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卫生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48.72
折扣购买: 医学文献检索(第5版)
ISBN: 9787117365697
孙思琴,女,57岁,研究馆员,高校教龄30余年。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编写教材13部;主持省厅级研究项目10余项,荣获各级科技奖励20余项。2016年荣获校级“十佳师德标兵”。2016-2022年度荣获山东省情报图书协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第一节 信息素养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教育信 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提出 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要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强学 生信息素养培育。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 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 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继 续办好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 式,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又称信息 素质。信息素养概念的首次使用是在1974年,美国信息 产业协会(Inform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向美 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NCLIS)提交的一份提案中,提出了信息素 养的概念。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merican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y,ACRL)在2000年颁布了“美 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即ACRL标准,提出了关 于信息素养最有代表性也较权威的定义是“能认识到何 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 力”。ACRL于201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以下简称《框架》),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从基于技 能转向基于阈概念和元素养。 知识拓展 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于2015年颁布的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使 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从基于技能转向基于阈概念 (threshold concepts)和元素养(Meta-literacy) 。《框架》(Framework)中的阈概念是指那些在任何学 科领域中以增强理解、思考以及实践方式起通道或门户 作用的理念。此外,《框架》主要采纳了元素养的概念 。元素养是指学生作为信息消费者和创造者成功参与合 作性领域所需的一组全面的综合能力,它为我们开启了 信息素养的全新愿景。元素养要求从行为上、情感上、 认知上以及元认知上参与到信息生态系统中。《框架》 基于元素养这一核心理念,特别强调元认知或叫做批判 式反省(critical self-reflection),是一种对自 己行动和思想的反思能力 ,同时强调学习者与环境的 关系,以及对信息的主观和批判态度。 本《框架》(Framework)按六个框架要素(frame )编排,每一个要素都包括一个信息素养的核心概念、 一组知识技能,以及一组行为方式。代表这些要素的六 个概念按其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如下: 1.权威的构建性与情境性(Authority is constructed and contextual)。 2.信息创建的过程性(Information creation as a process )。 3.信息的价值属性(Information has value) 。 4.探究式研究(Research as inquiry)。 5.对话式学术研究(Scholarship as conversation) 。 6.战略探索式检索(Searching as strategic exploration)。 我国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有人认为信息素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素养 是指具有应付和适应信息技术的能力;广义的信息素养 是指具有检索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解决信息需求的能 力,还具有发现、评价信息的能力。 本教材的修订主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努力满足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编写注重“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在第4版的基础上将内容更新和完善。同时,结合上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临床医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教学特色,本版教材增补新的知识,修改或删除不再适宜现实情况的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