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全三册)(特装版)

《苏东坡》(全三册)(特装版)
作者: 冷成金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29.76
折扣购买: 《苏东坡》(全三册)(特装版)
ISBN: 9787569536393

作者简介

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苏轼研究专家,历史杂谈作家,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学术论著颇丰,代表作有《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唐诗宋词研究》等,在国内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在电视剧《苏东坡》中担任编剧,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内容简介

\"  王方向周围一揖:“诸位,这池子在我家的田亩之中,池中的鱼儿只要听到有人拍手就游过来,甚是灵异。但这池子历来无名,诸位风雅,不知可否赐名?”   一个长相俊雅的书生摇头晃脑地说:“听说王家小姐是位才女,何不让小姐取名?”另一书生趁机起哄:“莫不是要题名招亲吧!”依宋时的风俗,这类言语倒也不算无礼。王弗也大方,只是羞涩地一笑。王方说:“在下是真的想为这池子题名。”   最先说话的书生率尔应道:“我说呢,不如题作‘叫鱼池’。”众人听了,哄然大笑。那个起哄的书生说:“哎,兄台不雅,依小弟看,不如叫作‘看鱼池’!”又一书生出来打趣说:“既然一拍手这鱼儿就过来,不如就叫‘拍鱼池’。”众人哄笑,另一个书生走上前,笑道:“依在下看,不如叫作‘戏鱼池’。”王方似有赞许之意。   这时苏轼站了出来,朗声道:“何不叫作‘唤鱼池’!”王弗一惊,偷偷向苏轼看去。众人也恍然大悟,低声议论称是。王方大喜,认为此题甚好,上前请教苏轼姓名。苏轼一揖,说:“不敢,学生苏轼,还请前辈指教。”王方稍一迟疑,问道:“啊,那阁下是否认识苏洵苏明允啊?”苏轼说:“正是家父。您认识家父?”王方笑道:“曾经同年赶考。怪不得呢。苏公子能否一并题名?”苏轼说:“那小侄就唐突了。”老僧吩咐小和尚送上笔墨,苏轼在岩石上题写了“唤鱼池”三个大字。   想到这里,苏轼把盖头全部挑开。十六岁的王弗光彩照人,一副大家闺秀的气派。苏轼弯腰细观,王弗羞红了脸,低下了头。苏轼仍凝神端看王弗。   王弗羞涩地说:“相公如此看人,羞煞人了。”苏轼笑道:“人云:‘楼上观山,城头观雪,灯前观月,舟中观霞,月下观美人,是为会观。’殊不知红烛之下观新娘别是一番情景。”王弗笑道:“青春易老,花容易褪,不知那时,夫君又当如何?”苏轼道:“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姻缘前定,岂是人力可为!”苏轼本是无心之语,但王弗一愣,觉得新婚之夜自己不该引丈夫说这些没来由的话,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王弗德、才、貌俱全,或许是天妒红颜,王弗后来早逝,终未能与苏轼白头偕老,此似为谶语。   王弗眼睛里掠过一丝惶恐,苏轼没有察觉。王弗缓缓倚在苏轼身边,任丈夫轻轻取冠……   …………   …………   中秋之夜,在济南任职的苏辙站在窗前遥望远方。史云端着一碗羹汤走过来,请苏辙来吃一碗“玩月羹”。苏辙叹气说:“夫人,今日中秋团圆佳节,我与哥哥却已分隔七年,至今不能相见。”史云也说不知哥哥一家在密州过得如何,苏辙接着忧虑地说:“我听说朝廷已任命哥哥改任山西河中府太守,不知何意。如今王安石已罢相,王珪继任宰相,朝廷仍是小人当权。哥哥的这个中秋想来更不会过得舒心,唉……”密州明月当空,苏轼、王闰之、采莲、苏迈、苏迨、苏过、朝云在庭院内围坐一桌。桌上酒食果蔬俱全。苏轼看看空中明月,说:“今日中秋节,我们来密州已两年有余。这两年,可不寻常啊!”采莲爱怜地看着苏轼鬓边白发,心中为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感伤,连说苏轼不容易。