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七绝诗浅释(精)/程沈说诗词](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1/14/20221121143040507.jpg)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唐人七绝诗浅释(精)/程沈说诗词
ISBN: 9787569502572
沈祖棻(1909-1977),女,字子苾,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祖籍浙江海盐。我国现当代优秀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有“当代李清照”美誉。1949年,《涉江词》结集出版;新中国国成立后,诗词研究著作《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获得广泛好评。
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之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一般读书人或为功名所牵绊,或 为生活所逼迫,往往不得不离乡背井,在外作客。加上交 通不便,就更少回乡的机会。经年累月,寄旅异地,甚至 在很年轻的时候离家,到很老才回去。因此,怀乡就成为 许多人一种亲切而深沉的感情,回乡则是他们心中强烈的 愿望。当这种愿望实现的时候,喜悦的心情就显得非常突 出了。在久客不归的漫长岁月中,和自己本身发生了变化 一样,故乡的人事也必然有着很多变化。这些,又不可避 免地会引起还乡人的一些感慨。贺知章这首诗所以长远传 诵人口,正因为它生动自然地表达了这种生活真实和思想 感情。 诗篇一开始就点明了是回乡之作,而且不是一般的回 乡,而是在少小的时候离开,一直到老了才回来。这就给 这次回乡加上了不平常的意义。作客如此之久,一旦踏上 家乡的土地,自然倍觉亲切;而在一切接触到的事物之中 ,最觉亲切的,乃是自己多年在外还没有忘记而又很少听 别人说的乡音。此句所说“乡音无改”虽指自己,以和“ 鬓毛衰”对衬,但却是回乡之初,所听到的都是乡音而引 起的感触。正如清叶燮《客发茗溪》中所写的: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这种情景,是久客初归的人所常常感到的。听到乡音 ,遇到熟人,就很自然地讲起家乡话来。在自己的感觉和 别人的反应中,意识到自己尽管离乡多年而乡音无改,当 然值得欢慰,而另外一方面也不能不想到,改变了的东西 总是有的,首先就是无情的岁月,催老了客子的容颜。诗 的后两句,正是根据这点,选择了一件小小的但具体的事 实,将衰老之感加以深化。 人们每每称许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问姓惊初 见,称名忆旧容”一联为善于言久别乍逢之情;这首诗后 两句也与李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少小离家老大回” 的关系,家里没有见过面的孩子们竟将自己当成了远方的 来客,有礼貌而又透着高兴地加以问讯。诗人在微微地感 到惊讶之后,也许不觉有些好笑,但立刻又会认为这也很 自然,从而发生许多感慨。这些感情上的微妙的起伏,是 隐蔽的,诗句也只是捕捉住了这个有趣的镜头,拍了下来 ,并没有做更多的抒发,但我们仔细加以体会,仍然可以 察觉他久客伤老之情。《回乡偶书》一共两首。第二首云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如果将两首合起来看,用意就比较明显了。然而正因 为第一首写得过于“直致”,缺乏含蓄和机趣,因而就不 如第二首之为人推重。 诗人从小离家,到八十多岁才回到故乡会稽(今浙江 省绍兴市)。他一生在仕途上都很顺利,告老还乡时,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