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诗汇评(精)/至元集林

八代诗汇评(精)/至元集林
作者: 刘晓亮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八代诗汇评(精)/至元集林
ISBN: 9787559623034

作者简介

刘晓亮,暨南大学文学博士,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出版诗词集《妍媸集》(香江文艺出版社)1部。主编或参编《宋词鉴赏词典》(崇文书局)、《唐宋文学作品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古典诗文赏析、教材多部。在《文献》、《杜甫研究学刊》、《国学季刊》、《暨南史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杜诗学研究、20世纪学术史及传统文化的近现代转型等。

内容简介

刘邦诗?一首 刘邦(公元前256或前247—公元前195),沛丰邑(今徐州市丰县)人。原名季,曾任秦朝的泗水亭长(低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长)。秦并六国后,天下并不太平。加之始皇父子以法家思想钳制天下,激怒人心。刘邦在乡里亲临看来是个泼皮无赖,但其实他胸怀天下。丰西泽纵放骊山徒之后,开始了反秦大业。在芒砀山制造龙脉等舆论,为自己的起义队伍赢取人心。之后夺沛县、丰邑,揽张良、韩信等,*昌邑,夺关中,定三秦,决垓下,通过一系列征战,*终君临天下。刘邦不仅奠定了汉家四百年的基业,也提倡并促成了由楚风、儒风和黄老之风构成的西汉世风的形成。他死后群臣商定加庙号**,谥号高皇帝。然后人多从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称刘邦为汉高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其诗两首:《大风歌》、《鸿鹄歌》。 大风歌 选自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高祖本纪》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①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①威加海内:威震天下。加:凌驾。 【汇评】 1.【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高祖《大风》之歌,虽止于二十三字,而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已有四百年基业之气。 2.【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汉高帝《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 3.【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大风》三言,气笼宇宙,张千古帝王赤帜,高帝哉? 又曰:《大风》安不忘危,其霸心之存乎? 4.【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神韵所不待论。三句三意,不须承转,一比一赋,脱然自致,*不入文士映带。岂亦非天授也哉! 5.【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雄骏可以笼罩百代。 6.【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二:时帝春秋高,韩彭已诛,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乎! 7.【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大风》、《柏梁》,七言权舆也。 8.【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三:《文中子》谓“安不忘危,霸心之存”,《丹阳集》谓“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已有四百年基业之气”,良然。刘邦诗?一首 刘邦(公元前256或前247—公元前195),沛丰邑(今徐州市丰县)人。原名季,曾任秦朝的泗水亭长(低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长)。秦并六国后,天下并不太平。加之始皇父子以法家思想钳制天下,激怒人心。刘邦在乡里亲临看来是个泼皮无赖,但其实他胸怀天下。丰西泽纵放骊山徒之后,开始了反秦大业。在芒砀山制造龙脉等舆论,为自己的起义队伍赢取人心。之后夺沛县、丰邑,揽张良、韩信等,*昌邑,夺关中,定三秦,决垓下,通过一系列征战,*终君临天下。刘邦不仅奠定了汉家四百年的基业,也提倡并促成了由楚风、儒风和黄老之风构成的西汉世风的形成。他死后群臣商定加庙号**,谥号高皇帝。然后人多从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称刘邦为汉高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其诗两首:《大风歌》、《鸿鹄歌》。 大风歌 选自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高祖本纪》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①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①威加海内:威震天下。加:凌驾。 【汇评】 1.【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高祖《大风》之歌,虽止于二十三字,而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已有四百年基业之气。 2.【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汉高帝《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 3.【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大风》三言,气笼宇宙,张千古帝王赤帜,高帝哉? 又曰:《大风》安不忘危,其霸心之存乎? 4.【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神韵所不待论。三句三意,不须承转,一比一赋,脱然自致,*不入文士映带。岂亦非天授也哉! 5.【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雄骏可以笼罩百代。 6.【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二:时帝春秋高,韩彭已诛,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乎! 7.【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大风》、《柏梁》,七言权舆也。 8.【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三:《文中子》谓“安不忘危,霸心之存”,《丹阳集》谓“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已有四百年基业之气”,良然。刘邦诗?一首 刘邦(公元前256或前247—公元前195),沛丰邑(今徐州市丰县)人。原名季,曾任秦朝的泗水亭长(低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长)。秦并六国后,天下并不太平。加之始皇父子以法家思想钳制天下,激怒人心。刘邦在乡里亲临看来是个泼皮无赖,但其实他胸怀天下。丰西泽纵放骊山徒之后,开始了反秦大业。在芒砀山制造龙脉等舆论,为自己的起义队伍赢取人心。之后夺沛县、丰邑,揽张良、韩信等,*昌邑,夺关中,定三秦,决垓下,通过一系列征战,*终君临天下。刘邦不仅奠定了汉家四百年的基业,也提倡并促成了由楚风、儒风和黄老之风构成的西汉世风的形成。他死后群臣商定加庙号**,谥号高皇帝。然后人多从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称刘邦为汉高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其诗两首:《大风歌》、《鸿鹄歌》。 大风歌 选自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高祖本纪》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①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①威加海内:威震天下。加:凌驾。 【汇评】 1.【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高祖《大风》之歌,虽止于二十三字,而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已有四百年基业之气。 2.【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汉高帝《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 3.【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大风》三言,气笼宇宙,张千古帝王赤帜,高帝哉? 又曰:《大风》安不忘危,其霸心之存乎? 4.【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神韵所不待论。三句三意,不须承转,一比一赋,脱然自致,*不入文士映带。岂亦非天授也哉! 5.【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雄骏可以笼罩百代。 6.【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二:时帝春秋高,韩彭已诛,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乎! 7.【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大风》、《柏梁》,七言权舆也。 8.【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三:《文中子》谓“安不忘危,霸心之存”,《丹阳集》谓“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已有四百年基业之气”,良然。 "1.《八代诗汇评》对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时期诗家的代表作进行注释、汇评,全书资料丰富,论断审慎,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2.装帧设计精美,布面精装,并采用了封面压凹、烫金、烫白工艺。 3.封面由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字;封底为青年書法家王维题写;封面拓片来自老一代国博、故宫双料专家傅大卣先生拓并藏的二十四字吉语汉砖;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