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作者: 西蒙·巴伦-科恩
出版社: 广西师大出版社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ISBN: 978755981039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我7岁大时,父亲告诉了我纳粹把犹太人做成 灯罩的故事。这种话,你听了一遍就永远不会忘记 。在一个孩子的脑袋里(对成人也是如此),无论 如何也不能将人和灯罩联想成同一样东西。他还告 诉我,纳粹还把犹太人做成肥皂。这听起来是那么 不可思议,然而却是真的。我知道我们家就是犹太 人,因此觉得这个“把人变成物品”的画面格外惨 痛。 我父亲还跟我说到了他从前的一个女朋友,露 丝·戈德布拉特,说她的母亲就是集中营的幸存者 。露丝曾把我父亲介绍给她母亲认识,父亲震惊地 发现,这位戈德布拉特太太的双手是左右颠倒的。 纳粹的科学家把她的双手切了下来,对调了左右位 置之后再缝回去,于是当她伸出双手、手掌向下时 ,她的拇指就靠外侧、而小指靠里。纳粹开展了许 多“实验”,这只是其中之一。从这些事里,我认 识到了人性中深藏着一个矛盾—人居然可以把别人 当成物品对待。只是我当时还小,年幼的心灵还无 法理解这一点。 许多年后,我成了伦敦圣玛丽医院医学院的一 名教师。有一次我去旁听一个生理学讲座,教授讲 的是人类对温度的适应。他告诉学生,关于人类对 极端低温的适应,最详尽数据是由纳粹科学家收集 的,他们在达豪集中营开展了“浸泡实验”,把犹 太人和其他囚犯放进盛着冰水的桶里。他们收集了 系统性的数据,显示了人的心率和人在0摄氏度的冰 水中浸泡时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听到这个违反道德 的研究,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了同一个问题:人 怎么可以把其他人当作物品对待呢?面对遭受痛苦 的同类,人是怎么切断天然的同情心的呢? 这些事例之所以特别使人震惊,是因为它们的 主事者都是医生和科学家(都是我们从小信任的职 业),他们拥有良好的教养,却都参与了违反道德 的实验或手术。我们权且(大度地)假设,这些医 生并不是为表现得残酷而作出这些行为,他们开展 浸泡实验只是为了增进医学知识,比方说,船只在 冰冷的海面上失事以后,该如何进一步救助生还的 乘客。即便是将可怜的戈德布拉特太太的手左右对 调后缝合的纳粹医生,或许也不是(我猜想)为了 残酷而残酷的,他们或许也是在追随科学发现的冲 动,想找个法子探索显微外科的极限。 这些科学家一心求知,却忽略了那些“被试” 的人性。说来讽刺,人体科学用“被试”(subject )来描述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个词传达了对于对象 感受的关切。然而实际操作对这些被试的感受,却 是完全不予考虑的。纳粹的法律规定了犹太人在基 因上就是劣等人种,将犹太人消灭是纳粹当时优生 学项目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政治框架中,那些医生 甚至可能认为“使用”集中营的囚犯作为医学研究 的“被试”是符合道德的,只要这能为更崇高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