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莫言(人生与文学的奋斗历程)/人民日报名家写真系列

走近莫言(人生与文学的奋斗历程)/人民日报名家写真系列
作者: 任瑄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走近莫言(人生与文学的奋斗历程)/人民日报名家写真系列
ISBN: 978751151497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浪漫王国 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是莫言的中篇小说 《红高梁》。这部小说1986年发表后,在文坛上引起 了震动,现在已成为了一部经典作品。小说发表后很 快就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姜文、巩俐主演, 并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目光。 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曾经发生过“孙家口伏击 战”。1938年3月15日,国民党抗日游击队曹克明部率 领四百人伏击日本巡逻队,击毙日本板垣师团中岗弥 高中将等三十多名日本兵,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通令 嘉奖。后来日本驻胶县部队报复,制造了“公婆庙惨 案”,杀害一百三十六名村民。这桩民间抗日故事, 一直被排斥在官方的历史教科书之外。这个故事激活 了莫言内心深处一直被当时正统叙事格式所压抑的灵 感,他像一口枯竭的水井,突然被打通了土地深处的 泉眼,酣畅淋漓的语言和故事喷涌而出,彻底颠覆了 此前“官述历史”的记忆,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 有筚路蓝缕之功。 199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洋洋五十万 言,语言极具爆发力,想象力汪洋恣肆,可以说是莫 言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顶级作 品。这部作品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大陆 百年的沧桑变化史,与佘华的《活着》等作品一起构 成了新时期文学的“新历史”核心叙事原则。小说中 对土改、文革、经济热等都有极深刻的揭露和反思。 小说中含辛茹苦、精神坚毅的母亲形象非常生动,有 人把莫言笔下的母亲形象跟马尔克斯名著《百年孤 独》里的乌苏拉相提并论。 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莫言通过 胶东半岛农民义军奋起抗击德国殖民军队的故事,把 自己独特的“残酷语言”推到了极致,并在其中极富 象征意义地植入了他自己故乡的地方戏种“猫腔” (茂腔),并通过大量令人读之惊悚的例如“剐刑” 等场景的具体描述,引发了读者的精神和生理的剧烈 反响。这部小说虽然语言叙事技艺高超,结构饶有新 意,但进入了纯粹的“历史语境”,并未跟日常生 活、日常情感发生密切关系。 莫言小说中的两条藤蔓,最后汇聚在2006年出版 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里。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 但其中的精髓还没有被文学评论界深刻感受到。这部 作品的“轮回”结构,是写长篇小说时作家梦寐以求 的结构。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把作家从叙事结 构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他因此能够从容而天马行 空地对轮回成驴、牛、猪的主人公西门闹分别叙述。 我特别欣赏莫言在小说中轻松地把握人物角色转换的 能力。原地主西门闹土改时被工作队在河滩上崩掉脑 袋后,他家的长工蓝脸就变成了新时代的主人,并且 娶了地主的媳妇,住了地主的家。含冤死去的西门闹 深感冤屈,在阎王爷面前绝不屈服,所以,地府的裁 决者为惩罚他,判决他带着前世的记忆(不给他喝忘 忧汤)轮回到阳问做牲畜,而且是投胎到蓝脸的家 里,亲眼目睹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他先变成驴子, 驴子死后还不服,又被罚投胎成牛,牛死后他继续不 服,再被判投胎为猪。其中“西门猪”一章想象磅 礴,过了好多年,我都记忆犹新:高智商的西门猪带 领牲畜栏里的猪们反击人类的统治,英勇战斗,跳出 猪圈,一路冲杀,突破人类猎手的重重包围,胜利 地渡河来到河中小岛,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终于 过上了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这个故事很容易令人 想到《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和他的自由王国“花果 山”——小说中,现实和浪漫以荒诞的诗意,在一头 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猪王身上深刻地体现出来,其 中的隐喻效果极其鲜明。 2008年的长篇小说《蛙》通过“姑姑”这个特殊 人物形象,深人地控诉了暴力执行计划生育对中国人 的残酷戕害。“姑姑”自称是组织的“走狗”、信 徒,组织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亲手接生过一万个婴 儿,也亲手杀死了两千八百个婴儿。新政权刚建立, 在乡村推广新的接生技术,刚毕业的“姑姑”接生了 高密东北乡几千名新生儿,包括王肝王胆兄妹、陈 鼻、王手等人。后来搞计划生育,“姑姑”同样自愿 充当“走狗”,带领计划生育工作队抓捕超生的村民 (大多是她接生的),强行做人流,导致王胆等人的 死亡。“文革”结束后,“姑姑”也从疯狂中清醒, 她这才发现自己当“走狗”时做了多少邪恶事情。她 用自己的后半生来赎罪,和做泥人的丈夫一起,做了 两千八百个小泥人,供在三面墙的龛里,为他们念佛 经…… 莫言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把高密东北乡这样一 个默默无闻的、隐秘在胶东平原边缘的丘陵和平原过 渡地带的微小地方,扩展成世界性的中心舞台。在这 片普通而神奇的土地上,以“我爷爷”余占鳌为代表 的高密东北乡子民们,上演了一出出慷慨激昂的人生 正剧,一如高密地方戏茂腔演唱时的凄凉悲戚,一如 电影《红高梁》里“酒神曲”吼诵时的高亢激扬。在 文学的世界里,莫言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高密东北乡 文学王国。 对于真正的读者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 否,都不妨碍对莫言作品的自由阅读和理解。而作家 的核心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成就上,而 不是他的个人道德。现在,莫言已经获得2012年诺贝 尔文学奖,我想这可以促进、加深世界其他国家读者 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其中的辐射效应可能影响到其他 中国作家,这才是诺贝尔文学奖背后更深远的意义。 P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