王闰之忙说:“子瞻不易,表姑也不易。子瞻,今日你应该好好敬表姑一杯。”苏轼举杯敬采莲表姑。然后转身对王闰之说:“夫人,苏轼虽是文人,但有时不免粗鲁,我自罚一杯。”说罢一饮而尽。苏轼爱喝酒,量却浅,所以饮酒辄醉,王闰之慌忙劝苏轼不要再喝了。苏轼已有醉意,说:“不要管我,让我喝个痛快。来,朝云,我也敬你一杯。你日夜操劳,还要带着迨儿、过儿读书,难为你了。”朝云惊慌,连忙避席说不敢。苏轼有些生气,说:“什么不敢,喝了吧!”王闰之又说:“先生让你喝,就喝了吧。”朝云便一饮而尽。苏轼又自饮一杯,举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喃喃自语说:“要是子由在就好了,我已经七年没有见他了,我很想念他。现在子由身在济南,而巢谷兄又不知云游何处……”说着便眼角带泪,长叹不语。王闰之递过手帕。苏轼接过手帕拭泪,接着说:“母亲走了,父亲走了,姐姐走了,弗儿走了,小莲妹妹也离我们而去,这人生怎么如此无常。”说到此处,苏轼已是黯然伤神,他提议大家一起来敬他们一杯。王闰之、采莲、王朝云各自将酒洒在地上。已经微醉的苏轼将酒洒落,抬起泪眼,再次望月,缓缓吟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王闰之、采莲、朝云等人都被此词优美的意境和宏大的气魄感染,一时间忘了叫好。王闰之默默地流下泪来,朝云满眼仰慕地看着苏轼。苏轼接着拿起挂在凉亭上的剑,一边舞剑,一边低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最后以剑拄地,泪如雨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完最后一个字,他仿佛用尽了全部力气,颓然倒地。苏轼自赴京及第后便闻名天下,他在凤翔、杭州的诗词作品都广为传颂,自至密州,其《超然台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一出,一时洛阳纸贵,中秋之夜所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久也传遍大宋,上至达官贵人、书生士子,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争相传诵。书商争相结集刻印售卖。   除夕夜,皇城外鞭炮声如春雷滚滚,烟花如火树银花。相比之下,皇宫却显得冷冷清清。神宗在院前抚摩着由苏轼监制的钧瓷,听到鞭炮声,慢慢走出大殿,吟叹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唉,还是苏轼……懂得朕哪,他没有忘记朕。”说完仰望夜空……   自王安石二次罢相后,吕公著、陈襄等人多次向圣上推荐司马光、苏轼、范纯仁等。神宗对吕惠卿等领导下的变法极度失望,加之苏轼在密州解饥荒、抗旱灾、除匪患、兴水利、办乡学,政绩斐然,于是令苏轼移任山西大名府太守,随后又下诏命苏轼改任徐州太守。   …………   …………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都在京中任职,敬慕苏轼文名,常伴游请教,人称“苏门四学士”。四人中,又以黄庭坚最长,常由他带领着众人到苏轼所住的百家巷中去拜访“二苏”。苏轼每见他们四人前来,必定大为高兴,烹茶相待,然后海阔天空地谈论书史,切磋诗文。黄庭坚诗歌瘦硬奇崛,秦观歌词婉转柔媚,晁补之乐府俊逸萧散,张耒古文汪洋淡泊。四人各具情态,与苏轼文风诗风词风迥然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交游的情谊。   这日黄庭坚又拉着三人来拜访苏轼,巢谷笑道:“四学士前来,自有密云清茶相待!其他客人来了,可就喝不上了。”黄庭坚问:“那拿什么招待他们呢?”巢谷说:“大鱼、大肉、美酒、美女。”众人不解。苏辙笑道:“诸位有所不知。官场人物来了,尽谈俗事,家兄懒得饮茶高谈,只能以大鱼大肉招待了。”四人都笑起来。   晁补之拱手对苏轼说:“我为先生讲一件事情。