500个家庭,每年不能举行超过12个婚礼。以此限制犹太人的数量…… 上述限制在德意志地区都是最严厉的,很大程度上表明法兰克福商界对犹太人竞争的打压。该城市的主要贸易商,尤其是啤酒酿造商和香料商都是路德教徒,他们拥有土地和经营原料贸易的权利,这一切业务都禁止犹太人参与。1697年,上述禁令逐渐松动,犹太人被允许在犹太贫民区外租用仓库存放货物,条件是他们不能现场出售货物,也不得向公众展示。路德教徒还是唯一能列席实行自行遴选制的议会的群体,当选的议员拥有城市的司法权和立法权,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修改关于犹太贫民区的规定。此时德意志受到启蒙运动影响,管理犹太人群体的法规有所松动,但法兰克福因其守旧而闻名。 法兰克福犹太人的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但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里竟然诞生了史上最伟大的金融家族。当梅耶?阿姆舍尔在1743年或1744年出生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犹太街区已经生活了至少200多年。他们的姓氏与这一街区有关。16世纪70年代,其家族成员艾萨克(Isaac)以他们当时住所的名称给自己安了一个姓——带有红色盾牌的房子(ZumRotenSchild)。这是犹太人群体中常见的一种做法,由于没有真正的公民身份,一些犹太人就以他们的住址、装饰住宅的徽章或标记作为他们的姓氏。一个世纪后,艾萨克的孙子,纳夫塔利?希尔兹(NftaliHirz)搬离洛腾?柴尔德(RotenSchild)来到新住处辛特普番(Hinterpfann)(意为“煎锅后端”),但他仍沿用了罗斯柴尔德的姓氏。 位于犹太街区北部的辛特普番是犹太区中最阴暗的、最狭窄的和最潮湿的地方,我们从法兰克福档案馆保存的图纸中可以了解一二。这是一栋面积为80平方米的狭窄房屋,三层楼高,有一个阁楼。第一层仅有一个小房间,用作办公室和仓库。楼上有厨房和卧室。这栋楼房建在一个充满脏水和污泥的后院,可通过连接主楼和街道的狭窄走廊进入。这栋楼住着两户人家十几个人。梅耶?阿姆舍尔就是在这里崛起的。 跟他们的教友一样,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只能从事旧衣服、旧家具、旧货商买卖和货币兑换等行业,最善于理财和服装的买卖。他们从事着小本生意,比较顺利的时候他们只需要交一点税,但时常遭到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梅耶?阿姆舍尔的祖父摩西斯?卡尔曼(MoseKalman)就是货币兑换商和贸易商,他当时似乎已经实现了生活的富足。但他的儿子,即梅耶的父亲阿姆舍尔?摩西斯(Amschel Moses),又回到窘迫的生活状态。他也从事货币兑换和服装贸易行业,但他应该至少有八个孩子,其中三个因犹太街区糟糕的卫生条件早早去世。梅耶是五名幸存者之一。在辛特普番,这一家人居住在一个既是卧室又是客厅的单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誉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商人梅耶?阿姆舍尔,其实他童年生活十分简朴。他每天早上都会去犹太学校接受传统教育,在那里他要学习祷告、《拖拉犹太律法》(Torah)和《塔木德》a知识,并被要求严格遵守教规戒律。在这些学校里,有才学的教师用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教学。法兰克福犹太区是著名的犹太文化学习中心。在有声望的拉比(Talmudistes,犹太法典研究者)主持下,犹太法典学校接收来自全欧洲的学生。梅耶?阿姆舍尔正是在这样一个体现犹太社区高水平教育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学习之余,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样,会帮父亲打理生意,尤其是在法兰克福集市期间,他会帮忙整理布料和衣服,清算和归类欧洲各式货币,并用当地货币来兑换。这一经历使梅耶逐渐熟悉了与贸易有关的业务。杜卡托(ducats)、金路易(louis d’or)、弗罗林(florins)、塔勒(thalers),对他来说,对古钱币和古董奖章再熟悉不过了,这或许是他早期对古币学(numismqtiaue)产生兴趣的原因。1755年,他父亲派他去位于菲尔特的拉比神学院完成学业,该神学院离纽伦堡不远,但从法兰克福到那里要坐三天马车。阿姆舍尔?摩西斯希望儿子日后成为拉比?应该不是。他是虔诚的教徒,一心只想让梅耶?