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38.6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李嘉诚传(荣耀)
ISBN: 9787512502802
李忠海,曾就读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暨南大学,先后修读历史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学﹑汉语语言学等专业,获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与暨南大学汉语语言学博士文凭。移居香港后,先后任教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保持一颗平常人的心 香港作家冯两努认为,李嘉诚的成功之道在于心 理素质。心静才能观察到万千的变化,心静才能捕捉 到瞬息万变的商机,心静才能超然于缤纷繁杂的浑浊 之外。冯两努指出,真正的成功需要经得起考验的能 力以及心理素质。以李嘉诚为例,成功的原因是“内 心深层的心理素质和心力。”他说,一个人的成功不 能单靠技术、运气与能力,心理素质才是致胜原因。 冯两努说,商场上有不少入错行、选错路的例子,所 以“心静”很重要,“心静”才能静观万物的变化。 他认为,由于看不清方向,所以才会接受社会教训; 若然仍未辨清方向,就会再受到社会的教训,在失败 中累积经验,可以提升认识自己的心理素质,发掘自 己的深层潜力。 李嘉诚在一个行业、一个产业、一种潮流里领先 ,从小到大,从夕阳产业到高科技产业,到后来,跨 产业、行业、领域,由经济到文化传媒到政府公共领 域,李嘉诚总能占据战略制高点,总能占据主动,引 导前行,独领风骚。这位以资本为目标以资本运作为 快事的战略大师一生学习不辍,好学不倦,敢于尝试 新的未曾接触的领域。而且,从来都不曾放弃任何可 以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超人眼光的机会。 李嘉诚对产业趋势的判断和市场时机的把握异常 准确精到,从塑胶花到房地产,再到石油、电视以及 对数码港、中药港计划的热衷,每次都不仅仅是适应 产业趋势的变迁,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时代的 潮流,引领了社会的风气。到后来,李嘉诚不仅富可 敌国,而且与一个地区的经济、民生和社会发展有了 难解难分的联系。 他是否一步步地失去了平常人的心?站在狭隘的 偏激的角度看答案是肯定的,但从更为广阔的历史角 度看,从李嘉诚特殊的发展历程来看,李嘉诚没有变 化,依然保持一颗平常人的心,只不过多了些必须的 商业元素,多了些人情世故,多了些历史沉淀,多了 些文化熏染,多了些你我不能也不可能体验到的飘逸 潇洒。甚至,多了些李嘉诚自己,多了些沉甸甸的社 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李嘉诚在谈到自己的人生哲学时说到: 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 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 “李嘉诚这个人不简单。他不摆架子,容易相处 而又无拘无束,可以从启德机场载一个陌生人到市区 ,没有顾虑到个人的安全问题。他甚至亲自为客人打 开车尾箱,让司机安坐在驾驶座上。后来大家上了车 ,他对汽车的冷气、客人的住宿,都一一关心到,他 坚持要打电话到希尔顿酒店问清楚房间预订好了没有 ,当然,这间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产业。”在 一位合作伙伴的眼中,原来李嘉诚是这样的平凡。 1991年秋,李嘉诚收到一位英国丁姓华侨的来信 ,他在信中阐述自己山穷水尽、万念俱灰的处境。李 嘉诚日理万机,平时连一些大的应酬都无法对付,却 亲笔回函,以诚挚的态度为他“指点迷津”: 丁先生: 人生起伏无常,尤其从事商业。穷人易做,穷生 意难做。所以你现在面临的困难,只是数千年来无数 生意人曾经面对的苦痛的一部分。但如果明白大富在 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俭有效地面对现实,尽心经 营,则俗话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说不定不久你又有一个好的和新的局面。 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则海阔天空。以 今日英国的工资水平,大不了再多找一份职业,生活 绝对没问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送上五百英 镑,请你一顿晚餐。想想明天会更好,想想世界上有 多少更苦的人。 这就是千亿富豪李嘉诚的胸襟与为人。美国著名 成功学大师皮鲁克斯在《成就大业的潜能》一书中写 到:“成就大业的基点就是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高度 结合,凡是成功者,在这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李嘉诚表示,香港面对经济转型之际,应该减低 经营成本以增加竞争力,从而带动内部需求,增加就 业机会。李嘉诚在一次致辞时曾表示,目前香港正处 于经济结构性转型阶段,无论个人或企业,都面对着 重大挑战。但香港的经营成本和工资,却比竞争对手 高出以倍数计。他呼吁香港减低经营成本,以增强竞 争条件,透过加强创意及增值能力,使香港经济成功 转型,从而带动其他内部环节的服务需求,增加就业 机会,使全港任何阶层都能受惠。李嘉诚又说,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史无前例的机遇,对香港 来说是喜多于忧。面对迅速成长的内地企业和国际机 构的竞争,港人若不急起直追及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可能会减弱中介地位。 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李嘉诚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 人?让我们来看看李嘉诚自己的信条吧: 其一,勤是万事之基础,勤力工作,对股东负责 ,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 其二,对自己要节俭,对他人要慷慨,任何事情 都必须考虑他人利益,而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 其三,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 ,不随波逐流,要善于坚持自己。 其四,坚守诺言,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是一个人 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其五,任何决策,都必须有全局意识,要统筹全 局,平衡各方,一旦决定,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下 去,中途绝不轻易更改变动。 其六,给下属树立高效率的榜样,集中讨论具体 事务之前,预早通知各有关人员,做好充足准备,以 便当场决策,而不是持续无效率地争论。 其七,实施决策应当沉稳持重,但不能忽视下属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其八,要随时了解下属的希望与想法,确保员工 的基本利益,令到员工以公司为家,公司的事业就是 员工的个人事业。 其九,凡事留有余地,尤其是企业的发展目标, 固然要给属下施加压力,但必须是能够达到的合理目 标。 P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