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1.70
折扣购买: 朱子学与阳明学(宋明理学纲要)/名师大讲堂系列
ISBN: 9787301302767
吴震,京都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井上圆了国际学会理事、韩国国立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宋明理学、明清劝善思想、东亚儒学特别是日本儒学。主要论著有:《阳明后学研究》、《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罗汝芳评传》《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19世纪末以来“儒学日本化”的问题史考察》《颜茂猷思想研究——17世纪晚明劝善运动的一项个案考察》《儒学思想十论——吴震学术论集》(2016)、《东亚儒学问题新探》《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中国政教问题再思》等。
后 记 严格说来,本书是一部教科书,而教科书须预先设定读者对象,这就需要说一下本书撰写的缘起。 发愿写一本教科书,是在2019年2月下旬,距开学约一周才开始动笔,这是一门以大学本科生为对象的名为“朱子学与阳明学”的新课。然而完成之后回头来看,这部教科书却有点研究论著的特质,似亦可为研究生所参考。由于以前从没有这门课的备课记录可供使用,所以动笔之初,一直在担心写作的速度能否跟得上课的进度。后来事实说明,这个问题倒是其次的,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怎么写教科书。 早在20世纪80年代留学国外时,就听说过教科书在国际学术界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教师在课堂上也从来没有指定某部教科书的习惯。于是,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观念,以为教科书只是对某学科基础知识的介绍或罗列而已。不过,事实的另一面是:许多著名学者尽管对通史类的教科书不以为然,但却很重视撰写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的通俗读本(在日本叫作“文库本”),这类读本往往具有教科书与研究论著的双重特征,例如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毋庸讳言,本书的写作受此启发,不过为示区别,加了一个副标题“宋明理学纲要”。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决定写一部以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为对象的教科书,是因为我在心底里有一愿望,想尝试一下能否将教科书写得有些学术味。为此,在动笔之初,就为自己定下了三方面要求: 第一,打破哲学史按人头或学派来安排叙述过程的线性处理方式,而突出哲学史中的问题源流及义理脉络,以问题空间取代个案人物的线性时间的结构方式,更好地凸显宋明新儒学的哲学性; 第二,对于教科书需要做到知识点的详尽罗列必须尽量克制,同时又要照顾到基础教育对于广泛知识性层面的重视,所以必须减少烦琐的概念论证,而要突出问题本身的脉络梳理及事实叙述; 第三,与上述两点相应,在事实叙述和观点论述的过程中,要紧扣核心问题的环节,剔除所有与核心问题无关的细节讨论。所以本书一概不出脚注,原文引用也尽量克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至于这部教科书是否可以兼得学术论著的身份,或可作为教学之外的学术参考书来使用,这要由读者来最终定位。 吴 震 2019年8月17日 于复旦光华楼 理学与心学是否对立?从朱子到阳明,儒学经历了怎样的因沿损益?复旦大学吴震教授从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带你一览宋明理学的思想意蕴与理论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