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云寓言(插图版)

黄瑞云寓言(插图版)
作者: 黄瑞云|责编:高一君//江一常|绘画:萧继石
出版社: 宁波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黄瑞云寓言(插图版)
ISBN: 9787552643244

作者简介

著者 黄瑞云,中国当代著名寓言大师,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伊索”。 湖南娄底人,1932年生。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湖北教育学院任教。80年代出任湖北师范学院副院长,1987年晋升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瑞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北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寓言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黄瑞云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其中尤以寓言为广大读者所知。黄瑞云先生数十年间创作了上千篇寓言,其作品情节有趣、语言精练短小、写作手法多样、蕴含丰富哲理。代表作《黄瑞云寓言》各版本荣获了荣获全国优秀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一等奖、金骆驼奖、屈原文学奖等奖项,其中《陶罐与铁罐》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绘者 萧继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子恺画院画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获奖。近20年来,主要致力于民俗画创作。

内容简介

野花 花开在道路旁,人们甚至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她们在东风里招展,放出沁人的芳香,给行路的人们送来盎然的春意。人们车来马去,漫不经心地在她们上面走过,她们毫无怨色,仍旧欣欣向荣地开着。 天真的姑娘来了,她叫道:“美丽的鲜花啊,你们为什么要开在道路边,开到安静的山谷里去该有多好?” 野花说:“姑娘,你为什么同情我们呢?” “看到你们我很愉快,我爱你们,你们遭到践踏我很难过。”姑娘回答。 “这就够了,谢谢你!”野花说,“只要过路的人们看了能感到愉快,我们就要开在这里,即使被践踏也在所不惜。 雁警 雁群降落在湖中的沙洲上露宿,一只孤雁为大伙担任警戒。长途的飞行,雁们都很疲劳,倒下来就睡觉了,只有孤雁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守卫着雁群的安全。 突然,远处亮出了一个明亮的火炬,雁警立即大叫:“醒醒,醒醒!火光!醒醒,醒醒!火光!” 雁群从睡梦中惊醒,整个湖洲骚动起来。然而火光却无踪无影了。忠诚的雁警怎么也说不清火光为什么又突然消失了。 一阵骚动过后,湖洲又安静下来,旅行者们再度进入睡乡。只有尽职的雁警依然警卫在它们的身旁。 火炬又突然出现,而且是几个,离得更近了,它们高 擎在两只船上,火光下看得见晃动的人影。 “醒来,醒来!有人!醒来,醒来!有人!”孤雁又大声呼喊。 雁群再次被惊醒,骚动得更加厉害。然而火光又神秘地消失了。 疲倦的雁们以为雁警捉弄它们,它们发怒了。“欺 骗!”“胡闹!”“啄死它!”“把它赶走!”雁们吼着,啄它。雁警尽一切力量逃出重围,羽毛被啄得凋零不堪。 骚动的湖洲再一次恢复平静。孤雁仍坚守在它的岗位上。 短时间的平静过后,熊熊的火炬顷刻之间冒出在雁 群营地的四周,持着猎枪的猎雁者站在船上,雁群被包围了。一切都清楚了:火光的忽现忽没是猎雁者布置的疑阵,出现之后又熄灭是为了麻痹雁群,并使上当的雁 们不再信任孤雁的警报。 “起来起来!快飞!起来起来!快飞!”雁警尽一切力量呼喊。 沉睡的雁群毫无感觉。猎枪对着互相枕藉的大雁猛烈开火,雁群遭受了浩劫。许多雁来不及醒来就被击毙,折颈断翅尚未死去的雁们徒劳地挣扎在沙洲上,发出凄惨的鸣叫。火光熊熊地照亮着交织着狂欢与惨叫的战场。 猎雁者大获全胜,或死或伤的雁全都被装进了他们的网兜。 胜利者收拾战场离去以后,钻进了芦苇的雁警走出来。现在,只有它一只孤雁,面对着黑暗凄清的沙洲悲伤地啜泣。 “太委屈你了,”同情的芦苇安慰它说,“我们知道你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的。” “我受点委屈无关紧要,”悲哀的雁警说,“的痛苦在于,我清醒地看到了灾祸的来临,却无力使我的群体免于毁灭的命运。 中国花瓶 1860 年冬天,一艘从中国返航的英国军舰在大西洋上沉没。舰上有上千名英国士兵及其装备和大量从圆明园掠夺来的珍宝,一只景德镇产的花瓶也在里面,全都沉入深深的海底。 花瓶和一支伯明翰造的步枪靠得很近。这支步枪从来对花瓶不怀好意,这时候却以悲哀的口吻说道:“朋友,现在我们都遭受了不幸,不久都会毁灭,还有什么宿怨不能和解的,来吧,让我们亲近一点,总可以减少海底的寂寞!” “不!”花瓶说道,“同归于尽并不能泯灭正义与邪恶的界线。我不会原谅你们,哪怕葬身海底也罢!” “你傲慢什么!”这支英国步枪说,“不要忘记,我毕竟是胜利者,而你不过是我的俘虏。历史将永远记得我的声音,而谁会知道一只默默无闻的花瓶呢!”? 花瓶回答说:“历史记得的将是你们的罪恶,可绝不是什么荣耀。而我将坚持一只中国花瓶的操守,不管命运对我做怎样的安排。” 它们的争执随着年光的消逝而寂灭。 ? 花瓶无限忧伤地躺在深深的海底,两千米深的海水在它的身上压着,无数历史的风涛在它的上头翻卷。它看不到天日,见不到光明,四边是死一般的幽暗。深海里可怕的水族居民偶尔来拜访这艘倒霉的舰艇,可花瓶和它们也没有共同的语言。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些侵略者的尸骨荡灭无余,那艘不可一世的军舰也锈蚀殆尽,它身边那支自以为是的步枪也早已化为乌有。小花瓶却独自在幽深莫测的海底做着悠长的梦:它梦见春天的阳光从长城上面直射下来照到它的身上,它似乎感觉到暖和的春意;它梦见怀抱里的水仙又开满了生意盎然的花朵,放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它梦见蜂蝶在院子里热烈地喧闹,中国的大地上铺满了春光…… 终于有一天花瓶被捞起来了。一位考古学家洗掉它身上的淤泥,把它高高地举起,惊讶地说:“真是奇迹!它在海里沉埋了多少年了,和它一道沉没的许多东西都已化作了烂泥,它却没有任何的变化,连身上的图画都像昨天画的一样,这是何等精美的质地呀!” 小花瓶兴奋地说:“这没有任何的神秘,仅仅因为我是一只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