文潜兄的诔文已经名震京师了,很多达官贵人出高价请他为自己谢世的父母写诔文,但文潜不为所动,自甘淡泊,颇有颜回之风。新任御史杨畏找上门去,要出二百两银子为其父亲求文,文潜都没答应。”苏轼高兴地说:“哦?有这等事?文潜气节非凡哪!”张耒竖起眉头说:“杨畏乃奸佞小人,节操败坏,断不可写!”苏轼说:“好啊!谄媚活人是没有骨气,谀墓也非君子之道。看来,文潜在阴阳两界都堪称君子啊!”众人拊掌大笑。张耒说:“全凭先生教诲。”   苏轼笑着摆摆手说:“我等皆是朋友,苏某可当不了你们的老师。叫先生嘛,未尝不可,因为我和子由比你们先生来到世上嘛。”张笑道:“先生啊,学生有一事不明,这‘先生’的叫法起源于何时呢?”黄庭坚笑道:“这有何难,大约从孔子之时就有此称。然载以文字,则由贾谊《吊屈原赋》而起。其赋曰:‘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足见,‘先生’之称谓,汉初已兴也。”秦观摇头笑道:“鲁直兄,不然。君不闻,三家分晋,文侯谓李克曰:‘先生临事勿让。’足见春秋已有此称谓也。”黄庭坚不同意,摸着美髯笑说:“此为汉史相记,不足为证。”晁补之看三位争执已毕,方才慢悠悠地说:“《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有载,孟尝君云:‘文倦于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薜乎?’当此能证吧?”   巢谷见四学士博闻强识,很是惊叹,但他们各执一词,似乎又各有道理,不分高下,便转头去看苏轼。四学士也一齐望着苏轼,希望他来出面释疑。苏轼啜口茶笑道:“其实,春秋即有‘先生’一说,君不见《德充符》经有云:‘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大抵是孔子以后才兴此称。”众人大笑叹服。   苏轼接着说:“王晋卿昨日派人送帖子来,说要在西园宴饮会客,遍邀京中好友。听说米元章也漫游回京,我们正好前去相见,诸位也一同前去吧!”黄庭坚笑道:“晋卿雅慕风流,这次群贤毕至,一定热闹非凡。诸君且酝酿文思,斟酌辞章,到时可要才情俱现啊!”秦观笑道:“鲁直兄已按捺不住了,今番可要比试一回。”苏轼大笑,领着众人往西园而去。文人雅集,自是风流盛事。汉朝梁孝王会枚乘、司马相如于兔园,西晋石崇会潘岳、陆机、陆云等于金谷园,东晋王羲之会谢安、孙绰等于兰亭,都是名垂后世的著名文人集会。尽管台榭池馆尽作丘墟,风流人物也归尘土,但他们留下的诗文却长存于天地之间。驸马都尉王诜,风流蕴藉有王谢遗风,工书善画,又豪爽慷慨,最乐意结交文士,常在自家西园别墅张罗筵席,邀请好友前来,流连诗酒,切磋书画,游赏谈谑不倦。此次邀集,除苏轼兄弟、“苏门四学士”外,还有“龙眠居士”李公麟、“米癫”米芾、王巩、蔡肇、王钦臣、圆通大师、道士陈碧虚等十六人。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①文本精到:苏轼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冷成金教授精心撰写的苏东坡传记,《人民日报》力荐的精品图书,作者以丰富的学术积累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描绘苏东坡起伏不定又豁达潇洒的一生。大量的历史知识满足读者的求知需求,优秀的文学语言与写作技巧让读者获益匪浅。 ②彩插精致:16页高清彩插,囊括苏东坡绘画、书法作品和诗词文章、行迹图、人物关系图,直观全面地呈现一个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立体丰满的苏东坡。四色印刷,还原古代书画本真色彩,让千年前的墨迹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③装帧精美:裸书脊锁线,180度平铺阅读,契合最舒适的阅读体验;封面精选古画,体现唯美国风,清新淡雅;右切口采用现代喷绘工艺,图案取自南宋刘松年《西园雅图集》,展现包括苏东坡在内的宋代文人俊雅飘逸风姿,古意盎然,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