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6.30
折扣购买: 意所偶会成佳境(明清清言一百句)
ISBN: 9787100175135
项纯文,安徽桐城人,编审,曾任安徽省政协副秘书长、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发表文史学术论文120余万字,出版古籍整理著作《敬孚类稿》(辑校)、《西游记(张书绅评本)》(辑校,合著)、《夜雨秋灯录》(辑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中小学生读本1—9年级12册)》(主编)等20余种。 刘以林,行修者,诗人,作家,艺术家,旅行家。著有诗集《自己的王》《敬畏之歌》等七部,小说集《一个人的极限》,散文集《人生六悟》,周游中国记《开车走中国》,周游世界记《远行之美》。长期承担《读书》等多家杂志插图,另有佛学、雕塑、书法、国画、油画、钢笔画等大量作品,建有多家雕塑园区。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为陈继儒辑编的修身处世格言。陈继儒 (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 属上海)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年二十九,焚儒衣冠 ,隐居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师法苏轼、米芾,兼能 绘事,擅墨梅、山水,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屡奉诏征用 ,皆以疾辞。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等。 陈继儒编写的书很多,《小窗幽记》是其中影响较大 的一部。另有一说本书为托名之作,原书为晚明陆绍珩所 辑《醉古堂剑扫》,后由人假托陈继儒之名,以《小窗幽 记》为名刊行。按此说法,陈继儒虽然不是本书的真正编 纂者,但也与本书关系密切。书中有数十条清言选自陈继 儒的著作。《小窗幽记》原来分为十二卷:“集醒”“集 情”“集峭”“集灵”“集素”“集景”“集韵”“集奇 ”“集绮”“集豪”“集法”“集倩”。这部书是小品中 的小品,与格言、语录相仿,其精妙的语言以及其传达的 智慧与意趣令人赞叹。 “无恶邻”“无损友”这两个要求不是不合理,而是 不容易办到,甚至根本办不到。俗话说,“林子大了,什 么鸟都有”,“人上一百,五颜六色”,把人类社会的基 本结构和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说透了,那就是:我们注定 要和各种不同的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因此我们无法永 远避免和不好的邻居住在一起、和不好的朋友有来往有交 集,我们需要不挑剔地安然处之,否则只好经常搬家、不 断与人断交。也就是说,既然我们不得不如此,那就不如 坦然面对,不必太苦恼。这是第一义。还有第二义:好坏 是相对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认定的恶邻损友 也可能不一定那么恶、不一定那么损,也许他们还有不少 好的地方、好的品质,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欣赏,甚至去 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必”字 需要我们下大功夫才能学透。更有第三义:好坏也是可以 转化的。即使是真正的恶邻损友,也不一定永远损恶而绝 无变化的可能。有道是“近朱者赤”,你若是真正的善邻 益友,又一直能够善待他们,也许有一天他们终于受你影 响、被你改变,也变成善邻益友,那你就功德无量了。 鸟儿幼时,力量不逮,尚不能高飞远翥。于是在林中 觅食物、长翅膀、练筋骨、跳跃腾挪、试飞试翱,看似寻 常功课,其实是锤炼功夫,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搏击蓝天。 一旦翅膀硬了,筋骨强了,体能足了,所有的准备都做够 了,就会振翅高飞,翱翔于长空天际。这一道理不难明白 ,但人们心性往往急于求成,求快怕慢,或者没有学会控 制节奏,结果常常是准备不足、后劲不继,似乎开场良好 ,结果终场不佳,似乎起步规整,结果后步凌乱,由辉煌 而败北,自热闹而凄凉。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人生安 排,常常看见一些人急不可待,开快车走捷径,结果反而 不好,吃了一味图快的亏。这个道理中国的先贤圣哲们两 千年前就说得很透了,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老子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都是说的这个道理。现代社 会生活节奏快,人们容易滋生急躁情绪,产生浮躁心性, 急功近利不顾后果,也更容易让国家、民族、家庭、个人 一句一感觉,一言一世界;品清言慧语,悟人生妙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国学经典是亲近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面对古代经典,我们应采用何种态度呢?是将古人佳作高高供起、奉上神坛,还是追随效仿、从中寻章摘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则要回归到我们读经典的初衷。我们是为什么而读?我们希望从经典中获得什么?在我看来,一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说出了我们想说却没有说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人类的共通情感和感受。千百年来,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但唯一不会变的就是人类的共通情感:对生离死别的感伤、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对生命渺小的慨叹……这些感触我们时而有之,而古人早已用最精练、美丽的文字将其一一道出。阅读经典,就是在和古人的情感经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