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史话/世说中国
作者简介
寺尾善雄,1923年生,自由撰稿人,有大量的专著及译著。
内容简介
宫廷的生活 跟师父学 宦官一进入宫廷,规定要先在前述的慎刑司过几天。 在此之前,他们准备了新服装、布袍、靴、带等。这对穷 人来说,都是借的,如前所述,为服务宫廷,必须要记住 谈吐和举止礼仪。 这是因为宫廷有着和普通社会不同的制度、节庆、习 惯、用语、禁忌、礼仪方式、规矩,对于乡下出身的穷人来 说,要学习这些是很困难的。因此,刚进入宫廷的新人开始 时不给任何工作,只是由前辈宦官每天予以严厉的调教。 譬如,学习如何下跪,头触地告退,如何回答等。帝 政时代,人们将皇帝看作天人,如果对皇帝的应对或进退 等出了差错,就要被严厉惩罚,难以保身,为此对新人教 授礼仪方式的方法虽然没有一定的方式,但不厌其烦地说 得很具体、很啰嗦、很细致,将事到临头绝不能慌张而出 错的事情教得很扎实。 首先是称呼。清末宦官们管皇帝叫“万岁爷”,西太 后是“老佛爷”,皇后、皇妃、皇太后、皇太妃叫“主 子”。宦官之间的称呼则是同辈的叫“张爷”啦,“李爷” 啦,对上司叫“师父”。宦官厌恶别人管他们叫“太监” 或“老公”。 提到禁忌的语言,宫廷中是太多了,要记住它,不用 它是很重要的。不光是不能说和“万岁爷”的名字同音的 字,而且太后、妃子、太妃也一样,要牢牢地记在心里, 绝对不能说出来。 譬如,后来出现的有名宦官小德张,他的名字叫春喜。 但是,隆裕太后的小名叫喜哥,为了不犯“喜”字,小德 张改名“恒太”。此外,不吉利的话,即使在私人交谈中也 不能说,在紫禁城内,让人郁闷、恶心的话都是禁忌。 一进宫廷首先要学跪拜的方式。在宫廷里,如果不会 跪,那么膝盖就一钱不值。而且跪拜有很多种。譬如,对 主子(相对于仆役或奴隶的主人),在请安或回答时的跪法 是左膝先跪,再落右膝,身体伸得笔直,脱帽,放在右边。 这时,大腿下的袍子不能起皱,对天子的提问,什么时候 抬头,抬头后眼睛看哪儿,都有一定的规矩。此外,在谢 恩、谢赏,或万寿节(皇帝生日)之际,必须要向主子行 三跪九叩(跪倒三次,每次叩三个头,共九叩头)之礼, 为表示感谢、感激“浩荡天恩”之意,要按时叩头并发出 声响。俗语管这叫“磕响头”。 也有行单腿跪地礼仪的。这和应对上司的场合一样, 是品级低的一般的礼仪。日常侍候主子的宦官不会每天都 向主子叩头的,但就像俗语说的那样“站有站样,坐有坐 像”,就是不叩头,也必须学会正确的礼仪和表示敬意的 方式。 当班时站在主子身边就不用说了,在室前走廊里听命 令时,要保持直立不动的姿势,两手笔直地垂在两侧,如 同庙宇中的直立像一样,纹丝不动。站立久了,脚后跟就 痛,但不允许溜走。在没有彻底地学会这种礼仪方式时, 首席太监绝对不会让其执行公务的。 对主子或对最上级的上司的回答也有一定的规矩。第 一,要仔细聆听上面的话,不让上司说第二次,或让其他 人解释。第二必须回答“是”,来表示自己已经理解了,不 能说“嗯”或“啊”。在这方面,机灵、脑子快、伶俐、积 极肯干都关系着“前程”。 对上级的问候虽然已经陷入千篇一律,但那也必须学。 譬如,“吉祥”是日常用的问候语,“进得好”是饭后的问 候语。 当这一严格训练结束时,总管内务府的老太监领着新 来的从午门侧面的小门进入宫廷。新人垂着头进养心殿, 跪在所属的地方等候。譬如西太后时的光景就是这样: 新来的名字、年龄、来历等已经由慎刑司用书面文字 呈上了。跪了不久,“老佛爷”——其时,宦官们这么称呼 西太后——出现了。她手里拿着牌子,认真地读上面写的 名字,环顾着新人,叫几个人的名字。