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作者: 编者: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责编:张霆//谢惠|译者:袁姗姗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6.40
折扣购买: 亚历山大帝国
ISBN: 9787523102473

作者简介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888年1月13日,于美国华盛顿的宇宙俱乐部成立,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学会创办了自己的会刊,这便是如今享誉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此外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还拥有国家地理频道等包含电影、电视节目、图书、网站等一系列跨媒体品牌,如今学会现已经成为全球大型的非盈利的教育与科学机构。 本丛书顾问编委: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文化史荣誉教授。 约翰·艾略特爵士(Sir John H. Elliott):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荣誉教授、牛津奥里尔学院荣誉院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荣誉院士。 其余编委都为来自全球著名学府的历史学等相关学科专家。

内容简介

底比斯和雅典的反抗 部 分 希 腊 政 治 家, 尤 其 是 雅 典 的 德 摩 斯 梯 尼(Démosthène),获悉 腓力二世被刺身亡后非常高兴。他们认定腓力二世的继任者是一个他们蔑视的、天真且毫无 经验的年轻人,于是这群政治家便在整个希腊吹起一股反抗马其顿统治之风。雅典与底比斯 更是走在反抗的前列,特别是底比斯人,他们无法容忍马其顿在城内驻军。正当亚历山大在 北方与伊利里亚人作战时,底比斯人趁机起兵屠杀马其顿人,并煽动其他希腊人起兵支持全 面反叛—很可能是亚历山大身受重伤的谣言激起了底比斯的反叛。 但是,亚历山大以惊人的速度做出反击,在不到七天的时间里率部行军 400多公里。 为了以儆效尤,亚历山大无情地镇压了这次起义: 6000人左右的底比斯人在战争中丧生,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所有幸存者都被卖为奴隶,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除了几座寺庙和诗人品达[Pindare]的故居,他的颂诗歌颂了希腊英雄)。这残酷的惩罚对所有其他希腊城邦都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警告。 正如西西里岛的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Diodore)在书中描述的那样,“强行军过后, 亚历山大来到了维奥蒂亚,将部队驻扎在卡德米亚(Cadmée),在这座底比斯的城市散布恐慌。得知马其顿国王来到了维奥蒂亚,雅典人不敢再轻视他”(《历史图书馆》[ Bibliothèque historique]第17卷,第4页)。这段摘录显示了亚历山大的军事行动对希腊人的影响。尽管有德摩斯梯尼等人的煽动,看到强大的马其顿军队已然兵临城下,处于惊讶和恐惧中的雅典人不战而降了。 然而,在摧毁底比斯之后,亚历山大对雅典人却表现得宽宏大量,慷慨地赐予了他们所请求的大赦。亚历山大之所以特赦雅典,既是出于对这座久负盛名的城市的尊重—正如伯里克利(Périclès)所说它是“希腊的学园”,同时也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量—为了对抗爱琴海(la mer ?gée)唯一的大型舰队。 公元前 334 年初,亚历山大对亚洲开战。亚历山大将王国交与安提帕特摄政,自己则率大军远征,而腓力二世的忠诚伙伴、当时已年愈六旬的帕门尼翁为副指挥。安提帕特和帕门尼翁两人,还有“独眼” 的安提柯(Antigone),都是出色的战略家。 亚历山大身边的护卫队成员都是他那一辈勇敢的年轻人,是他从前的伴读,其中有帕门尼翁之子菲洛塔斯(Philotas)、克利图斯(Cleitos)、赫费斯提翁(Héphestion)、托勒密(Ptolémée)以及财务官哈帕洛斯(Harpale) 等。陪同他们的还有远征军的官方史官卡利斯提尼(Callisthène),他也是亚里士多德杰出的侄子。 渡过赫勒斯滂海峡 根据西西里岛的狄奥多罗斯的记载,亚历山大的部队由4万名不同出身的士兵构成,其中步兵 3.2 万人,骑兵 6000人。步兵方面,多数为马其顿人,有 1.2万人;7000人来自科林斯同盟的希腊人;还有 6000人左右来自北方“蛮族”人,即色雷斯人、伊利里亚人和阿格里尼亚斯人(Agriane)等;其余人等为专业雇佣兵。骑兵方面,马其顿人有 1500人,色萨利人1500人,希腊联军1000 人左右,派奥尼亚人(Péoniens)和色雷斯人900人,雇佣兵 600人左右。同时,远征军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工程师和围城专家、祭司和占卜师、 艺术家和地理学家。 尽管海军力量有限,部队还是轻松穿过了赫勒斯滂海峡,即今达达尼尔海(Dardanelles,又名恰纳卡莱海峡)。