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5.70
折扣购买: 夏丏尊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ISBN: 9787205081065
夏丏尊,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出版家。浙江上虞人。夏丏尊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和编辑工作。1930年起,创办《中学生》杂志。1935年,与叶圣陶合编初中文科教材《国文百八课》。1937年,又合编《初中国文教本》(6册)。他和叶圣陶共同写成语言知识的读写故事《文心》,连载于《中学生》,由开明书店出版。该书被誉为“在国文教学上划了一个时代”。还翻译并出版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
依学龄计算,诸君都是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 志气旺盛的青年。诸君对于前途,所怀抱的希望不消 说是很多的吧。恋爱咧,名誉咧,革命咧,救国咧, 诸如此类离本题太远的希望,暂且不提。即仅就了求 学而论,诸君的希望应也就不小,由初中而高中,由 高中而大学,由大学而出洋,由出洋而成博士等等, 似都应列入诸君的好梦之中的。可是抱歉得很,我在 这里想对诸君谈说的,却不是怎样由初中入高中、入 大学、出洋等的好事,乃是关于不吉方向的事。就是 :不能出洋怎样?不能入大学怎样?不能升高中怎样 ?或甚至于并初中而不能毕业怎样? 就大体说,教育的等级是和财产的等级一致的。 财产有富者、中产者与贫困者三个等差,教育也有高 等、中等、初等的三个阶段。在别国,这阶段很是露 骨,尽有于最初就把贫富分离的学校制度。凡有资力 可令子弟受中等以上的教育者,就可不令子弟进普通 的国民小学。我国在学校制度上表面虽似平等,其实 这财产上的阶段仍很明显地在教育的等差上反映着。 不消说,小学校学生之中原有每日用汽车接送的富家 儿与衣服楚楚的中产者的子弟的,但全体统计,究以 着破鞋拖鼻涕的贫家小孩为多。到了中学,贫困者就 无资格入门,因为做中学生每年至少须花二百元的学 费,不是中产以下的家庭所能负担。做中学生的不是 富家儿,即是中产者的子弟。至于入大学,费用更巨 ,年须三四百元以上,故做大学生的大概是富家儿, 即使偶有中产者的子弟蛰居其间,不是少数的工读生 ,即是少数的叫父母流泪典质了田地不惜为求学而破 家的好学的别致朋友罢了。这样,教育的阶段宛如几 面筛子,依了财产的筛孔,把青年大略筛成三等。纵 有漏网混杂别等里去的,那真是偶然的侥幸的机会。 、 诸君是中学生,贫困者已于小学毕业时被第一道 筛子从诸君的队里筛出了。诸君之中混杂着富者与中 产者的子弟,但寓者究竟不多,诸君的十分之九以上 可说都由中产家庭出来的吧。像诸君样的人,普通叫 做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不致如贫困者的有冻馁之忧, 也不致像富者的流于荒佚,在社会全体看来,实是最 健全最有用的分子。诸君出自中产家庭,就是来来的 社会中坚,诸君的境遇较之贫困者与富者,原不可不 说是很幸福的。但是,可惜,这中产阶级的本身已在 崩溃中了。 中产阶级的崩溃原是世界的现象,不但中国的如 此。其原因不得不归诸世界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跋 扈。中国中产阶级的崩溃也不自今日始,而以近数年 来为尤速。中国原无什么大资本家,也无什么大产业 ,中国人所受的完全是身不由主的全世界的影响。中 国产业落后于人者不知凡几,而生活程度却由外人替 我们代为提高,已与别国差不多了。这情形,诸君不 必回去问那六七十岁的老祖父,但把诸君幼时所记得 的物价与生活费用和目前的一相比较,就已可知其差 数之不小了。加以连年的兵祸、匪灾、饥馑、失业, 把乡村的元气耗损几尽,随此而起的工价暴腾与农民 的不得已的减租,更给了中产阶级以一道快速的催命 符。 不信,但看事实!诸君的村里富起来的人家多呢 还是穷下去的人家多?诸君自己的家况,只要没有什 么着香槟票头彩之类的事,还是一年好一年呢还是一 年不如一年?诸君求学的用费,今年比之去年如何? 诸君向父母请求学费时,父母是否比去年多摇头多叹 息?再试每日留心报纸,是不是每日有因失业或困迫 而自杀的?他们的大多数,是不是青年?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