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8.25
折扣购买: 抗倭名将(戚继光)/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
ISBN: 9787553311951
在广东就职还不到一年,戚继光就病倒了,于是 到当地的小金山休息养病。期间,他重新对《纪效新 书》进行了整理,补充了蓟镇练兵、练将、筑城的经 验,整理完毕后,将书稿交给广东布政司协助刊印, 并将此书分派给部下,作为训练士兵的教程。当时, 部分朝臣对张居正的清算还没有结束,政治环境仍然 险恶,戚继光借生病之机给朝廷上疏,请求回乡养老 ,得旨准许回登州卫原籍。在返乡途中,戚继光的夫 人李氏和弟弟戚继美相继病故,对他不啻一大打击。 万历十二年(工584)冬十月,戚继光回到蓬莱, 亲友们到郊外迎接他。戚继光对亲友们说:“现在国 家太平,蒙古停止了南攻,南边的交趾也来朝贡了, 武臣哪里还有用武之地呢?我可以回到故里了。登州 以前有海市蜃楼,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我以后也要多 栖息在蓬莱阁上,希望能不受世俗的拘束,享受太平 盛世带来的和平宁谧。”当时几个儿子在旁边,他说 :“我成年从戎,身经百战,幸亏有些许功劳,得以 穿貂皮、戴玉佩,至少保这样富贵的地位,但往往受 到排挤,出生人死,辛苦万状。现在总算功成身退, 能够保住性命,在家乡安度晚年,也算是有个善终了 ,你们要能够继承我才行啊!”这是“不在其位,不 谋其政”的超然。 戚继光为官清廉,没有积蓄,罢官后又没有了薪 俸收入,所以乡居的日子并不富裕。原配王氏早年因 纳妾之事一直不肯原谅他,现在又与他大闹,卷走了 家里的积蓄,更加重了他的窘况,以致他连买药的钱 都不够。但戚继光热衷公益,有些余财都捐出去了。 万历十五年(1587)即戚继光六十岁那年,戚家的孝思 祠落成。这个祠堂是戚继光在自家宅室东南建的,宗 祠之前是“望云楼”,再前面是叠石垒成的小山,起 名“见陇”,周围则环绕着廊庑,规模不小。祠堂建 好后,奉历代祖先神主于内。戚继光在祭词中回顾了 自己的军旅生涯,其中有一段说: 游子三十年之间,先后在南北方经历水陆之战不 下百场,未曾失败过一次,斩首的倭寇上万,水淹火 烧而死的倭寇有数万,平定的土贼也有十余万,解救 被俘的人口不计其数。士兵杀敌之际,凡是随意杀害 俘虏、劫取财物的,立即将其斩首。救人一命赏五钱 。我最欣喜的不是战胜敌人,而是能将被俘者解救回 来,也算是没浪费先世积累的阴德。 我的部下后来升任大将的有十人,其中五人身为 高官,副总兵、参将、游击以下的有上百人,被封卫 所世袭武官的有数百人。离任后,东南各省建庙祷寿 的不计其数。从蓟镇辞官到现在已有四年,地方建造 庙宇祭祀的比比皆是。即便如此,我自己的职位仍然 是祖先留下来的,我不曾冒认一个首级,对阵之际不 敢去计算个人的利害得失。我所做的,只是做事尽量 要积累阴德,敌人的财物听凭士兵拿走,不愿意追索 。我不敢说增添了祖先的阴德:但只是不敢成为祖先 的累赘,哪里敢不让祖先知道我三十年的亲身经历呢 ? 戚继光写这些话的时候,应该想起了父亲戚景通 的教训。当年父亲就是这样拉着他的手,希望他要好 好继承家族的地位和荣誉.戚继光大概也知道,自己 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很快也要成为祖先的一员,进 入这座孝思祠了。果不其然,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 日,即腊八的头一天,戚继光忽然病倒,晚上九点多 已经不省人事,对于家人以及身后事都来不及交待。 凌晨三四点钟,鸡叫三遍的时候,戚继光阖然长逝,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P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