被叫者便抬起头回 答。过一会儿,西太后就离开了,新来的看到的那时的西 太后还没怎么上岁数,很精神。 西太后选的人被留在她或皇帝身边,其他人被分配到 各个部门。当时,宫廷内的宦官机构有四五十个,各部门 人数不少,但人们都不愿意去人少的地方,因为,人数多, 就会减轻自己的工作。他们特别厌恶去宦官人数少而且薪 水低的王府。王府也有宦官。 决定了留在宫廷后,首先要做的是决定谁是师父。能 做师父的人都是地位高、上岁数的宦官。总管太监或首席 太监一辈子有很多徒弟。徒弟们跟师父学习规矩和礼仪方 式,师父把徒弟当作自己的仆役。一个师父将来拥有几个 能干、“有出息”的弟子就不光是面子问题,而且也有实际 的好处。 宫廷中的规矩或礼仪方式很多,学习需要几年时间。 譬如,叩头或问安也有若干做法,何时、对谁都有一定之 规。此外,梳头、泡茶、倒茶、排膳,以及当班时衣服的 穿法,传达、回答等都有规定的做法。看着上司的眼睛, 揣摩他的心情,探寻主人的心意,迎合主人,这样才能 “有前程”。而且如前所述,宫体中有很多禁忌,不能说出 口,要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这些事情都是师父教授,还要学会师父的起床饮食 等。迅速学会并能记住的人就讨师父的喜欢。这才会有 “前程”。 对于第一次进宫廷的人来说,师父就是主人,勤勤恳 恳地侍候师父是唯一的任务。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准 备给师父梳洗。到了师父起床的时候,就悄悄地走到师父 枕头边,轻声叫醒,帮助师父穿衣。夜晚,师父睡后,好 不容易自己也可以睡了,但即使睡了,也要多加注意。不 知何时师父就会醒了,叫自己,这时必须起身应对。 师父严格地监视着徒弟日常的言谈举止,徒弟一旦犯 了过错,即使很轻,也要被师父狠狠地挖苦、讽刺。要是 犯了大错,就会被扇耳光。这时,绝不能避开脸,或者躲 闪开来,一定要忍受师父的殴打。要是犯了更大的过错, 经常要被打板子,或关禁闭。 这些都是成为宦官的必经阶段,也就是将人训练成 “奴才”(宦官对皇帝的自称)的经历,但新来的开始时所 经受的“教育训练”则是乱七八糟,不正规的。 宦官的品级有高低之别,是个严格的阶层社会,因 此,一个阶层就压制着另一个阶层。其中,徒弟是最下层 的,要是师父生气了,没有舒解心情的地方时,那股子火 就全冲徒弟去了。徒弟则只有倒大霉。在徒弟中也有前辈、 晚辈之别,先进宫廷的人被后来的称作“陈人”(老资格的 人)。陈人对新人很霸道,经常倚老卖老。 这样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很辛苦,最重要的处世方法就 是忍耐。所以,宦官从做徒弟开始,对万事都是“逆来顺 受”,这是他们的处世之道,他们学会了对所有的悔恨、痛 苦都在心里哭的忍耐的习性。但是,即使是能忍受得住, 又有几个人能成功呢?而且,有个宦官回忆说,“成功者” 要平复自己过去受到的屈辱和忍受,补偿损失,加倍地享 受现在的幸福,就把以前自己受到的苦原封不动地转嫁给 晚辈,所以,这就成了他们舒解自己积累下的辛苦的事, 徒弟的痛苦是没完没了的。 但是,这并不仅限于宦官的世界。我们也能在近日日 本军队的老兵和新兵中看到这样的情景,还有在大学运动 部等地方也有同样的倾向。这样看来,这种事是扎根于人 的本性中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个既老又新的问题。 P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