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吴钩说宋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吴钩说宋
作者: 吴钩
出版社: 广西师大出版社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63.80
折扣购买: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吴钩说宋
ISBN: 9787559800817

作者简介

吴钩,生于1975年,历史研究者,腾讯“大家”签约作家。 主要关注领域为古代的政制与社会生活,习惯以社会学与政治学为分析工具,对正史野稗、前人笔记所记录的古代社会、官场细节及其背后隐秘进行梳理分析。 在《博览群书》《书屋》《社会科学论坛》《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有多篇历史社会学随笔。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

内容简介

宋人怎么养宠物狗与宠物猫 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家里养猫,也养狗,不过农 村人不会拿猫狗当宠物——那时候也没有“养宠物” 的观念,养猫是为捕鼠,养狗是为守夜。今天的城里 人,基本上都是将猫儿狗儿当宠物养了。我觉得宠物 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猫、狗的驯化可 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猫、狗被人类选中饲养,是因 为猫有捕鼠的技能,狗有守夜、狩猎的技能,远古人 不可能有闲功夫养一只宠物来争夺有限的口粮。 别看今天的欧洲人将宠物狗当成家庭成员看待, 但在中世纪,欧洲养狗同样是出于功利性的需要。13 世纪的欧洲哲学家大阿尔伯特警告说,“如果想让狗 看好门,就不能给它喂人吃的食物或者经常爱抚它, 否则狗在看门的时候,总是一半心思在向主人讨好吃 的。”宋朝的文化人说猫儿“知护案间书”,中世纪 的欧洲人也认为猫可以保护教堂的圣餐。 宠物猫与宠物狗的出现,是比较晚近的事了,而 且首先出现有闲有钱阶级。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贵 族中才开始流行饲养宠物,并慢慢扩展至平民阶层。 不妨说,当一个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饲养宠物的时候 ,这个社会就开始走向现代化了。而今天的人们将蟒 蛇、蜥蜴、毒蜘蛛也当成了宠物来养,则多少透露出 “后现代”的味道。 宠物狗:猧儿弄暖缘阶走 在中国,宠物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至迟在唐 代,小型观赏犬已经成了贵妇圈的宠物,描绘唐朝贵 妇生活的周昉《簪花仕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便 画了两只小巧玲珑的宠物犬。这种小型观赏犬叫做“ 拂菻狗”,唐初从高昌传入,“高六寸,长尺余,性 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 自此始也。”又称“猧儿”,极其名贵,只有宫廷贵 妇才养得起。 到了宋代,民间养狗已极为常见,城市中出现了 专门的宠物市场,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开 封府的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 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市场 上还有猫粮、狗粮出售:“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 供草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养鱼, 则供虮虾儿。”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的记录更有意 思了,“小经纪”条罗列了杭州城的各种小商品与宠 物服务,其中有“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 猫窝、猫鱼、猫儿的含义好理解,“改猫犬”很可能 是给宠物猫、宠物犬做美容。 周密的《癸辛杂识》记载的一则信息,更是确凿 无误地显示了宋朝人有给宠物狗、宠物猫美容的做法 。周密说,女孩子们喜欢将凤仙花捣碎,取其液汁染 指甲,“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 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 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 ,直至退甲,方渐去之。”而定居于宋朝的阿拉伯女 从宋画角度呈现的别开生面、活色生香的“风雅”宋朝。精选360多张宋代写实画作,展示宋人起居饮食、焚香点茶、赶集贸易、赏春游园、上朝议事等“风雅”生活图景,带您领略独特、前卫的大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