实际上,希腊及联军舰队共有160艘三桨排座战船。不过,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准备,但军需依然只能保证早期的几个月,之后将依赖附近的沿海地区。为了改善相对薄弱的经济来源(总共 60 塔兰同或 80 塔兰同),亚历山大打算利用被占领区的战利品。 远征军的号召力还是非常显著的,统一的希腊终于要对亚洲的敌人展开复仇了!事实上,亚历山大特别注意唤起人们对曾打败特洛伊(Troie)的古代英雄们的记忆,而且只要其象征意义或声誉有利于他的宣传,他便公开遵守相关仪式。 因此,刚穿越赫勒斯滂海峡,亚历山大就用金杯向海神波塞冬(Poséidon)献祭。登陆时,亚历山大将长矛抛向了小亚细亚(Asie Mineure)的土地,并宣称根据战争法这些土地“被长矛占领”(doriktetos)。随即,亚历山大身穿甲胄, 像特洛伊战争中的普洛忒西拉俄斯(Protésilas)那样第一个跳上岸。占领对岸的领土后,亚历山大遂下令建造用以纪念宙斯、雅典娜(Athéna)和赫拉克勒斯的祭台。 随后,亚历山大来到他设想的特洛伊曾经伫立的小山上,为 亚 该 亚 人(Achéens)的 英 雄 们 敬 酒。在 当 地 一 间小寺庙里,亚历山大把自己的盔甲献给雅典娜女神,并拿走旧的武器举办了和解仪式,以示对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敬意。据传说,普里阿摩斯被亚历山大的祖先、阿喀琉斯之子涅俄普托勒摩斯杀死于祭坛上。亚历山大为阿喀琉斯的坟墓献上花圈,而他的友人赫菲斯提翁则向阿喀琉斯的战友、伟大的希腊英雄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e)致以同样的敬意。 亚历山大通过上述行为宣称自己是希腊人,并援引了《伊利亚特》( L’Iliade)的英雄世界—用希罗多德的话来说,他声称这次远征是对波斯人的报复。距离薛西斯一世(Xerxès Ⅰer)的入侵一百五十年后,希腊人再次面对来自亚细亚的“野蛮人”(barbares) 。亚历山大通过宣称自己是阿喀琉斯的后人,回顾亚该亚英雄们的进攻行为,不仅为他自己的行动添上了一抹英雄主义色彩,还为他本人带上了神秘的光环。 亚历山大的登陆并未让波斯人感到惊讶。波斯人就像从前知晓腓力二世的计划一样,早已通过间谍获悉了这位年轻国王的计划,并期待着这一场进攻。出身罗得岛(Rhodes)的希腊人门农(Memnon)是波斯国王的雇佣军领袖,也是一名杰出的战略家。门农建议采取“焦土政策”,即这种战略试图不通过作战,直接让入侵者面对一个被焚烧过的没有水喝、没有食物的国家。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恢宏巨制,宏观梳理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全景式呈现横跨欧亚非的世界性帝国的历史兴衰,再现了亚历山大的历史成就和富有魅力的个人形象;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上千幅珍贵文物及历史图片、地图、复原图、绘画、雕塑等,直观展现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与文明。 ★丰富的考古文献、文物、历史遗迹现场及地图、复原图、绘画、雕塑等资料,专题解读马其顿帝国腓力二世的扩张,亚历山大远征波斯和印度,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军队和马其顿方阵,继业者瓜分帝国的战争,以及亚历山大征服东方带来的希腊化,带有深刻亚历山大痕迹的亚历山大城等。 ★这里有你想知道的关于亚历山大帝国的全部真相——马其顿帝国的扩张,亚历山大接受的教育,亚历山大远征(征服波斯帝国,进军印度),富有盛名的马其顿方阵,亚历山大的死亡和遗产,亚历山大城的数量,继业者的战争和帝国的分崩离析,希腊化王国的处境,新兴王国的崛起,帕加马王国的国王……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有史以来规模宏大、前所未有的一次历史丛书项目。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30种图书的丛书规模前所未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历史内容的精髓。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国际顶级学府中的历史学家组成了编委,前沿、权威的历史解读和阐释。真正以全球化视野观照人类历史与文明!编委分别来自: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等社会科学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等学府与研究机构。 ★极具视觉冲击效果,拥有丰富的地图、绘图和历史图像资源——共计5000幅珍贵四色历史图片,来自世界著名博物馆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赖以成名的图片库——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佛洛伦萨乌菲兹美术馆、梵蒂冈美术馆、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 ★本书装帧为四色精装,双封面采用烫金及烫银工艺,高端质感,极富典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