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73.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旷代大儒(纪晓岚传)(精)
ISBN: 9787506371605
男,1955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河北省沧州市政协副主席、王蒙文学院院长。出版诗集14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12部,学术专著35部。主编《纪晓岚全集》等近50部。长篇小说《焦裕禄》获第二十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获第二十九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第一章 从容不负少年头 这是一块朴素得让人泪下的土地。 血水里洗过,碱水里泡过,它默默无语地袒露在 仁慈的阳光下。 在无遮无拦的大平原上,目光是没有弧度的。你 看到那一片又一片 的村落,它们像是谁随便丢在那里的一堆堆带着体温 的旧衣裳。那些衣 裳的款式竟是如此地一致。 在那一堆温暖的旧衣服庇护下的人们,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用二 胡和唢呐安慰大平原的落日。这块土地风苦水涩,落 花生很香脆,金丝 小枣很甜,后生们天生一副很好的水性。 献县崔尔庄和别的村子的不同之处,是村外那一 片蓊郁的枣林。七 月十五红圈儿,八月十五落竿儿,这时才有好看的风 景。方圆数十里, ~树树玛瑙般的小枣红得香艳欲滴,醉倒过客。从林 间挤过来的风,也 挟裹着浓浓的甜香。 崔尔庄是远近闻名的枣乡,枣树成林,乡人俗呼 曰“枣行”。枣熟 的季节,人们每天早早起来,到枣林里点起木柴干草 ,驱赶雾气。雾气 特别重的时候,男人们还要排开鸟枪,迎着雾团发射 ,让雾消散得更快 些。如被雾气浸润了枣子,成熟的红枣就会干瘪发皱 ,收成大减。 献县、沧州一带所产枣,称“金丝小枣”,因为 这种枣晾干后掰开 来,可以拉出长长的金丝。这里的土质、气候条件特 别适合金丝小枣生 长,当年种树,当年就能结果,所以农谚说“桃三杏 四梨五年,枣树 当年就赚钱”。《齐民要术》里记载,燕国大将乐毅 伐齐,将燕地的枣树 苗带到齐国,齐国因称“乐氏枣”。南北朝时,乐城 (今献县)有一个 名叫陈仲思的道士,他于北齐后主高纬天统四年 (568)引种小枣,获 得了成功,当时就有“仙枣”之称。这一带大规模种 植金丝小枣是在明 代开国之初,而且枣树的大面积引种是朝廷政令使然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朝廷工部规定,每一个农户每年必须要栽 二百棵枣树,次年 四百棵,第三年六百棵,不足数的就发配云南充军。 到清乾隆时,沧州 运河以西的崔尔庄、高川一带已经是枣树绵延成林了 。每年秋后季节, 崔尔庄一带家家晒场上、屋顶上铺展开片片红云。晒 干的枣装在麻袋 里,大车小辆北运京城,或用船舶沿运河南运到各省 贩卖,当地农民多 以贩枣为常业。 乾隆九年(1744),直隶遭了旱灾,顺天、保定 、定州、河问、天 津、深州、冀州等属一百余州县卫厅,麦秋无收。当 地俗谚说,“涝梨 旱枣”,庄稼没收成,枣却长得比往年都好。卖了枣 可以买回粮食,便 是那遭了虫咬风打、掉落在地上干瘪的“落风枣”, 也要像宝贝一样仔 细收起来,晒干了,在石碾上碾成“枣糠”,掺上野 菜糠秕,也可以当 粮食。 打枣的日子,遍野都是噼里啪啦的枣杆声。最高 兴的是姑娘媳妇 们,每摇落一阵缤纷红雨,都会激荡起一片银铃般的 欢呼。 纪府的大丫头文鸾,隔老远就能听到她的笑声了 。 文鸾不像别的姑娘一样,在地下拾枣,她爬到高 高的枣树上,骑着 树权,专摘那透光透风的高枝上熟得发紫的枣儿。而 且是连着枝叶一起 采下来,编成一束一束的“枣码子”,放进竹篮里。 一双小脚在树枝上 荡来荡去。 姑娘媳妇在树下喊:“文鸾,又是给你家五少爷 摘的吧?” 文鸾在树上扬起红扑扑的脸,答道:“是啊,我 家五少爷最爱吃的 就是枣儿。” 树下一个姑娘说:“你该说你家五少爷最喜欢吃 文鸾姑娘摘的枣儿。” 另一个姑娘说:“吃了文鸾姑娘的枣儿,你家五 少爷才能中秀才哩。” 文鸾说:“不是秀才,我家五少爷中的是头名秀 才!” 一个小媳妇说:“你家五少爷考了头名秀才,再 回京时该带你走 了吧?” 文鸾嗔道:“去你的!”一颗青皮枣子弹子一样 掷下来,正打在问 话人的脑门上,又是一阵笑声。 文鸾跳下树来,把一方黄丝帕子盖在竹篮上,走 出了枣林。 文鸾是纪家五少爷纪晓岚四婶的婢女,十五岁了 。 而此时,纪家的五少爷纪晓岚正在景城北岗子后 边的真武庙里,和 庙祝棋道士在棋桌上厮杀得难解难分。 二十一岁的纪晓岚已出落成了翩翩公子,虽然个 头不算十分高大, 但身材挺拔,眉目清朗,浑身透着灵秀之气。参加乾 隆九年(1744)河 间童试,连连奏捷,二月的县试、四月的府试,一路 过关斩将,终于在 接下来的院试中拔为第一名秀才,由学使赵大鲸荐入 河问郡庠,头角崭 露,意气风发,已有少年才子之目。 庙祝棋道士大概有六十岁左右,灰白的道髻上沾 着草屑,满脸乱蓬 蓬的胡须,胡须有白有黄还有灰,而且横生竖撇;他 的眼睛很大,而且 眼白上永远布满着血丝,这双眼睛盯在棋盘上的时候 会露出咄咄逼人的 煞气,这让他显得有些面目狰狞。其实棋道士是个和 善的人,纪晓岚从 八九岁时就和棋道士成了忘年的棋友,他终其一生的 “棋瘾”,也是这 位棋道士所培养。打认识棋道士起,纪晓岚觉得他就 是这样一副面目, 十几年居然没有变过。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