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大传)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大传)
作者: 叶曙明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大传)
ISBN: 9787539992181

作者简介

叶曙明,**近代史研究者、作家、出版人。他成就斐然,著有“近代史三部曲”——《大变局:1911》《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的青春记忆》《中国1927·谁主沉浮》,《大国的迷失》《*阀》《*莽中国》《共和将*》,以及《百年激荡:20世纪广东实录》《广州旧事》《万花之城:广州的2000年与30年》《广州往事》等关于广东文化的**著作。叶曙明以诚实的史料和过人的才气,带读者回到“历史的现场”。

内容简介

和平岁月 朝鲜甲申政变 光绪八年(1882),朝鲜发生“壬午兵变”,被清 *迅速平定,闵妃在中国的支持下,重新执政,政治 上转向中国。一驻扎朝鲜的袁世凯,年仅二十五岁, 凭着平乱的功劳,俨然成了大清的钦差大臣,负责训 练朝鲜*队,与闵妃联手抗拒*本。他的思想,深* 张謇影响,对李鸿章的朝鲜政策,不以为然,经常发 表与之相左的言论。他认为*俄是朝鲜的大敌,须以 强硬立场对付,不应事事讲和。 如果中国能战,李鸿章何尝不想战。他在光绪九 年(1883),便对英国驻华公使巴夏礼表示:“*本如 来*朝鲜,中国必出兵相助。当时(壬午兵变后),我 已将此语明告*本。如*本不认朝鲜为中华属国,或 欲吞并,本大臣不能不与计较。”可惜,中国没有战 的实力,到*后,就只能由“本大臣”一人去计较了 。 表面上看,中国的宗主国地位,因平定“壬午兵 变”而大大加强,中国的官员在朝鲜,趾高气扬,不 可一世。但其实*本在朝鲜的势力扩张,较中国*加 迅猛与见效。中国依靠的大多是耆儒老臣,所谓“事 大*”者,取《孟子》“以小事大”之意,主张朝鲜 以小事大,奉中国为宗主国,效忠清廷。而*本争取 的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壮年,人称“开化*”者,主张 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推行开化改革。 平乱后,朝鲜派金玉均为全权特使,前往*本谢 罪。金玉均是*本维新派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弟子,他 在*本逗留了两年,*到殷勤的接待与教育。光绪十 年(1884),金玉均怀着朝鲜独立的雄心大志,返回家 乡,与洪英植、朴泳孝等人共同组织开化*。围绕在 他们身边的,不少是出身名门的少壮派,充满朝气, 富于理想,对朝鲜事大*当政,死气沉沉、泥古不化 的***面,痛心疾首。开化*的政治主张是:“外 结*本,内行改革,联*排清,脱离中国,宣布朝鲜 独立,实行君主**。” *本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曾经在中国待过, 在**问题上,与李鸿章交过手。现在他是金玉均开 化*背后的参谋。事大*与开化*,亲中与亲*,守 旧与革新,两派势力,明争暗斗,到了临爆边缘,只 是由于六营清*的坐镇,才勉强压制着。但在朝鲜士 绅中,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也在暗暗发酵。 光绪十年(1884),中法爆发战争,法国海*有进 窥中国沿海的意图,驻朝鲜的六营清*,由吴长庆率 亲兵前营、中营、正营,奉调回国,驻防辽东。留守 朝鲜的亲兵左营、后营、庆副营,则由记名提督吴兆 有统带,袁世凯经李鸿章**,任**营务处,会办 朝鲜营务。 这时,开化*蠢蠢欲动了。由于中国在越南、福 建的战场上,连战皆败,尤其马江七分钟战败的惨剧 ,使大清的上国声威,一朝破灭,在朝鲜人的眼里, 露出了纸老虎的真面目。金玉均决心发动政变,驱逐 中国势力,废除中朝的宗藩关系。他向*本求助。当 时法国也在谋求法*合作对华,竹添进一郎认为利用 这个机会,正好削弱中国在朝势力,因此鼓励开化* 放手大干,*本愿为奥援,但尽量避免中*直接冲突 。 入秋以后,汉城气氛相当紧张,有关中*启衅的 谣言,不胫而走,人心惶惶不安。九月二十五*,袁 世凯向李鸿章报告:“朝鲜君臣为*人播弄,执迷不 悟,每浸润于王,王亦深被其惑,欲离中国,*思他 图。探其本源,由法人有事,料中国兵力难分,不唯 不能加兵朝鲜,*不能启衅俄人。乘此时机,引强邻 自卫,即可称雄自主,并驾齐驱,不*制中国,并不 俯首他人。” 朝鲜局势的走向,取决于中法战场。袁世凯说: “自中法兵端既开,人心渐歧,举止渐异,虽百计诱 导,似格格难入……近闻福州、**同时告警,东洋 讹传*多,韩人不久必又有新闻,鬼蜮之谋,益难设 想。” 李鸿章把袁世凯的信转给总署,并向总署指出: “唯朝人生心,*人播弄,皆由法事而起。若法兵早 解,我*不再挫损,可冀潜销隐患,否则事势变迁所 极,真有不堪设想者。”他不赞成全部撤回朝鲜驻* ,指示袁世凯“不动声色,坚守镇静”,期待中法战 场,有好的转机。 十月初二,金玉均游说高宗国王,说中*如果开 战,中国必败,朝鲜当自图万全之策。高宗被他说得 心动,亲书密旨,授予金玉均便宜行事之权。金玉均 又去拜访美国、英国的驻韩使领馆,探询他们的态度 。美国十分支持,英国模棱两可。竹添进一郎向*本 **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本积极介入,与开化* 合作,发动政变,与中国开战;二是让事态自然发展 ,*本不介入,只在暗中支持开化*。当时*本** 正忧虑俄国的威胁,对实行联法对华,还是联华对俄 政策,举棋不定。考虑再三,否决了**个办法。但 命令还没传达到朝鲜,政变已经爆发了。 十月十七*,邮政总局新楼落成开业,举行招待 晚宴。获邀出席的人并不多,只有十八位,其中包括 美国公使、英国总领事、中国的总办朝鲜各口商务委 员陈树棠、朝鲜禁卫大将*闵泳翊及金玉均等人。竹 添进一郎托病不到。当客人们刚开始品尝一道佳肴, 总局旁边一处房子,突然发生火警,冒出大股浓烟和 火舌,寒冷的街道上,顿时沸反盈天。 闵泳翊走到室外察看,刚到门廊,埋伏的政变分 子,便从黑暗中冲出,乱刀砍下。闵泳翔一身是血, 踉踉跄跄奔回室内,在宾客面前倒下。各国使节大惊 失色,四散奔逃。潜伏四周的开化*人,纷纷举着* 本刀和**,奔向预定的目标。他们在通往王宫的道 路上埋伏,刺杀了左赞成、判书、知中枢府事、内侍 等多名大臣。 政变分子冲进王宫,告诉国王,这是清*骚乱, 非请**出面,无法平乱。惊惶失措的国王,写了一 封信给竹添进一郎,请他出兵保护。竹添进一郎率领 一队*兵,直奔王宫。在**的保护下,金玉均、朴 泳孝把国王挟持到景佑官。开化*人连夜组阁、起* 宣言,宣布实行改革。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