阿姆舍尔完成宗教教育做一个“优秀的犹太人”,但这个孩子很快辍学了…… 1755年10月,阿姆舍尔在菲尔特仅待了几个月,他的父亲突然因热病离世,这些热病会定期在城市中发作。几个月之后,1756年6月,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个年轻人被迫回家,但回乡的路途因七年战争爆发而充满未知的危险。阿姆舍尔后来在犹太街区找到了他的两个姐妹和两个兄弟。他们作为家族的后人由亲戚照管,自此以后他们必须自力更生了。 梅耶?阿姆舍尔后来去了汉诺威(Hanovre)著名的沃尔夫?雅各布?奥朋海姆(Wolf Jacob Oppenheim)银行当学徒。当学徒的具体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也许因为奥朋海姆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长期有业务往来。12岁那年,梅耶?阿姆舍尔简朴的童年生活被更为刺激的生活和天地所取代。当时汉诺威跟法兰克福不同,这座城市属于英国王室,对待犹太人比黑森-卡塞尔人宽容多了。尽管犹太人仍住在犹太街区,但他们早晚可自由出入。当时,奥朋海姆家族已经是一个由业务繁忙的银行家组成的金融世家了,他们贷款给国王、大公和主教们,并将业务拓展到德意志大部分地区。他们实际上是宫廷代理人,人们常称之为“宫廷犹太人”。梅耶?阿姆舍尔对这一职业羡慕不已…… 18世纪的德意志,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被分成了100多个王国、公国和公爵领地。几乎所有的大公和公爵,与黑森-卡塞尔的弗雷德里克二世类似,统治着神圣罗马帝国下面的小国,有专属的宫廷犹太人。这是德意志特有的现象。这在英国和法国这些已实现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及中世纪以来就有完备银行制度的意大利都不存在。宫廷犹太人的作用是:管理大公们的财政;为他们提供军队、武器、首饰、珍贵面料和其他产品;满足他们及他们情妇的任性无常的花费;有时还通过征收不受欢迎的税种来管理他们的国家。所有这些业务都依靠罗斯柴尔德家族广泛的家族网络来完成。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造成了可怕的后果,德意志大公们习惯于找犹太人来协助他们处理战后重建事宜、恢复其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土的经济发展并实现现代化。犹太人在管理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的商业网络的实力以及在金融方面不存在宗教方面的顾虑都使其能妥善完成任务。如民间爆发骚乱或反新税制暴乱,大公们经常将犹太人作为替罪羊。宫廷犹太人因其特殊的身份,几乎与贵族平起平坐,且直接受命于大公,他们在德意志的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宫廷犹太人的地位令人眼红:他们善于为自己牟利,很早就携家带口离开犹太街区落脚在贵族豪华的住所。然而,这份职业的风险也很高。 在德意志,没人会忘记著名的约瑟夫?奥朋海默(Joseph Süss Oppenheimer)的不幸遭遇。梅耶?阿姆舍尔的祖父也略知一二。这位海德堡(Heidelberg)商人的儿子出生于1692年,他不擅学习且完全脱离了犹太教,很早就背井离乡,加入由他叔叔塞缪尔?奥朋海默创建的商业公司。塞缪尔的绰号是“犹太人皇帝”,以开放的胸襟和博学著称,他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Léopold)军队的供应商和银行家,他预付巨额资金帮助利奥波德的军队击退1683年土耳其的入侵。正是在塞缪尔传奇故事流传的维也纳分公司,年轻的约瑟夫(Joseph)初步接触了理财业务并研习了德意志各国的税制。随后,他居无定所地跑遍了德意志各地。凭借不同寻常的商业意识和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时地强调他与塞缪尔?奥朋海默的亲戚关系),他设法打入了图恩与塔西斯家族(Thurn und Taxis)内部,这个家族在雷根斯堡(Ratisbonne)和德意志的很大一部分地区垄断了“油水”很足的邮政业务。 他从那时开始平步青云。18世纪20年代末约瑟夫?奥朋海默定居在普法尔茨宫廷,获得了印花税的特许权,后以高价转卖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随着利润的增加,他买到黑森-达姆施塔特大公国的铸币垄断权,随即又高价转卖。他因此变得非常富有,与德意志所有宫廷都有来往,向大公和主教们出借巨款,然后通过征税和公共服务来收款。他既精明又对王室宫廷了如指掌,他后来与符腾堡(Wurtemberg)大公查尔斯?