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史(精装修订版)(精)

世界简史(精装修订版)(精)
作者: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译者:谢凯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6.80
折扣购买: 世界简史(精装修订版)(精)
ISBN: 9787516813195

作者简介

  赫伯特·乔洽·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社会改革家。他毕业于英国皇家学院,任教于伦敦大学,曾在赫胥黎的实验室工作,后转入新闻工作,是英国费边社的成员。 作为一名高产作家,威尔斯创作了大量举世闻名的著作,例如科幻小说《时间机器》《隐身人》等。此外他还有相当数量的历史学和社会学著作,例如《世界史纲》《未来的发现》 《创造中的人类》《机械和科学发展对人类生活和思想可能产生的作用》《现代乌托邦》等。本书《世界史纲》就是他创作于1918年—1920年间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第2章 时间里的世界 近50年来,科学家就地球的年龄和起源作了许多 严谨而有趣的推测。因为它们涉及太多数学方面和物 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我很难做细致的介绍。事实 上,虽然如今的物理学和天文学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 展,但是它们仍然没有取得任何超越这些解释的研究 成果。从总体上来说,科学家趋向于把地球的年龄估 算得越来越长。以如今的观点来看,地球似乎是一颗 独立存在的行星,它绕着太阳一圈一圈地运行了二十 多亿年。不过,地球的年龄或许还要老,甚至老得让 人无法想象。 在地球独立存在的漫长时间之前,太阳、地球以 及围绕太阳运行的其他行星的前身或许是散布在空间 里的一些漩涡状的细小物质。人们通过望远镜看到了 天空中发着光的漩涡状的物质云——涡状星云,它看 起来就像围绕着一个中心在旋转。有些天文学家推测 :太阳和它周围的行星,也是由这样的涡状星云形成 的。涡状星云中的物质在非常遥远的时代开始凝聚, 慢慢形成如今的、难以分辨的独立球体。不过,刚形 成的地球和月球的旋转速度要比现在更快,距离太阳 的距离也比现在更远,绕太阳运行的速度也比现在更 快。它们的表面并不是坚硬的固态,而是白炽熔化的 状态。 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到那十分遥远的过去,去看 一看童年时期的地球,所看到的情景一定会让你感到 惊讶。那时的地球表面看起来就像是冶矿炉里熔化了 的液态金属,或是像还没有冷却的岩浆。没有水,因 为所有的水都化成水蒸气混合在硫黄蒸汽以及金属蒸 汽中。在这些迷雾状的蒸汽之下,是翻滚着、沸腾着 的熔岩“海洋”,以及漂浮着火云的天空。耀眼的太 阳和月亮飞快掠过,就像一股火焰上腾起的灼人的气 浪。 “黑暗星云”这张图是使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 于1920年拍摄而成,是威尔逊望远镜拍摄的第一批照 片中的一张。 星云分为黑暗星云和发光星云。但亨利诺里斯罗 素教授对英国理论持反对态度,认为黑暗星云在发光 星云之前就已出现。 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巨大的火球渐渐冷却下来 。天空中漂浮的水蒸气越来越少,因为它们逐渐凝结 成雨,落到地面。熔岩也逐渐凝固成巨大的熔渣,在 熔岩的海平面上上下漂浮,随后又被其他漂浮物所覆 盖。太阳和月球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它们看起来越来 越小,运行的速度也越来越慢。由于月球体积小,温 度降低得更快,其表面已经变成固体,它时而遮住阳 光,形成月食;时而反射阳光,形成满月。 然后,又经过了非常漫长的时间,地球以非常缓 慢的速度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在变化的最后一 个时期,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雨云,然后凝结成雨 滴,稀稀落落地落在最早形成的岩石上。在之后的漫 长岁月里,地球上的大部分水依然蒸发到大气中,不 过,此时已经有了滚热的水流淌在凝固的岩石上,冲 刷着碎石和沉积物。水逐渐向低处汇聚,形成湖泊和 沼泽。 最后,人类终于获得了赖以繁衍生息的家园。如 果能回到那个时期的地球上,我们一定身处在一个头 上是狂风暴雨,脚下是滚烫的、光秃秃的岩石,没有 泥土、花草和树木的环境中。灼人的狂风,比如今最 暴虐的龙卷风还要强大。倾盆的大雨,对今天生活在 地球上的人来说简直无法想象。雨水汇成条条急流, 挟带着碎石和岩屑,在岩石上冲刷出条条巨壑深谷, 最终连带沉积物一起流进最初的海洋。透过云隙,我 们看到巨大的太阳掠过天空。伴随着太阳和月球的移 动,地球上不断地发生地震和地壳隆起。如今,我们 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那时,月亮也很明显地转动 着,如今它羞于展现的那一面也可以看到。 随着地球年龄的增长,一天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阳光慢慢变得柔 和,月球运行的速度也渐趋缓慢,地球上的狂风暴雨 也逐渐减少。最初的海面不断扩大,最后形成大洋, 也就是如今地球上蓝色的服饰。 不过,此时地球上还没有任何生命存在,海洋里 一片死寂,岩石上也一片荒芜。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