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海绿色的海/致敬楷模引领成长
作者简介
冯小军,本名冯晓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林业文联《生态文化》副主编,中国林业作家协会理事。 出版“转型期笔迹”系列著作:《别忘记这片树林》(报告文学)《打着水漂过河》(散文)《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诗集)《谁说鲜桃不能过江》(新闻作品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文论集),以及散文集《林间笔记》(荣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随笔集《美在民间》。 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绿色奇迹塞罕坝》列入了新闻出版署“十三五”规划增补项目,中宣部等单位2018“主题出版”物,河北省2018优秀出版物。
内容简介
修复的力量 读者朋友们,你听说过 塞罕坝吗? 塞罕坝,感觉不像汉语 呀?它是蒙古语与汉语结合 的一个地名,在河北省北部 接近内蒙古的地方。“塞罕” 是蒙语,翻译成汉语是“美 丽”的意思;“坝”是汉语, 意为“高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 钩”(唐代李贺《马诗二十 三首·其五》)提示了它的 方位。“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代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述了它恶劣的自然环境 。而今人魏巍游历塞罕坝后 欣然吟诗:“万里蓝天白云 游,绿野繁花无尽头。”它 由白茫茫的沙海变成了绿色 的林海,沧海桑田的巨变告 诉了我们很多事。 说起来已经很久了。塞 罕坝和它所在地木兰围场历 史上曾经森林茂密,野兽众 多。后来,随着国势衰微, 它惨遭破坏,到新中国成立 时,林木砍伐殆尽,土地白 沙裸露,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夏天的骄阳下,移动的沙 丘白茫茫刺人眼睛;冬天里 它又总是北风呼啸,冰天雪 地。 亲爱的小读者,下面请 跟我一起去看看塞罕坝的具 体地理位置吧!假如现在你 正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前,请你先找一找北京吧! 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图 标最大,你看到了吗?可以 说,找到北京也就找到了塞 罕坝。 确切地说,塞罕坝与北 京的直线距离只有280多公 里,它在北京正北方,地图 上两地的空白地儿也就一颗 花生米那么大,可谓近在咫 尺。尽管这么说,实际上, 二者间横亘着巨大的燕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