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鹭江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5.28
折扣购买: 发现艺术之美(精)
ISBN: 9787545912067
吴式南,温州人,温州大学文学评论教授。教授文学评论和写作,研究中国艺术。
第四章 毛笔与水墨 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绘画,它的独特的魅力是 与它所使用的独特的工具——毛笔与水墨不可分的。 下面试分析两幅当代人的画作—— 韩羽的《冷月葬诗魂》(林黛玉)是一幅很典型 的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作为一幅《红楼梦》的插图 ,画家对原著做了很精辟独到的筛选,表现独具匠心 ,有很高的独立性和观赏价值。 首先,我们看画家的落题,《红楼梦》中写林黛 玉的情节很多,诗词亦很多,画家特捡七十六回“凹 晶馆联诗悲寂寞”,即中秋夜黛玉和湘云于湖畔的一 个联句,但改了一个字,把原句的“花魂”改为“诗 魂”,入神了。林妹妹固然如花美春,但她本质上是 诗,岂不是“诗魂”一个?“冷月”、“葬”两个词 传达了林妹妹的孤高、素洁和悲剧身世,这五字,其 情其境其氛围,确把林妹妹给勾魂了。所以,这画题 的切入,很具慧眼。 其二,在情节设置上,林黛玉月下亭立,孤影一 身,垂首俯臂,拄着花锄作凝思状,使人看了很快就 联想到林妹妹的凄怆而雅洁的一生,恰如二十七回的 葬花(“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九十七回的魂归离 恨天(“潇湘馆焚稿断痴情”)这些林黛玉生命史上 的焦点。画家不粘滞于某个具体情节,但作了极富典 型性的综合的瞬间把捉,可看作是林黛玉这一艺术形 象的“标准照”了。 第三,在形式上,运用典型的中国绘画手法,淡 墨细线,灰蓝色的水彩,尽管《红楼梦》是一部艳书 ,但画家摒弃重彩和工笔,纯用水墨写意简笔,确乎 淡如水、雅如诗、洁如月了。而背景用浸晕的墨彩层 层渲染朦胧的水月,像一巨轮充塞整个画面的空间, 笼罩着整个人物的身姿,既显的非常的皎美,又有一 股浓浓的悲剧情调流溢于画里画外,不禁为之叫绝。 画家没有给我们提供林妹妹的美丽的花容,也没 有去描绘林妹妹的衣饰的华彩,那是多余的,因为整 个意境已成功地端在我们面前了:那是一抹亭亭玉立 的洁净的莲荷,那是一股淡淡的来自林间的清风,那 是在无尽皎好的月色之下,飘荡于充溢于宇宙之间的 一瓣香气,那是一个为东方深厚的文化所孕育出来的 贞美的诗魂! 由此,我们越发觉得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极其可 贵。这种精神的产生,一方面当然来自中国古代的伟 大哲学,来自中华民族的群体心理结构,另一个重要 的方面,也不能不思索它实在是得益于中国文化艺术 创作的独有的工具:毛笔、水墨、宣纸。一枝简单的 毛笔就如同中国人使用的一双吃饭的竹筷,神奇无比 。毛笔的婉转锋毫,蘸墨性能,运用时的提腕、运气 ,既能驰骋纵横,抒尽情意,又能恣肆捭阖,穷形极 貌,真是一枝毛瑟枪,抵得精兵千万;其挥洒自如, 纵横天下,无坚不摧,无幽不致,叫中国人耍尽风流 。正如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很精辟的话:中华 民族的整个精神就全寄托在着毛笔里头啊! 由毛笔的蘸墨和浸水,这“水”+“墨”(水墨 )又成了中国艺术(绘画)的化名。这水墨又仿佛与 中国人的太极阴阳的宇宙观照相对应(“水”即阴, “墨”即阳),一白一黑,一柔一刚,虽可囊括天地 万物之生命和风神。“黑”(“墨分三色”,特别是 红黄蓝这所谓三原色)与“白”实乃天地之本色。所 以,这水墨精神实在也是最深度地透射了中国人极多 的哲学性灵。 不只如此,从毛笔的勾勒,又顺应产生了另一个 重要的部件——线条:这中国艺术的生命基因。这线 ,真是伟大的线,神奇的线,妙不可言的线!当线和 水墨相结合,就使中国的文化艺术鸣奏出永恒不绝而 又魅力无穷的歌。而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觉得 从纯形式来看,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概括—— 毛笔(线)+水墨+淡彩=中国艺术精神。 或者说,中国人的意态就是附丽于这三者之中, 从而获得了最富于本体特征的淋漓宣泄。这种意态从 其根本特征来说,是散淡的,柔婉的,强韧的,犹如 中国的太极拳不同于西方体坛上的浓烈、刚劲、直砍 的拳击和相扑。事实上,这三合一,不只产生了中国 的世界之绝,而且其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简朴、智慧、 神奇、幽远、浑厚这种根本风格的结晶和产物。 再看一幅被称为前卫艺术家朱新建的极有特色的 《在梦醒时分》,这可以看作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最 新派形态。 P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