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镇水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镇水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作者: 周耀东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4.60
折扣购买: 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镇水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ISBN: 9787516428436

作者简介

周耀东,安徽芜湖人 ( 1969-) ,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中国铁道学会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统计学会理事。在教育教学领域,长期从事本研经济学基础教学工作,致力于学院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2019-2021连续三年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 指导教师称号。在科研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是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交通环境外部性以及城市交通公共政策评估。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等国内外优秀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检索。出版专著2部,合著5部,译著1部。主持多项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课题。

内容简介

历时多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镇水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终于成稿付梓。这个项目于2016年立项,2020年12月结题。2004年博士后出站后,本来计划是沿着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线路图,深入到某一个具体行业做一些实际的研究。2005年机缘巧合,做了城市水务改革研究,并且一直延续到2015年前后,期间和当时的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水利部均有很多合作,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思路。2016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资助后,计划将这些研究成果以更加正式的专著体现出来,如今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一直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从20世纪80年代后开启的这项改革走到现在,期间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深刻的教训。作为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公用事业的覆盖率、普及率以及居民的获得感均有很大提高,人们不再担心缺水、缺电、缺气,人们越来越关心自来水的品质、燃气的杂质、高峰用电等问题。中国的公用事业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但现实问题也是复杂的,从宏观管理到中观的行业监管,再到微观的企业再造,无一例外均体现出对中国式改革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渐进认知。 本项目以中国水务部门市场化改革为线索,在梳理文献和数据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并分析了中国水务部门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形成的市场格局、制度安排以及改革绩效,研究了在多目标情景下水务部门由于目标“掣肘”效应导致的市场分割,实证验证了市场化改革(放松进入、价格改革和一体化制度改革)对水务企业的效率、产业绩效、社会福利等影响,提出了我国水务部门改革的目标模式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