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责编:张瑾//肖君澜|译者:龙文广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自卑与超越
ISBN: 978751438692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生命的意义 第一节 生活对于我们的意义 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各种各样的意义 。我们对于事物的体验都是具体的,而且是从自 身的角度出发,去体验观察,以此来形成对事物 的最初“定义”。例如,“木头”的意思是与我 们人类有关的,同样,“石头”也是和我们人类 生活相关的要素。但是很不幸,有些人经常对事 物的定义视而不见,只是独自思考周围的环境。 这类人通常的表现是:自我孤立、远离同类,这 样的做法导致他们的行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 人都没有任何益处。 每个人只是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解读某个 事物。因此,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以下结论:关 于意义的定义永远无法完整,它甚至永远无法“ 完美”地解读出来,也就是说,在意义的国度里 永远充满各种各样的错误。由此,本文的目的就 是告诉大家,一个人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 一味地封闭自我没有任何意义,必须通过现实实 践,把现实生活和人生理想统一起来,从而进行 关于现实生活和人生价值的解读。 假如我们询问周围的人,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大多数人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 自寻烦恼,浪费时间去探寻问题 的本质。但是 ,这个问题和人类起源一样古老,从古代到今天 ,一直困扰着我们。有时候,人们总是忍不住疑 问,人类为什么会存在?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生 意味着什么?而且,这类问题,通常会在人们遇 到某些重大挫折的时候才被提出。相对而言,那 些生活一帆风顺的人们,无须面对艰难考验,此 类问题就很少产生。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不 可回避,我们必须正视。 假如我们专注于观察人们的行为,就会发现 每个人关于“生命的意义”都有独特的定义。他 们所有的观点、态度、行为、表现、爱好、习惯 等个性特征都与这一定义联系紧密。每个人的表 现都是那样的毋庸置疑。不言而喻,人们的每个 细微动作中都蕴含着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一种 “我就是这样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当然判断, 一种自我赋予解读生命的判断。 由此可知,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生命的定 义。但是正如上文所说,每一种定义都是存在瑕 疵的,没有十全十美的定义。并且,关于生命意 义的最佳答案,人们无从知晓。因此,任何一种 有裨益的解读都不能轻易否定,所有的答案都在 对错这两个极端之间衍生。同时,人们可以在这 么多种解读中分辨出切实有效的和乏善可陈的, 掂量出轻微错误的和错得厉害的,进而发现大家 共同理解的正确解读,以及看出明显破绽的错误 解读。从中找到一个关于“真实”的公共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