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
作者简介
玛雅·格佩尔 教授、博士、德国政治经济学家,也是研究社会可持续性转型的重要专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交叉领域工作。作为这本德语畅销书(由Ullstein出版社于2020年在德国出版)的作家和一位广受欢迎的演讲者,她在2017~2020年是德国全球变化咨询委员会(WBGU)秘书长,至2021年7月担任汉堡新研究所(The New Institute)的研究主任,在2019年被任命为吕讷堡大学的名誉教授,是罗马俱乐部、世界未来理事会、巴拉顿集团、德国联邦政府生物经济理事会的成员,“科学家为未来”组织网络的共同发起人。
内容简介
我们所要为之抗争的不仅仅是气候变化问题、海洋中的塑料、燃烧的雨林或工厂化养殖,还有城市中爆炸性上涨的租金、疯狂扩张的金融市场、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不断增长的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数字,以及基因工程和数字化带来的我们无法控制的复杂后果。一种时代变迁的感觉早已悄然潜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中。我们的当下似乎很脆弱,而我们的未来也仿佛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我们所熟悉的末日电影中的场景。现代主义所推崇的乌托邦已然变成了反乌托邦。人们对未来的信任已然变成了担忧和恐惧。在全球范围内,对一小部分群体而言,为他们面对大自然的抗争提供良好解决方案的保障和对他们高品质生活的保障逐步累积,到头来这种保障却变成了一种威胁。我们预感到自己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用不久之前发生的事情和经验来解释未来某一天会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理所应当发生的事情和一劳永逸的办法不复存在了。对一个问题的解答似乎同时会令另一个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从而导致关于哪一个问题才是当务之急的争论也在不断增多。如果我们能在其中寻得一种措施来同时解决一连串问题,会怎样呢? 尽管在这种平衡中,我们会对许多的确定性提出质疑,但至少这种措施可以让我们积极主动地塑造一个理想的未来,而不是被动地防止一个糟糕的未来发生。 我邀请你一起找寻这样的解决方案。因为未来绝非是从天而降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说发生就发生的。在许多 方面,未来都是我们决策的结果。 因此,我想邀请你更为仔细地审视这个包括你、我、我们所有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重新思考置身于这个世界中的可能性。人类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这样的尝试,尤其是在面临危机的时期。众多技术上的突破都是出于寻找资源替代品的需要而出现的,就如同现在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许多的社会变革也都是由于人们坚信事情可以以不同方式进行而发生的。比如我们看到,妇女也可以参与国家首脑的投票选举和治理国家。 当今的变革规模不单只局限于社会生活的局部,而是囊括了整个社会领域。科学上称其为重大变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进程,这些也包括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举个例子,新石器革命过了很久之后才出现工业革命。在新石器时代中,小规模的游牧群体定居下来,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为封建的农业社会。在工业革命中,化石能源的使用彻底改变了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方式,资产阶级和民族国家开始走进历史舞台。 今天的世界与 250 年前工业革命开始时的世界有着本质区别。然而今天,我们还是主要在以当时看待世界的方式来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忘记了检验自己的思维模式是否合乎时宜。探究我们的思考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为宽广,摆脱危机,塑造21世纪的未来。 所以这不是一本探讨气候的书,也不是探讨地球平均温度将在未来几年上升多少度,以及它随之会对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带来什么结果的书。这本书中没有报道冰原融化、 海平面持续上升的现象,也没有描述那些因洪水泛滥、沙漠掩盖或反复遭受毁灭性风暴袭击而荒无人烟的土地,没 有提到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物种灭绝、海洋酸化、缺水、饥荒、流行病和难民潮,也没有提及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警告的其他无数灾难。事实上,这些灾难的到来往往比预想中要快得多,其所引发的灾害程度不断地呈现出新的局面。 我不是气候科学家。我是一名社会学家,我的主要兴趣是政治经济学。我着眼于人们开展经济活动和共同生活的方式,以及他们与自然和周围人建立起怎样的关系。比如,他们如何处理资源,如何对待能源、材料、劳动力,他们会根据怎样的规则来组织工作、贸易和实现资金流动。他们会研发出怎样的技术,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最重要的是,这些解决方案为什么会出现,以及为什么一些概念得以贯彻实施,而另一些却销声匿迹。在它们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想法、价值观和利益? 这些想法从何而来? 而这些想法如今又是如何成为那些不仅决定着我们的经济生活,而且还会决定我们的思维、行动、日常生活,有时甚至是决定着我们的感觉的强大理论的呢? 并且,过去 250 年来在这些理论中根深蒂固的思想,为什么在今天却未必有助于将我们的生态系统及社会面临的危机转化为未来的机遇呢? 内文摘抄: “照常上班 = 死亡”。(p.2) 如果人类不想导致自身毁灭,就必须学会在一个“满的世界”里,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星球上,管理有限的资源。这就是新的现实。(p.26) 人类系统是不可持续的,除非我们学会重建它,否则其崩塌将不可避免。(p.41) “为什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很难被实现呢?”(p.46) “我们需要重新探讨,什么能够让未来的人们繁荣昌盛。”(p.77) “让我们摆脱伊斯特林悖论、杰文斯悖论和供应悖论,并开始订立一个新的社会契约,从而以低生态足迹的方式实现高质量的生活,这是完全有可能的。”(p.113) 这是一本与政治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德国畅销书,具有科学性、警示性和前瞻性,作者玛雅·格佩尔是当今德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她将全球气候和生态问题、对西方传统经济学思想的反思与批判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邀请”读者在观念上首先进行转变。玛雅·格佩尔认为,只有我们改变既有的对经济增长模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误判,“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制定新的合理化发展目标与社会政策,以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己任,才有望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