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脉诊

零基础学脉诊
作者: 编者:许庆友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零基础学脉诊
ISBN: 9787571336677

作者简介

许庆友 医学博士 河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主任医师 河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师从国家名老中医谢海洲、赵玉庸学习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参加第八、第九、第十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的编写工作,主编、参编医学专著20余部。

内容简介

如何体察脉象 脉象可以从脉位的深浅、脉势的强弱、脉形的粗细、脉形的长短、脉搏的速率、脉搏的节律、脉管的紧张度以及脉搏的流利度8个方面来体察。 脉位的深浅 脉位就是脉动部位的深浅。不同性质的病症,其脉象显现的部位有深浅的不同。脉位分浮和沉,浅显于皮下者为浮脉,深沉于筋骨者为沉脉。 脉势的强弱 脉势指脉象搏动时应指力量的大小。一般而言,实证患者的脉势多强而有力,虚证患者的脉势多弱而无力。同时,脉势的强弱还与体质、年龄、工作性质、性别等有关系,如体质健壮者脉势就强,体质差者脉势就弱;男性较女性的脉势强,应指有力。因此,在体察病情时还应综合考虑除病理之外的其他因素。 脉形的粗细 指脉体的宽窄。血管的粗细以及气血对血管的充盈状况,这些都是影响脉形粗细的主要因素。脉体宽大而粗者,多是邪气盛实、正气不衰之实证脉象;脉体窄细者,多是久病虚损、气血双亏之脉象特征。 脉形的长短 判断脉形长短的方法很简单。长度超过寸、关、尺三部的脉即为长脉,长度不及寸、关、尺三部的脉即为短脉。影响脉形长度的主要因素是人体的气血。气血盛余或妄行,多脉形长;气血虚弱或淤阻,多脉形短;气血和顺充盈,则脉形长短适中。 脉搏的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脉象搏动的次数,这是影响脉象的重要因素。在病理状态下,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均可使气血运行加速,因而脉搏跳动加快,即为“数脉”。脉搏速率加快提示体内有热邪。若脉搏速率不足一息4次,即1分钟不足60次,多见于寒证患者。若一息超过6次,即1分钟多于90次,多见于热证患者。 脉搏的节律 正常的脉象是均匀、从容而有节律的。脉象搏动的节律均匀,来自心脏均匀而有节律地跳动和脉内气血均匀而有节律地运行。因此,脏器衰微、气血亏损,或痰湿瘀血、寒痰凝滞,都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出现脉率失常(不均匀)的脉象特征,如促脉、结脉等。 脉管的紧张度 脉管的紧张度是针对血管壁的弹性而言的。脉象的特征常受 血管紧张度的影响,如出现弦脉、紧脉、革脉等脉象,都是血管紧张度较大,以致脉象劲急不柔和;又如虚脉、细脉、濡脉、微脉、弱脉等,都是血管壁紧张度较小,失去其应有弹性的缘故。 脉搏的流利度 指脉象应指时往来的滑利程度。脉象的流利程度,主要取决于气血运行的状况。一般来说,身体健康、气机调畅、阴阳气血充足、血管健全者,脉内的气血运行就和利畅通,脉搏自然往来流利。而气血亏虚,尤其是血虚时,脉象应指表现为涩滞不畅,形容为“如刀刮竹”。 ★本书介绍了脉诊的基本理论和29种常见脉象及其所主病证,助你快速叩开脉诊的大门。 ★本书从脉位深浅、脉搏跳动快慢、脉形强弱等方面,教你快速区分相似脉象和相对脉象。 ★本书阐述了真脏脉、小儿脉、妇人脉等特殊脉象的诊断方法。 ★本书介绍了30余种常见病的诊断和调养方法,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28种脉象的体状诗和主病诗,全部附有音频讲解,扫码可听可看,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