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汤姆·索亚历险记
ISBN: 9787570231904
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他一生创作颇丰,代表作包括《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他的作品多反映19世纪后期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批判了诸多不合理现象,展现了强烈的个人正义感。
第一章 汤姆贪玩好斗、东躲西藏 “汤姆!” 没人应声。 “汤姆!” 没人应声。 “这孩子是怎么搞的,咦?汤姆你这冤孽呀!” 没人应声。 老太太把她的眼镜拉到眼睛底下,从镜片上面向屋子里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她又把眼镜弄到眼睛上面,从镜片底下往外看。像一个小孩子这么小的家伙,她很少甚至从来就不戴正了眼镜去找。这副眼镜是很讲究的,也是她很得意的东西,她配这副眼镜是为了“派头”,而不是为了实用——她看东西的时候,哪怕戴上两块火炉盖,也一样看得清楚。她一时显得有点不知如何是好,随后就说: “好吧,我赌咒,我要是抓住你,我可就要……”声音并不很凶,可还是足够让桌椅板凳听得清楚。 她那句话没有说完,因为这时候她正在弯下腰去,拿笤帚在床底下拨,所以她需要喘一口气拨一下才行。结果她却除了猫以外,什么也没有弄出来。 “我从来没见过比这孩子更淘气的!” 她又走到敞开的门口,站在门洞里,向她那满园子的西红柿梗和曼陀罗草当中搜寻,还是没有找到汤姆。于是她就抬起头来,特意向着远处高声地嚷道: “汤姆你——这——冤——孽呀!” 她背后有一阵轻微的响声,她一转身,恰好抓住了一个小孩子的短上衣的衣角,叫他逃跑不掉。 “哈!我本该想到那个小套间里的。你上那里面干什么来着?” “没干什么。” “没干什么!瞧你那双手。瞧你的嘴。那是什么猪食?” “我不知道,阿姨。” “哼,我可知道呀。那是果酱——准没错。我给你说过几十回了,你要是再动我那果酱,我就要剥你的皮。快把鞭子拿过来。” 鞭子在空中摇晃——简直是危急万分—— “哎呀!您往背后瞧瞧,阿姨!” 老太太以为真有什么危险,连忙转过身去,撩起裙子,闪到一边。那孩子马上就一溜烟逃跑了,他爬上那高高的木板围墙,一翻过去就不见了。 他姨妈大吃一惊,站了一会儿,随后就小声地笑起来。 “这该死的孩子,我怎么老是弄不清他这套把戏?他像这样给我开玩笑,实在也开得够多的了,难道我现在还不应该提防他吗?可是老糊涂才是最大的糊涂蛋。俗话说得好,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可是天哪,他耍的滑头从来没有两天是一样的,谁猜得到他的鬼主意?他好像是知道他可以把我折磨多久,才会叫我冒火,他也知道他只要能想个办法把我哄过一会儿,惹得我笑一阵,就什么事都过去了,我也就不能揍他一顿。我对这孩子没有尽到我的责任,这是实在话,一点儿也不错。《圣经》上说得好,孩子不打不成材。我明知这样惯坏了他,对我们俩都越来越加重了罪过和苦痛。他整个儿让魔鬼迷住了,可是哎呀!这可怜的孩子,他是我亲姐姐的儿,不知怎么的,我老是不忍心揍他。我每次饶了他,良心上又很难受,打他一次,又觉得有点儿心疼。算了吧,算了吧,《圣经》上说得好,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见《旧约·约伯记》第十四章第一节。,我看这话一点儿也不假。今天下午他又要逃学了,明天我非得叫他干点儿活,罚他一下不行。一到星期六,别的孩子们都放假了,叫他干活是很不容易的,可是他恨透了干活,比什么事都恨得厉害,我可不能不对他尽我的一份责任,要不然我就会把这孩子毁了。” 汤姆果然逃了学,而且玩得很痛快。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只勉强赶上了给那小黑孩子吉姆帮帮忙,在晚饭前锯第二天用的柴火,劈些发火柴——至少他算是赶上了时候,还来得及把他所干的那些事情说给吉姆听,工作可是吉姆干了四分之三。