亚历山大(Charles-Alexandre)交往频繁,这个糊涂的大公肆意挥霍国库的金钱,他让约瑟夫做私人顾问、财政部部长,之后让他身兼双重使命,虽无首相之名,但有首相实权:使其公国走上专制道路并不计一切获得金钱。通过新增公国的税种和垄断权,约瑟夫?奥朋海默出色地完成了这两项任务。他在法兰克福的豪宅中过着奢华的生活,毫不遮掩地与他的基督教情妇招摇过市,约瑟夫?奥朋海默在发迹路上树敌众多,但他成功地与其敌人保持着安全距离。直到1737年的一天,查尔斯?亚历山大大公的意外死亡敲响了他职业生涯的丧钟。他被摄政委员会逮捕,其罪名包括做空公国、腐败和不公、勾引基督教贞洁女,甚至用黑魔法来迷惑已故大公等,后被判处绞刑。他在斯图加特(Stuttgart)一块露天场地,在一万多名群众的欢呼声中被处死。这个宫廷犹太人出色地出演了他替罪羊的角色。他的下场对所有德意志犹太人来说都是一个教训——最好隐藏自己的财富,低调地生活,不要过多地牵扯到权力中去。这种谨慎让他们看上去比实际上穷困。梅耶?阿姆舍尔就深谙此道。 在汉诺威,奥朋海姆家族非常清楚约瑟夫?奥朋海默的悲惨结局,尽管表面上这个家族与后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一家族经久不衰。奥朋海姆家族用了两代人的时间成长为真正的银行家,凭借他们可靠的人品和优质的商业网络享誉全欧洲。这一家族专门从事国际贸易、巨额贷款和流通股票,还开发了规模可观的古钱币业务,收购和转卖钱币和值钱的奖章。梅耶?阿姆舍尔作为普通学徒逐渐学习了金融知识,并对金融业务特别感兴趣,这项业务与他父亲的兑换交易类似。一段时间后,他成了真正的古钱币专家,可以在银行办公室里接触众多收藏家。因为他能力出众,其中一位收藏家对他印象深刻,委托他购买钱币,这位收藏家是中尉男爵冯?伊斯托弗(von Estorff)。40岁出头的冯?伊斯托弗男爵出身于汉诺威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还是黑森-卡塞尔大公弗雷德里克二世的主要参谋之一。通过他的关系,梅耶?阿姆舍尔很快与大公的儿子、钦定继承人纪尧姆联系上了。 1763年,梅耶?阿姆舍尔的学徒期结束,他回到法兰克福,快20岁的他有基础从业经验和商业上的联系。他的家乡被法国人占领,饱受七年战火,经济陷入低迷。犹太人的生存条件也没有任何改观。梅耶?阿姆舍尔回到位于犹太街区的家里,他发现他的长兄已经结婚并以放款人为业,他的近亲卡尔曼(Calmann)经营以贸易和兑换业务为主业的事务所。他把自己关于钱币的知识和父母留下的遗产投入与卡尔曼合作的业务中。他的业务范围除货币兑换外,还增加了一些他在汉诺威学到的新业务——古钱币和古奖章买卖,并很快又拓展到古董贸易,包括珠宝、贵重家具、古董版画以及其他珍贵小物件等。 他们在辛特普番的住所十分拥挤:三兄弟和一对夫妻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梅耶?阿姆舍尔利用他在汉诺威搭建的关系逐步扩大客户群,作为欧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的法兰克福集市就是绝佳的机会。他由中尉男爵冯?伊斯托弗推荐在1765年6月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终于与未来的黑森-卡塞尔大公纪尧姆见面。 从1765年起,梅耶?阿姆舍尔开始定期向纪尧姆提供钱币和货币。这让他在1769年正式成为“宫廷代理人”。这个头衔是梅耶?阿姆舍尔要求的,为了能亲自侍奉未来的大公,他给纪尧姆写了一封诚恳的信:“能为尊贵的殿下您弄到几件取悦您的物件是我莫大的荣幸。现在起我会倾尽我的精力和财富侍奉您。如果殿下垂顾我并赐予我‘宫廷代理人’的称号,我将会备受鼓舞。我胆敢提出这个请求是因为,我坚信这样做不会造成任何损失,而且还可能会提升我的商业地位。”纪尧姆对他那“被保护的犹太人”的服务感到满意,他以“极大的仁慈”同意了这个请求——他确实也没什么损失。当然,这对这个年轻商人的地位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梅耶?阿姆舍尔仍然是犹太街区的一个犹太人,在夜晚和周日仍然被限制在犹太街区,并忍受各种各样不公正的对待。但是这一步骤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宫廷代理人的头衔为他带来荣誉,让梅耶?阿姆舍尔在家门和商业信件中使用黑森和哈瑙(Hanau)的纹章。在犹太街区,梅耶?阿姆舍尔已经是大人物了。 一年后,即1770年8月,他与古特尔?施纳坡(Guttle Schnapper)结婚。女方年满17岁,她的父亲是法兰克福犹太街区的汇兑业务代理人和经纪人,还是萨克森-迈宁根公国(Saxe-Meiningen)的宫廷代理人。毫无疑问,这是一桩事先安排好的婚事,这一结合证明梅耶?阿姆舍尔在法兰克福犹太群体中已经很有地位了。