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2016年卷)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2016年卷)
作者: 编者:凌朝栋//党大恩//曹强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70.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2016年卷)
ISBN: 9787100177368

作者简介

凌朝栋,男,1965年生,陕西西安临潼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曹强,男,1977年生,宁夏海原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党大恩,男,1960年生,陕西合阳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内容简介

书目对《史记》著录的文化记忆功能及文献学价值 赵望秦 中国古代各式各样的图书典籍之多,浩如烟海,无可计数,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流传至今的存世图书典籍,仅十有一二。既然实际存在的古代典籍已不是很多了,那么后世人们又是怎么知道古代曾经有过难以计数的书籍?这当然是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贤达先辈对一批又一批哲人学者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图书典籍所做的接力式记录,从而形成专门记录书籍名目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图书—书目。大部分古代图书虽很遗憾地遗失了,但在今日令我们略堪弥补这一缺憾的是,至少能通过查阅图书目录,可对古代书籍从品种和数量上进行普查和摸底,并进而通过所得到的较全面较准确的统计数据,从一个侧面分析归纳出各个时代图书典籍发展演变的规律性,以及由此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文化传播的特性和特色。 图书目录既具有从一个侧面较为全貌式地了解古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功用,那么,自然也具有对某一种古籍的发生、传播、演化等情况进行专门性考察的功能。例如通过仔细查阅古今中外书目对《史记》一书及与《史记》文本研究相关的《史记》文献的著录,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今仍存世和已佚的《史记》文献的数据链,再通过分析和归纳组成这一数据链的各个环节所反映出的相关信息,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两千多年以来《史记》如何发展演变的线索和继承传播的脉络。一旦基本摸清《史记》文献在古代曾有多少家底和在当代还存有多少家底,就可在此基础上,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交叉性地建构起“《史记》学”文献资料的信息网。有了这个比较全面而可靠、系统而准确、丰富而具体的信息网,借鉴汲取,继往开来,相信对促进“《史记》学”研究的更加深入发展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了解司马迁与《史记》当下研究现状的前沿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