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良心--中国最美渔民郭文标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二 谁能想到这个15岁、有点 讨人嫌的“泥鬼”居然跳进水 里救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渔民。 这事在岙里传开了。有人说: “没想到‘泥鬼’这么厉害。” 这是他第一次得到乡亲的夸 奖。这声夸奖他已等了很久。 15岁那年,郭文标小试牛刀,在渔港救了一个老 渔民。 那天,一股南风突然袭来,渔港的浪就像早已潜 伏 在海下的内应似的,一下子就蹿起来。渔港里的几十 条 小船像拴在树桩上遭鞭子抽打的毛驴,被缰绳拴着跑 不 掉,又不情愿老老实实挨打,东躲一下,西躲一下。 可 是,船与船相距不远,这样躲来躲去即使不被浪打翻 打 沉,也会像发生集会踩踏事件似的不死即伤。 船即饭碗,渔民慌了,冲进水里,七手八脚地拖 船,大的几人拖一条,小的一人拖一条。他们要把船 拖 上岸,拖到沙滩上,这样浪就打不着了。眨眼的工夫 拖 上来三条,水里还有八九条。郭文标又把一条小船拖 到 岸边,还没来得及拽上沙滩,一个大浪就劈头盖脸地 打 过来。年轻的他像风暴中的柳枝摇曳一下就挺过去了 , 可在他旁边拖船的郭家喜已年过半百,却像老树权被 折 断似的,还没来得及挣扎就被回头浪卷进海里。 他慌忙丢下缆绳,冲到水里拉郭家喜,但不仅没 拉 住,自己也被拽了进去。脚没够着底,他连喝了几口 成 苦的海水。郭文标个头矮矮的,仅有一米四十多点儿 , 郭家喜个头比他高,可是不会游泳,像一根原木既不 挣 扎也不扑腾,更像沉重的袋子压向他。他拼命扑腾几 下,游了起来,变换一下姿势,拽着郭家喜游向岸边 。 水里救人比捞根木头难多了,没扑腾几下,他的腿软 了,手也没劲了,两人一起往下沉去。 其他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着往岸上拖船,没发现 有 人落水。他俩都没呼救,也许是没来得及呼救,浪没 给 机会。他再不撒手就会两人一起遇难了,这样的情况 很 多,打捞上来的两具尸体怎么都分不开。他没撒手, 压 根就没想过撒手,他随着郭家喜沉了下去。突然,他 感 到脚碰到了什么,原来探到了底…… 他站在水里喘口气,把郭家喜拖上岸,一屁股坐 在 沙滩上就起不来了。 “咦,那条小船是谁家的啊,冲走了!”不知谁 吆喝 了一嗓子。 那是他家的船,在他救郭家喜时又被浪卷回海里 。 他看见了,可是浑身像摊泥似的站不起来,只能眼看 着 它渐漂渐远。 老爸和爷爷慌忙下水把它拖上来。 “你怎么把船丢下不管了?”他们见他和郭家喜 坐在 那一动不动,过来嗔怪道。发现他像只落汤鸡似的, 浑 身上下湿淋淋的,就问道:“你怎么搞的,坐在这干 什 么?” 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旁边的郭家喜有气无力 地 摆摆手说:“幸亏这孩子……要不然,我就没命了。 ” “是你把他救上来的?”老爸诧异地问道。 他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郭家喜的老伴拎着8斤长寿面来到 他 家,一边亲切地拍拍他的脑袋,一边感恩戴德地对他 老 爸说:“你们的儿子真好,把我家老头儿救回来,要 不 他就没命了,这点儿面给孩子补补寿吧。” 当地人认为,人要是被海浪卷走那就是寿数到了 , 谁要是把他救上来,那就等于把自己的寿数给了他, 他 就要给救他的人送上8斤长寿面,让人家补补寿数。在 吃穿不愁的今天,8斤长寿面算不了什么,然而在 1982 年,粮食还凭票定量供应,8斤长寿面算是重礼了。 她走后,老爸说:“文标啊,你长大了,懂事了 , 能下水救人了,给家里长脸了。” 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是老人的命根子。” 老爸 最疼爱的就是这个没少给他惹祸的小儿子。 他实在是太淘气了,淘气得几乎无法无天,甚至 有 点儿讨人嫌了。他在海里一泡就是一天,天不黑不回 家。回家晚也就罢了,还总在道上惹祸。村子建在半 山 腰,石头小道不仅起起伏伏,而且多如蜘蛛网。他有 时 浑身上下涂满淤泥躲在暗处,有人经过时冷不丁地钻 出 来,“哎呀妈呀”,他把人家吓得魂飞魄散,鬼哭狼 嚎。 作为一个孩子,这样做无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 让他们意识到他的存在。结果邻居纷纷找上门来,要 父 母好好管教管教他,甚至还有人气急败坏地骂道:“ 泥 鬼,你这小子太缺德了,太没有家教了,你爹妈再不 管 的话,你将来就是垃圾!” 于是,他获得一个“爱称”——“泥鬼”。 谁能想到这个15岁、有点讨人嫌的“泥鬼”居然 跳进水里救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渔民。这事在岙里传 开 了:“老郭的小儿子,就是那个‘泥鬼’,昨天在海 边救 了一个老人。” “听说了,没想到‘泥鬼’这么厉害,能救那么 大 个人,了不起。” 老爸摸了摸郭文标的小脑瓜儿,说:“孩子,咱 家 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你爷爷常说:‘做人要讲良心, 渔 民在海里救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不过,你以后救 人 时可要小心啊!” P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