汤姆的弟弟(其实是异母兄弟)席德已经干完了他那一部分工作(拾碎木片),因为他是个很乖的孩子,一点也没有荒唐和捣蛋的习惯。 汤姆吃晚饭的时候,一有机会就偷糖吃,这时候波莉阿姨问他一些问题,话里充满了诡计,而且奥妙得很——因为她要耍点圈套,引着他招供出一些对他自己不利的实话。她也像其他的许多心地单纯的人一样,颇有一种自负的心理,总觉得自己赋有天才,特别会耍狡猾和诡秘的手腕,一心以为她那些极容易让人猜透的花招都是些聪明透顶的杰作。她说: “汤姆,学校里相当热吧,是不是?” “是呀,阿姨。” “热得厉害吧,是不是?” “是呀,阿姨。” “你是不是想去游水来着,汤姆?” 汤姆心里突然感觉到一阵惊慌——他不由得有点儿不安和怀疑。他察看波莉阿姨的脸色,可是并没有看出什么来。所以他就说: “没有,阿姨——呃,并没怎么想去。” 老太太伸出手去,摸摸汤姆的衬衫,一面说: “可是你现在并不太热了吧,我想。”她发现衬衫是干的,她觉得谁也不知道她的用意正是要弄清楚这一点,所以这使她一想起就很得意。可是她尽管是这么想,汤姆可猜透了她的心思。所以他就先来了一着,预防老太太的下一步。 “我们有些人在抽水机那儿往头上打水玩来着——我头上这时候还是湿的呢。您看见了吗?” 波莉阿姨心里一想,她居然没有注意到这个附带的证据,以致又错过了一个好机会,不免有些懊恼。随后她又灵机一动,想出了个新主意: “汤姆,你往头上打水的时候,用不着扯掉我在你的衬衫领子上缝的线吧,是不是?你解开上衣的纽扣让我瞧瞧! 汤姆脸上不安的神色马上消失了。他解开了上衣。衬衫领子还是缝得好好的。 “怪事!好吧,去你的。我还以为你准是逃了学去游水去了。可是我原谅你,汤姆。我看你就像俗话说的烧掉了毛的猫那样——并不像外表那么坏。可也就只这一次。” 她一方面为了自己的机智落了空而难过,一方面又为了汤姆居然也有这么一回破天荒的听话守规矩的行为而高兴。 可是席德尼席德尼就是席德,席德是简称。说: “哼,我好像记得您缝他的领子是使的白线,可是现在是黑的。” “嗐,我的确是使白线缝的呀!汤姆!” 可是汤姆没有等到听完后面的话就走了。他走出门口的时候说: “席第席第是席德的变音。,这可要叫我揍你一顿才行。” 汤姆走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就把他插在上衣翻领上的两根大针仔细看了一阵,针上还缠着线——有一根针上缠的是白线,另一根缠着黑的。他说: “要不是席德多嘴,她根本就不会看出来。他妈的!有时候她使白线缝,有时候又使黑线缝。我真希望她干脆老使一种线才好——换来换去我简直弄不清楚。可是我赌咒非揍席德不可。我得教训教训他!” 汤姆不是村里的模范儿童。不过他对那位模范儿童知道得很清楚——并且还很讨厌他。 不过两分钟的工夫,甚至还没有那么久,他就把他的一切烦恼通通忘记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烦恼对他不怎么沉重和深切,比大人的烦恼对大人的影响轻松一丝半点,而是因为有一种新的强烈的兴趣压倒了他的烦恼,暂时把它从他心里撵出去了——正如大人在新奇遭遇的兴奋之下,也会忘记他们的不幸一样。这种新的兴趣是吹口哨的一种宝贵的新奇妙法,他刚从一个黑人那儿学了来,满心想要练习练习,不叫别人打搅。那是一个特别的像鸟儿叫的音调,是一种流畅的婉转的轻柔调子,在吹奏的时候把舌头断断续续地抵着口腔的顶上就可以发出来——读者只要曾经是一个小孩,或许还记得那是怎么个吹法。汤姆练得很勤,又很用心,所以不久就学到了妙诀,于是他迈着大步沿街走着,嘴里吹得溜溜转,心里有说不尽的高兴。他的感觉很像一个发现了新行星的天文家那样——不消说,要是以那股强烈、深沉和纯粹的愉快劲儿而论,那还是这个孩子胜过天文家。 美国“黄金时代”的一首田园牧歌 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儿童冒险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