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取一瓢饮(写给作家朋友的书话)

但取一瓢饮(写给作家朋友的书话)
作者: 李林荣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但取一瓢饮(写给作家朋友的书话)
ISBN: 978751155713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百姓生活记忆:上海故事》 上海影像工作室著 学林出版社 2012年4月出版 若论近代以降,中国最有故事的城市是哪儿,上海即 便算不得无与伦比的“唯一”,也绝对该是名列前茅的“ 之一”。不过,讲好上海的故事,可真不容易。戏曲、影 像、小说以至社会学、历史学研究的世界里,海派的风旗 猎猎飘扬了一个多世纪,上海的故事却似刚刚开了个头。 之所以如此,一个要紧的原因兴许就在于:以往种种 上海故事的讲法,多有意无意地走了视点和立意不是太高 就是太低的两极化路数。而偏偏一般人对一座城市所特有 的风土气息、生活氛围、文化品质的感触,多来自那种比 理论概括的凌空高蹈要低得多,比蹲在私人经验的地面上 又要高得多的,能跟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中层,取平视角 度的特定方位上。这本从上海电视台热播了一年多的一档 专题片脱胎而来的《百姓生活记忆》,呈现出的就是一种 过去很难见到的、很典型的平视着城市公共生活空间各维 度的上海故事的场景。 在这一场景中,宏观地标形态的“文化广场”“鸳鸯 楼”“小菜场”“淮国旧”,微观符号形态的“宣传画” “老师傅”“恋爱日记”“老电影”“女劳模时装”“数 理化自学丛书”“纪录片《中国》”,以及看似琐屑的8 块钱的家常储蓄、“电线木头”上的换房小广告、弄堂小 孩的乒乓热,与足可载入正史的里弄生产组、崇明大围垦 、虹口犹太难民区等大话题,都得到了同等翔切、同等温 暖的寻访和追述。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由多位青年作者集体合撰的“ 上海故事”,全书各篇的语言表述,都保持了似话家常的 从容晓畅、恬淡风趣和如出一人一腔的个性化的细腻婉转 ,让人从中分明感觉到沪上风情的文思趣味在徐徐漾起, 却丝毫不必领受寻常影视节目配套书文笔上难免的憨直、 粗陋。 《现代学人谜案》 散木著 金城出版社 2012年3月出版 印象中,本名郭汾阳的散木先生,是一位精于现代文 学史料考订而又勤于写作的长者。早在十多年前,作者署 为“散木”的许多勘查鲁迅生平和著作方面有趣细节的清 通短文,就开始引得我暗加关注。后来读到一部以鲁迅诗 句“于无声处听惊雷”为名的论鲁迅与文网的专著,从作 者简介才知道,“散木”这古朴的笔名,原来代表的是位 “五年级下半学期”生的中生代学者。同时,还发现散木 在学术史领域的探求、归集所及,并不仅以文学这块地盘 为限,而是远逾出一科一界的边际,大有凡“林”之所存 、“木”之所在,皆在其彀中的气派。 《现代学人谜案》这本新书,再度显出这样的格局。 全书13篇,落在各篇论究聚焦点上的男一号主角,就有14 位之多:黄远生、夏瑞芳、刘师培、丁则良、老舍、季羡 林、翦伯赞、胡适、徐高阮、张其昀、卫聚贤、陈寅恪、 鲁迅、王国维、何兆武。 其中,分量最重的,或许当推揭示黄远生和夏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