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呐喊(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名著

朝花夕拾呐喊(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名著
作者: 鲁迅|主编:闻钟|校注:杨建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5.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朝花夕拾呐喊(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名著
ISBN: 978710009222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鲁迅的心目中是 一个节*。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 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 点明封建教育的强制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 赛会(旧时的一种迷信习俗)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 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 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 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 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表现了赛会 的简单使充满期望的孩子失望的心情。为下文写自己 想看赛会做铺垫)。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 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 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 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 签和两三枝*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 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小品文集,明朝张岱着 ),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 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 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 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 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 ……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 ,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 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 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 。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 ,臻臻至至(齐备周到),人马称娖(行列整齐。娖 ,chuò)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 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明朝) 一同消灭了。 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 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 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 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 ,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 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 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 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 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 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 ,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 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 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 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 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 关系过。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 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 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 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 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 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 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 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旧时南方乡村供奉的凶神) 。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 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 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 “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 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 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 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 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 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语言描写,反 映了父亲专制对我儿童天性的扼杀)。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旧时一种初级历史读物)。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 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 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 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P26-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