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校长也许会向全校教职员工提出有关学校安全的问题,而学校教职 员工有可能想要了解学校中是否发生了意外事故或者校长是否认为学校 中将会发生暴力行为。这次讨论将会朝众多不同的方向进展,直至校长 和教职员工都对此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考察并理解了校长为何会首先提出 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人们是无法预测出接收信息的每个人所做的每次 反应。为了揭示人们对于原始信息所做的隐性反应,对话和探讨将会是 必不可少的。 人们还会根据各自对信息发布者所持有的看法作出假定。在人际沟通 中,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维度,尤其对教育管理者而言更是如此。如果人 们在以往的沟通中觉察校长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操纵他们做一些校长想要 他们做的事情,那么,人们最终就会对校长所传递的信息产生怀疑。诸如 “事实上他并不是这个意思”之类的反应将会在教职员工中达成共鸣。但 是,如果人们觉得校长是一个言行坦率的人,那么人们就会认真地对待他 所沟通的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一个人本身就成为了他(她)向外界 所传递的关于自己的信息。有关学校安全的问题将会引发不同的反应,或 是认为此事事态严重或是并不严重。教职员工会认为校长提出该问题的目 的在于促使他们更为关注有关让外人进入教室时须在办公室登记的规定, 即使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表明有人员进入校舍时违反了此项规定。所以,此 项信息的接收者就会对该信息做出自己的诠释。 然而,为了使沟通得以开展,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必须具有某些共 通点。人们在日常谈话中会很容易找到共通点,而且在进行沟通时并不会 过多关注过程本身。在教育领导中,学区行政长官与其他学校管理者之间 开展的工作交流或学区行政长官与教师之间开展的工作交流通常基于兴 趣、经历和教育上所存有的共通点,所以,人们会将话语和思想上所存有 的共通点作为开展工作交流的试金石。人们所要关注的是对沟通动机的诠 释。人们应对学区行政长官、校长、教师和其他关注教育的人员所持有的 动机予以探讨,即使他们并没有阐述自己的看法。不过,以下问题仍然代 表了人们在进行沟通时会加以关注的内容:为何发布该信息?沟通背后的 目的是什么?信息的背景是什么?为何信息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组织和 发布? 同样地,沟通信息的发布者对自己的沟通行为也会作出相同的思考: 我应该发布何种类型的信息从而达到我的目的?我该如何组织信息?沟通 的内容应该是什么?我该如何传递信息? (二)个人发展和沟通技能 人际沟通的第二个方面涉及的是个人发展和沟通技能。人类只有在与 他人的人际交往关系中才能培育他们的人性。为了具有人性,人们需要努 力学习如何以有意义的方式与他人相处。每个人在某些时候总会遇上社交 技能贫乏,无法与他人共事,或在交谈及会议中无法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 人。归根结底,其症结在于这些人缺乏沟通的能力。没有沟通技能,人们 就会处于与他人相隔绝的境地,并且往往会成为各自情境中的观察者而非 参与者。 这种隔绝所造成的影响对教育管理者而言会极成问题。但是有些人并 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沟通的技能,因为他们的个人生活并不需要广泛的沟 通,或者至少不需要那类作为成功的教育管理者所需要的沟通。有时,当 一位教师成为校长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他也许有能力和学生及其 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他却无法与来自领导岗位的同事进行沟通。发 生这种情况时,有些人就会开始质疑他的能力,甚至还会对他的某些人格 品质予以责难。 这些人必须与公众自身打交道。与教师相比,学区行政长官和校长在 更大程度上可称之为公众人物,这方面与地方民选的政府官员十分相似。 对那些还没有机会把自己培育成为公众角色的新任学校管理者而言,最大 的危险在于认为自己再做改变已经为时过晚。一个人的个性是一直在成长 和变化的。 每个人都在寻求稳定不变。然而,在教育管理中持久不变的就是变 化。这种情况致使学区行政长官和校长处于两难境地:如何保持稳定和变 化两者间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学校管理者学会了灵活变通。 保持不变的是管理者处理变化的能力。这样,教育领导者的生活便受到灵 活变通的协调,并且通过这种协调,学校管理者可以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 的沟通能力。 当人们进行沟通时,他(她)的为人就是最基本的信息,所有其他的 信息紧随其后。人们对沟通信息发布者的觉察方式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信息 的诠释。沟通信息的发布者如何感知自己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自己个性所 作的改变。 就如何与教师、学生、家长、同事以及一般公众进行沟通而言,学校 管理者必须对如何觉察自己与所在职位的关系做出选择。将自己视为一个 官僚而非领导者的学区行政长官也会像官僚一样与他人进行沟通;将自己 视为策略家而非督学马前卒的校长也会以策略家的身份进行沟通。显然反 过来也是如此。 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