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京华(北京生活五十年漫忆)

北斗京华(北京生活五十年漫忆)
作者: 周汝昌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30
折扣购买: 北斗京华(北京生活五十年漫忆)
ISBN: 9787101055900

作者简介

周汝昌,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1918年生,天津人。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毕业。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著有《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曹雪芹小传》《献芹集》《红楼小讲》等多部学术论著、随笔集,主编《红楼梦辞典》,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内容简介

我之所以能得北还,卜居日下,全由一部《红楼梦》。以后的遭际遭遇 ,也还是离不开“红”字,而且我头上有了桂冠一顶:标签日“红学家”。 所以有必要在此夹叙一段“前因”,不然者就会“后果”难明。引一段 旧文,请君着眼—— 一九八二年新本《红楼梦》的来由,《倡导校印新本<红楼梦>纪实》一 文粗有叙记。那主要是想说明:从一九四七年起,与家兄祜昌立下誓愿,一 为努力恢复雪芹真本,二为考清雪芹家世生平的真相,以破除坊间流行的伪 本与学界不甚精确的考证结论。 上文只叙了一个问题,如今再追述在以前的经历——复杂,曲折,鲜为 人知。 《红楼梦新证》主体完成于一九四八年。《燕京学报》第五十期登出拙 文《石头记三真本之脂砚斋评》,文末提到撰作那部书稿的事——初名《证 石头记》。 此文出后,引起不少人注意,包括朱南铣、文怀沙、张慧剑、黄裳…… 诸位(以下行文为避繁赘而省篇幅,俱不具称某某先生。但绝无失礼欠恭之 意)。张氏在沪上《新民报》发文赞赏,朱氏洽借“甲戌(录副)本”,…… 而黄裳(南开中学同窗挚友)则主动写信,推荐此书稿交开明书店出版。黄裳 信函是写给叶圣陶的,遂将此信并书稿寄与叶老。久之,原件退回(内中连 一纸退稿便笺亦无)。而此际文氏亦已注意到《证石头记》,他拜访孙楷第 教授(因拙文中提到他),询问我在何处,要谋一面。孙老设晚餐,派夫人来 邀我去一会——但孙太太只言“文化部来人要见你,孙先生请吃晚饭……” ,而那天恰值我在忙着收拾衣物,满室凌乱不堪,火车票都已订好,急于赶 车回津(已放寒假),心绪如麻,实难应命赴宴款谈,只好恳辞。孙太太连来 两次,终于无法解决。此事定会让孙老很不体谅。 及假满回校,清华大学友人周祖馔来晤时,忽谈及他与文怀沙因某场合 见面,也提起我“拒不接见”的事,说我这个人如此“狂傲”,架子何其大 也!周即答言,与我交久,深知其人最为儒雅谦和,断无此理——当时必有 缘故……我到此方知文先生欲晤的本意在于为《证石头记》出版的要事—— 而孙太太恳邀时并无一言及此也。 话要简断:由此我这才与文怀沙取得联系,约好将书稿交他。家兄祜昌 比我还重视,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将近四十万言的巨帙一手楷字清缮出来, 交付完妥。 我一九五一年秋,受成都华西大学电聘,去做外文系讲师(因闻在宥教 授于Studia Serica学报上见到我一篇研究陆机《文赋》的英文论文。其时 我尚在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于次年五月一日到达华大。当年秋高校大 调整,我调入四川大学,冬季开始分批接到书稿的校样(沪排,寄北京文怀 沙转我,我校毕寄还文处。如此往复多次方全部校完)。到一九五三年九月 五日,我收到了样书。书是棠棣出版社所印,由长风书店发行。文怀沙不喜 《证石头记》这个名字,建议改成了《红楼梦新证》一一是针对胡适的《考 证》而取义的。他还请沈尹默题了封签,蒋兆和夫人萧重华绘了清代旗装少 女的图像。见者皆感到耳目一新。 此书问世后,其反响可谓名副其实地盛极一时——但也很快招来了莫大 的“后果”。 “盛况”一言难尽。今只举几项罕逢的现象,或亦可为出版史、学术史 上的一页轶闻掌故。 先说上海,长风书店门前排队了,书出脱销,三个月内接连赶出三版。 大学者张元济(菊生)、顾廷龙等皆在阅读一一此闻在宥到沪后特函相告。不 久张菊老令儿媳代笔来函询问一二问题,随后又亲笔复我去函(他病瘫已久 ,原不能书写,因高兴破例亲书,然手颤,书字几不能辨识)。 在京、津,高校老同窗来信,说“文代会”上几乎“人手一编”,某单 位已要调你…… 在成都,川大图书馆馆长告诉我:“馆里一次买了十部!”(说时以手比 划为十叉状,因蜀音“四”“十”难分。)校中师生多人在购读,一位不熟 识的外文系教师忽打招呼:“老周,你害苦了我了!”闻之愕然,忙问何事 相累。他说:“我日来患了重感冒,正在难捱,谁想你的大作忽然买来了, 我这一开读不打紧,整整一夜放不下了——次日病重了一倍还多!这两日才 刚好些……”诸如此等,佳话趣谈甚多。 在海外,很快盗版了。美国赵冈教授首次晤面即言:“您可知大著在美 国卖多少美元?连看旧了的一部,也要惊人的高价呢!……”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