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天尺

中国量天尺
作者: 孙小淳、杨柳、林正心 著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56
折扣购买: 中国量天尺
ISBN: 9787540273309

作者简介

"孙小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国星空》(英文)、《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等书。曾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执委、国际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联盟/科学技术史分会(IUHPST/DHST)理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天文学史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教育、科普和遗产分部执委等职。 杨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史、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著有《彝族〈宇宙人文论〉中的天文宇宙观的特点分析》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林正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内容简介

\"陶寺与最早的“中国” 中国古代的“中国”概念应该诞生于西周何尊铭文“中国”之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变化。商文化中已有“中国”概念,《诗经·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极就是中的意思,表明商王朝都城被视为天地之中。考古学家认为,偃师商城是商王朝的早期都城之一,在二里头遗址的北侧,占据洛阳地中的核心区域。此外,殷墟卜辞中常有“王立中”的说法,“王立中”即圭表测量。商代晚期商王屡次圭表测量立中,除了制定和校正历法之外,也是为了确立“地中”。 夏代应该也有了“中国”的观念。考古学家许宏认为夏朝二里头文化为“最早的中国”(许宏,2009)。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从周武王和成王营建东都洛阳的情况来看,周人显然是因袭夏人既有的地中观念。所以《说文》中有“夏,中国之人也”的说法。 更古老的“地中”观念可以从陶寺文化中发现。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为华夏族先民所创造,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几处之一。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近年来对陶寺遗址的发掘研究,从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考古等多个方面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公元前1900年。 在陶寺遗址发现了古观象台,以观测日出方位定时节,说明了陶寺文化已经具有国家形态。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陶寺遗址还进一步发现了用于测影的圭表,这不能不令人想到陶寺也具有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性质。考古学家何驽就认为陶寺也曾是“地中”,是“最早的中国”(何驽,2001)。 陶寺遗址作为“地中”,从圭表测影的历史数据中也可找到蛛丝马迹。《周髀算经》中记载的八尺的夏至、冬至影长分为一尺六寸和一丈三尺五寸。这一数据与其他大多数古文献 记载的大有不同,夏至影长比一尺五寸长一寸,测量地显然要比洛邑、阳城地中更北一些,如果按照“千里差一寸”的说法,按上面的计算方法: 夏至日高正切=80/16=5 冬至日高正切=80/135=0.5926 求日高并加蒙气差改正,得: 夏至日高为78.69° 冬至日高为30.62° 由此得: 黄赤交角=(78.69°-30.62°)/2=24.03° 地理纬度=90°-(78.69°+30.62°)/2=35.36° 这个地理纬度与陶寺遗址的地理纬度35.88度比较接近,但还差半度左右。 对于陶寺发现的漆杆,孙小淳提出这可能是当时使用的圭表的圭,其距杆一端约40厘米处的粉红标志当是指圭表夏至日影所在(何驽,2009;黎耕、孙小淳,2010)。何驽考证当时的尺长约为25厘米,这样陶寺圭表夏至就为1.6尺,与《周髀算经》中的记载一致。也就是说,陶寺圭表影长就是《周髀算经》中影长数据的来源。这个影长其实与陶寺的实测影长并不相符,实测影长应为1.69尺。这表明陶寺圭表对应的“地中”应在陶寺遗址南面一些。据何驽的研究,这个“地中”可能是晋南垣曲盆地和运城盆地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垣曲地区的地理纬度为34°59′―35°26′,钱宝琮在《盖天说源流考》中计算《周髀算经》数据实测点地理纬度为35°20′42″,当在垣曲地区内偏北处;赵永恒计算的纬度35.12°―35.28°,即35°7.2′―35°16.8′,更加符合垣曲地区的地理纬度。由此可以推测陶寺圭尺上1.6尺的夏至影长标志,是从陶寺文化的源头垣曲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继承下来的。这些都属于“陶寺文化”。因此,可以说陶寺文化是“最早的中国”所在。\" "1.从圭表测影出发的古天文之旅:正午时分立杆测影,这就是中国古代天文仪器“量天尺”圭表测量的基本方法。本书介绍了圭表的发展历史、功能,以小见大,扩展讲述了二十四节气、星宿、四象相关知识,以及从中展现的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破除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迷思。 2.权威作者力作:作者孙小淳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为科技史、天文史领域著名学者,在其专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3.兼顾专业性与科普性:本书作为专业领域内权威学者作品,内容严谨,与此同时,也具备极高的可读性,由浅入深,娓娓道来。 4.装帧精美、富有设计:内文用纸为原生米白纸的特种纸,“单黑+2专色”的印刷,图表、公式和插图统一使用紫色专色进行编排区分,内文荧光黄色设计模拟量天尺的原理,随着书页翻动,形象展示光照、影长以节气的变化,增加阅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