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舍的夜晚/汪曾祺自编文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1029/03/20191029034712670.jpg)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50
折扣购买: 羊舍的夜晚/汪曾祺自编文集
ISBN: 9787542665881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羊舍的夜晚 一 夜晚 火车过来了。 “216!往北京的上行车。”老九说。 于是他们放下手里的工作,一起听火车。老九和小吕 都好像看见:先是一个雪亮的大灯,亮得叫人眼睛发胀。 大灯好像在拼命地往外冒光,而且冒着气,嗤(chi)嗤地 响。乌黑的铁,锃(zeng)黄的铜,然后是绿色的车身, 排山倒海地冲过来。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 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 每回看到灯光那样猛烈地从树墙子上刮过去,你总觉得会 刮下满地枝叶来似的。可是火车一过,还是那样:树墙子 显得格外的安详,格外的绿,真怪。 这些,老九和小吕都太熟悉了。夏天,他们睡得晚, 老是到路口去看火车。可现在是冬天了。那么,现在是什 么样子呢?小吕想象,灯光一定会从树墙子的枝叶空隙处 漏进来,落到果园的地面上来吧。可能!他想象着那灯光 映在大梨树地间作的葱地里,照着一地的大葱蓬松的、干 的、发白的叶子…… 车轮的声音逐渐模糊成为一片,像刮过一阵大风一样 ,过去了。 “十点四十七。”老九说。老九在附近山头上放了好 几年羊了,他知道每一趟火车的时刻。 留孩说:“贵甲哥怎么还不回来?” 老九说:“他又排戏去了,一定回来得晚。” 小吕说:“这是什么奶哥!奶弟来了也不陪着,昨天 是找羊,**又去排戏!” 留孩说:“没关系,以后我们就常在一起了。” 老九说:“咱们烧山药吃,一边说话,一边等他。小 吕,不是还有一包高山顶n’吗?坐上!外屋缸里还有没有 水?” “有!” 于是三个人一起动手:小吕拿砂锅舀(yao)了多半锅 水,抓起一把高山顶来撮(cuo)在里面。这是老九放羊时 摘来的。老九从麻袋里掏山药——他们在山坡上自己种的 。留孩把炉子捅了捅,又加了点煤。 这是一座盖在半山坡上的房子,因为靠近羊舍,人们 叫它羊舍房子。隔壁还有一间小屋,锅灶俱全,是老羊倌 (guan)住的,如果说话时有必要指明是这一间,人们就 说是:老羊倌屋里。 羊舍房子分作里外两间。里屋一顺排了五张木*,联 成一个大炕。*上住的本是张士林、小吕、丁贵甲、秦老 九。张士林到狼山去给场里买果树苗子去了。丁贵甲这会 儿也没有在。却添了一个客人,是留孩。老羊倌也请了假 ,去看他的孙子去了。所以这一晚上,守在这里的只有他 们三个人——三个孩子:小吕、老九和留孩。他们都在做 着各人的事。 屋里有一盏自造的煤油灯,一个炉子。灯是老九用墨 水瓶子改造的。 外边还有一间空屋,是个农具仓库,放着硫铵、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