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

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
作者: 编者: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新华每日电讯|责编:龚勋//薛晨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
ISBN: 978701022437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有一个梦想 “我想办一所不收费的女 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 都找来读书。这是我的梦 想。”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 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 福利院院长张桂梅代表一 双眼睛里跳动着热切的火 苗。 “十七大代表不仅是荣誉 ,更是一种责任。我是基 层党员的代表,我要把基 层百姓的心声反映上来。” 张桂梅说。 张桂梅用生命追逐着她 的梦想。记者看到,她的 额头上有一个个鼓起的包 。她笑笑,淡定地回答:“ 这是肿瘤转移鼓出的包。” 记者愣住了,不相信地看 着眼前这位齐耳短发、双 眼炯炯有神、穿着牛仔裤 的党代表。 今年50岁的张桂梅从小 丧母,由姐姐抚养长大。 1993年年底,她的丈夫突 然被查出患了晚期胃癌。 张桂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 积蓄也没有能挽留住丈夫 的生命。 “家没有了,我的天塌了 。”张桂梅决定到深山中躲 起来度过余生。她离开大 理,来到华坪县任教,承 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 学工作。1997年4月的一天 ,她肚子疼痛难忍,到医 院一检查,发现肚子里长 了一个大肿瘤。她手拿医 院的报告,徘徊在回学校 的路上。没钱治病,举目 无亲。她哭了整整一个晚 上,思来想去,决定不治 了。她要用有限的生命, 把孩子们带到毕业。 第二天,上课铃声一响 ,她准时站到了讲台上。 她日日夜夜和孩子们在一 起,辅导孩子们冲刺中考 。孩子们问她:“老师,你 为什么不笑?”她答道:“等 你们考完了,我告诉你们 我的秘密。”学生们毕业后 ,学校知道了她生病的事 ,送她到昆明医院做了手 术。出院后,她被派到新 组建的民族中学任语文教 师。她拖着病体,每天只 吃9毛钱的饭菜,哪个孩子 缺用品,她给;哪个孩子 交不起学费,她拿;肿瘤 在她的体内再次发作,她 忍着,把学生带到毕业。 她的学生拿了云南省语文 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全 国物理竞赛二等奖和三等 奖。 一个默默无闻的来自山 外的女教师,引起了山里 人的关注。华坪县妇联专 门为她发起了募捐;县政 府出资送她进医院再次做 了手术,并免费为她提供 药品。 “面对深情厚谊,我下定 决心,一定要活着,尽最 大努力为这些山里孩子们 做事。我的生命是由这块 土地上的父老挽回的,我 要报答他们的恩德。” 张桂梅把县妇联1.6万元 的捐款捐献给了学校,为 学校架起电线。从此,孩 子们不用再点着蜡烛上自 习了。 2001年3月,华坪儿童 之家福利院成立,张桂梅 任负责人。她在完成教学 任务的同时,又担负起儿 童之家福利院院长的重任 。福利院开张第一年,就 来了54名孤儿。到现在, 福利院已先后收养了83名 孤儿。这些孩子有的已经 走上了工作岗位,有16名 孩子正在高中、中专或技 校就读。 张桂梅把所有心血都花 在了孩子们的身上,在忙 碌中,治疗着心灵的伤痛 和肉体的病痛。她奇迹般 地活了下来,已经转移到 肺部的肿瘤竟然消失了。 “是这块土地给了我第二 次生命。我不怕死,我唯 一不踏实的,是欠这块土 地上父老乡亲的情没有还 。”她看着记者,眼睛里饱 含着泪水。 “山里人穷,穷在意识落 后、文化落后。山里人把 很多希望寄托在十七大上 ,希望党能出台更多适合 山里孩子读书的好政策。” 张桂梅说。 (新华社北京2007年10 月14日, 记者林红梅徐江善张先 国) P3-5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授予张桂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表彰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张桂梅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楷模,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榜样。中央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典型事迹结合起来,作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2020年12月11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