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5/00/20190925004438837.jpg)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90
折扣购买: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ISBN: 9787569915624
范冬阳,女,1986年生。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建筑学学士,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城市规划硕士。曾于2015年代表中国三十岁以下年轻人在法国里昂参加**气候峰会总统论坛并与时任总统***进行对话;于2013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为来北京访问的巴黎副市长担任翻译;另有多篇译作发表于不同出版物,促进城市与建筑领域的中法交流。
我们用以下几点重要内容来结束本书。 1. 中国各省的平民百姓居住条件都**差。这并不单纯是因为劳动力不足,也不是材料不够。那是什么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直在促使社会风俗这样发展,如果不算那些商铺林立的大街道,即使在北京也有很多像在乡村里一样的土坯房屋。这说明什么呢?留待智慧的学者们去研究和发现,一个政权所承诺的社会效应到底是否能够出现,抑或只是空头远景。 2. 那些需要做到足够坚固以实现其功能的公共建筑和大型工程设施在中国都建造得很完备,不必细数长久以来沿用各朝代的桥梁、堤坝、城楼、水渠等,但那些纯粹为了用光鲜亮丽表现华美浮夸的建筑却都很短寿,不过是当了几年的装饰物而已。这一点中国人自己应该*加清楚。他们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建造所有的建筑物,但为什么他们没有?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政权从中看到了什么价值?值得深思。在这一点上要建立起两个事实的联系,一个是建筑的修缮费用来自每年的财政收入,第二个是建筑修缮的组织需要占用物料资源及相关领域的专业工匠。同时修缮还需要王公官员们竭智尽力以获取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包括被**需求波及到的百姓、被物料征敛压迫的地主富户等。还是让学者们去研究其中的问题和后果吧。我们越是审视中国王权及其运作,就越觉得一切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3. *后一点,建筑艺术的**之作都用于**建筑,或是*到皇权庇护的偶像崇拜功能的建筑。天坛在所有寺庙里***,它是中华帝国的寺庙。只有天坛的围墙可以传达这一信息。同时其内部的一切都富丽精致、巧夺天工。天坛的设计平面不允许在任何其他地方使用,哪怕是皇宫也不可以。 ★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还是凝固的社会生活整体—— 如果说《营造法式》中的中国建筑是技术性的,《园冶》中的中国建筑是文学性的,那么这本《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中的中国建筑则是社会科学性的。从照屏变化中介绍官员体系与形制规定、从亭子中看到“山水”这种独特的中国景观,在室内的细节里描述社会地位的分寸,从塔和台的关系猜测统治阶层的信仰和理想…… ★宏观布局+微观细描,亦真亦幻—— 工具—砖瓦—墙—照屏—亭子—桥—塔;住宅的单层—双层—三层—室内—台。从小到大,由简至繁,宏观的布局+局部的细描,彩绘图资料来源多样,图面信息综合。画中建筑是真实与想象并存的,这样能够展示的是*具有典型意义和足够内涵的“中国建筑”。 ★换个视角,感*时间与空间的有趣变化—— **,我们在大量研究与输入“西方建筑”,而在十八世纪,富庶广阔的中国是欧洲人想象中的文明世界与神秘古国。三百年前的作者站在法国看中国,而我们站在三百年后的中国看他们眼中的自己。感*时间与空间的有趣变化。 ★向匠人和匠人精神致敬—— 发现诗意的栖居之所,享*视觉的盛宴,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探寻生活与艺术的真谛。 ★尊重原著,原味呈现—— 翻译过程本着尽量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原书的表达,让读者明白不同文明阶段、不同思考范式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模式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出现的结果,并由此知道,我们看到的事实和因果在不断演进,发现科学真相是无限逼近的过程。 ★工艺精湛,追求**—— 双封装帧,精美四色印刷,再现中国古典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