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南怀瑾谈领导的艺术与说话的艺术/南怀瑾讲述系列
ISBN: 9787208158894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领导者的智慧 用人至重 中国文化大致分为君道、臣道和师道。君道是领导的 哲学与艺术;臣道也包括了领导的艺术。 曾子曾经提出一个原则:“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 徒者亡。”我们的历史经验中,“用师者王”,像周武王 用姜太公,称之为尚父,这称呼在古代是很尊重的,当然 不是现代所说干爹的意思,但非常非常尊重,是对尊长一 辈的人,才能称呼的。 历史上列举汤用伊尹,周文王用吕望(姜太公),都 是用师,就是领导人非常谦虚,找一个“师”来“用”, 便“王天下”成大功。 至于齐桓公用管仲,汉高祖用陈平、张良之流,刘备 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者霸”的好例子。 至于“用徒者亡”,是指专用服从的、听命的、乖乖 的人,那是必然会失败的。 攻心为上 孟子向齐宣王说,假如我自己的故国——邹,和现在 南方的强国——楚国打仗。你看是哪一方面胜利?齐宣王 说,那当然是楚国会打胜的。 于是,孟子说,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小国当然不 能去敌对大国,你齐国虽有千里之广的土地,但却只占了 天下的九分之一而已。你现在以九分之一的力量想去征服 其他九分之八的力量,以达到称霸天下,统一中国的目的 ,就等于邹国去打楚国一样,最后一定是失败的,而失败 的后果就严重了。 所以你最好从根本思想上,重作考虑,放弃用武力统 一天下的想法,改变国策,从实施仁政做起,使天下读书 人——知识分子,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做你的干部;所有 的农人,都喜欢到齐国来耕种;所有的商人,都愿意到齐 国来做生意;而观光客们也都愿意到齐国来游览;国际上 ,所有对他们领导阶层不满意的,都到齐国来投靠你。 到了这个地步,虽然你不动一兵一卒,谁又能和你相 对抗呢? 经济的三脚架 讲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必须先要了解群 众、资财、权力三者之间,犹如三根木杆捆在一起的三脚 架,缺少一杆就站不起来了。尤其对一个国家的“治国” 之道,没有良好的经济财政,必然就没有一个完整美好的 政权,那是古今中外千古不易的大原则。 你只要看看每一朝每一代的兴亡史迹,就能发现最后 促使衰败的,必定是先由财政、经济上产生的崩溃。 在中国文化一贯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以儒家道家为主 流的学术思想中,认为要解决经济、货财的问题,使“国 家天下”得到“治平”的境界,只要从政治上做好,便可 达到“物阜民丰”,国家和人民,就都可以“安居乐业” 了。 百姓能安居乐业 领导者如何才能做到强国富民的均富政治,建立安和 康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