这个女孩给她的丈夫带来了2400弗罗林(盾)的嫁妆,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根据习俗,这对夫妇搬到辛特普番,住在梅耶?阿姆舍尔之前独居的单身小公寓里。接下来,他们将在这里迎接六个孩子的出生(他们共有十个孩子):肖恩什(Sch.nche)1771年出生、昂塞姆(Amschel或Anselme,1773)、所罗门(Salomon,1774)、内森(Nathan,1777)、伊莎贝拉(Isabella,即未来的贝蒂Betty,1781),最后是巴蓓特(Babette,1784)。古特尔稳重、勤劳和节俭,就算生活越来越富足,她还是拒绝一切炫富行为,根据当时人的说法,她还十分风趣幽默,是丈夫在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梅耶?阿姆舍尔开始寻找离开法兰克福和犹太街区的时机,并在一年两次的大型集市上寻找顾客。当时的德意志对于一个有抱负的商人来说是不错的生意场。大公们的虚荣、他们对金钱持续的渴望、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拥有的特权——铸币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使商人们获得越来越多发家致富的机会、从事外汇交易的机会、成为王室成员和城市精英供应商的机会。 梅耶?阿姆舍尔很清楚这一点。他在德意志地区利用其宫廷代理人的身份向来自达姆施塔特(Darmstadt)、美因茨(Mayence)和威斯巴登(Wiesbaden)的贵族和富有资产者推荐他收藏的硬币、奖章和其他古董,业务往来遍及各公国的宫廷,例如巴伐利亚(Bavuère)大公和魏玛(Weimar)公爵就收到了他定制的商品目录,上面精确地标有他贩卖的钱币、奖章和其他珍贵古董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梅耶?阿姆舍尔得以进入城堡和宫殿主要是通过他与这些大公的总管和会计们的关系。后来他的儿子们才能直接与国王以及大臣面谈。梅耶?阿姆舍尔应该对他的关系网感到满意,因为在当时的德意志,这些人的权力不小,他们直接管理大公们的钱袋,选择供应商、处理结算,且绝不会忘记为自己谋私利。因此,与他们保持良好关系是必要的。梅耶?阿姆舍尔这方面的人脉丰富起来了,其中一些人在不久的将来为他业务的拓展助力不少。 如果法兰克福商业年鉴没弄错的话,在18世纪80年代早期,梅耶?阿姆舍尔已经是一个富商了,他还是该市唯一经营古董、奖章以及小古玩的犹太商人。1782年他的哥哥卡尔曼去世后,他一直是位于辛特普番一楼的兑换和交易事务所的唯一的主人。他在妻子的协助下发展业务,古特尔专门负责入账和汇票的贴现工作。他此时还没有开展银行业务,虽然他可能会时不时借钱给窘迫的绅士。在他业务最兴旺的日子里,他于1784年购得一处位于犹太街区的房产:“带有绿色盾牌的房子(ZumGrunenSchild)”。这栋房子原本属于希夫家族(希夫意为船舶),这个家族的其中一个后裔雅各布(Jacob),1847年出生在法兰克福,1866年移民到美国,在成为库恩雷波公司的主要银行家之前,他在跨大西洋铁路的扩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梅耶?阿姆舍尔的新家共四层,比在辛特普番的稍微宽敞些。房子位于犹太街区最宽的地方,直接面向街道,更亮敞。房内还带有一口井和一个水泵,这对当地人来说是真正的奢侈品!更重要的是,它是梅耶?阿姆舍尔的产业,但他仍和兄弟们在旧房子里住了一段时间。梅耶?阿姆舍尔夫妇一直到1786年才能搬进去,在此之前,希夫家的人还一直没搬走。梅耶?阿姆舍尔夫妇的后四个孩子在新房子里出生了,卡尔(Carl,查尔斯Charles)于1788年出生,哥藤(Gotton,又叫朱莉Julie)在1790年出生,捷琛(Jettchen,又叫作亨利叶塔Henrietta)在1791年出生,罗斯柴尔德家族法国支系的未来掌门人雅各布(Jakob,又叫詹姆斯James)于1792年出生了。 这时,梅耶?阿姆舍尔的业务已经出现新的转折。 梅耶是如何利用黑森大公纪尧姆的小金库“空手套白狼”的? 当内森得知滑铁卢战败的消息,这个第一手资料会让天上掉馅饼吗? 基于大额商业汇票和公债贸易的现代金融业是怎样诞生的? 巴黎银行的詹姆斯是怎样夺取铁路建造权的? 从法兰克福的贫民窟,到覆盖整个西欧 从与政治人物紧密联系,到把准时代经济脉搏 作为全球富可敌国的金融家族、世界资本市场的幕后推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已经做了250多年,几乎参与了欧洲19—20世纪重大政治事件和战争。全球第一家商业银行、拉菲酒庄、苏伊士运河,以及欧洲众多知名城堡、博物馆、植物园是这个家族送给人类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