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山国(尼泊尔旅游指南)/外交官带你看世界
作者简介
曾序勇,1942年生于重庆市。1960年后,先后在西藏行政干部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和外交学院学习尼泊尔语和英语。1964年调入外交部,作为翻译去尼泊尔参加援建中尼公路工程。1965年后,先后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和外交部任职员、随员、三等秘书、二等秘书,驻印度使馆一等秘书、外交部亚洲司副处长、处长、驻尼泊尔使馆政务参赞、驻印度使馆公使衔参赞、驻尼泊尔大使、驻科威特大使。2003年退休。出版过《寺庙之城加德满都》、《加拿大》(各国手册丛书)等著作。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在尼泊尔。在很多人的印 象中,尼泊尔应该是个佛教国家。的确,早在公元前3世纪佛教就传入了尼 泊尔。公元后的最初几个世纪,尼泊尔—直盛行佛教。但由于尼泊尔历代 统治阶层都来自印度,印度教受到大力推崇,而佛教则受到压制。 印度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宗教,3500年前起源于印度中部的雅利安人 部落。大约在公元3世纪,印度教传人尼泊尔。从公元8世纪,尼泊尔国王 开始大力宣扬印度教而排斥佛教。公元14世纪以后,马拉王朝历代国王都 极力推崇印度教,大规模修建神庙,使印度教的影响逐步超过佛教,到18 世纪,印度教在尼泊尔已占据主导地位。1962年,尼泊尔宪法规定尼泊尔 为印度教王国。但随着君主制的结束,2006~尼泊尔议会宣布尼泊尔为“世 俗国家”,废除印度教的国教地位。 虽然尼泊尔多数居民信仰印度教,但事实上这里的印度教和佛教长期 相互融合与渗透。许多尼泊尔人既去印度教神庙敬神,也去佛教寺庙礼佛 。如果你问尼泊尔人的宗教信仰,许多人会说,他们既信仰湿婆神或毗湿 奴,也崇奉佛祖释迦牟尼。正是这种宗教的融合与宽容,长期以来尼泊尔 很少发生宗教冲突。 印度教的信仰 印度教信仰多神崇拜的主神论,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印度教 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多数信徒只拜一个天神。 印度教强调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 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死亡和再生都 是为了获得解脱,做坏事就会受到惩罚,而一生行善会得到善果。 印度教承认吠陀的权威,认为最重要的典籍是四部吠陀经,即“神的 启示”,印度教社会有四大种姓,教徒必须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印度教相信祭祀万能,崇尚苦行,认为克制与苦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修炼方法,可以使人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摆脱轮回之苦。 虔诚的信徒 即使只在尼泊尔待几天,你都会感受到这是一个宗教氛围极其浓郁的 国家。无论在城镇的大街小巷,还是在偏远乡村,你都会看到大大小小的 寺庙和神像,看到善男信女每日去寺庙敬神的景象。可以说,宗教渗透到 尼泊尔人的全部生活乃至生命之中。 人们对神灵十分虔诚,礼拜神佛是信徒每日的必修课。几乎家家户户 都在家中供奉神像,他们每天都要向神祈祷多次,严格遵循不敬神者不能 进食。人们去寺庙膜拜时,捧着鲜花、大米、圣水和红粉,对神合十躬身 ,虔诚祷告,把红粉抹在神像身上,他们脸上真诚的神态常会令人感动。 在尼泊尔,男男女女的信徒时常到圣河边沐浴净身,即使在寒冬河水 冰凉也全然不顾。遇到重大宗教节日,成千上万的信徒更争相前往沐浴, 并用器皿盛上圣水去敬神。在各地城镇,几乎都能看到浩浩荡荡的彩车游 行。盛装的大型彩车载着平时在寺庙中的神像,穿梭巡游在人流如潮的大 街小巷,接受成千上万虔诚信徒的膜拜,呈现出一派色彩缤纷的热闹景象 。 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梵天——构建世界万物的创造之神 印度教认为梵天(Brahma)创造了世界万物,是宇宙的构造者,是众神 之首。传说他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卯孵化出来的;也有的说他 是从毗湿奴肚脐上生出的莲花中诞生的,然后开始创造世界万物。梵天又 是智慧之神,据说四部吠陀就是从他头上生出来的。 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印度教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 ,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最显著的特征是他有四个头。梵天居住在迷卢 山,他自己创造出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Saraswati)是他的妻子,他们结 合衍生出人类。 尽管梵天与毗湿奴以及湿婆并称印度教三大主神,具有同等地位,但 由于他已完成了创世的任务回到天上,印度教徒对梵天的崇拜相对来说不 高,在尼泊尔尚未见到专门供奉梵天的寺庙。 毗湿奴——维持宇宙秩序的保护之神 印度教保护之神毗湿奴(Vishnu),是维持宇宙秩序的主神。传兑毗湿 奴躺在大蛇阿难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当宇宙循 环的周期一“劫”(相当于人间43.2亿年)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 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 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 在印度教造像中,毗湿奴通常是王者衣冠,肤色绀青,佩戴宝石、圣 线和粗大的花环,四臂手持法螺、轮宝、仙杖、莲花、神弓或宝剑。坐在 莲花上或乘骑金翅鸟伽鲁达(Garuda)。毗湿奴居住在迷卢山顶的天国韦孔 塔,吉祥天女拉克希米(Lakshmi,财富女神)和大地女神(Bhumi)是他的神 妃。 为了拯救世界、人类与诸神,毗湿奴多次化身降凡人间,十化身包括 灵鱼马齐亚、神龟库尔马、野猪瓦拉哈、人狮那罗辛哈、侏儒瓦摩纳(又叫 三步神)、持斧罗摩、英雄罗摩、牧神(或黑天神)克里什纳、佛陀、白马卡 尔基。每次化身显圣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而这些故事大都为人们所熟知 。 湿婆——具有双重性格的毁灭之神 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Shiva)兼具毁灭与生殖、破坏与重建双重性格, 是尼泊尔的印度教徒最崇拜的大神。湿婆呈现各种奇异怪诞的不同相貌, 通常被表现为男性生殖器湿婆林伽(Shivalinga),是湿婆最基本的象征。 帕苏帕提纳特寺的五面湿婆林伽是尼泊尔最精致最具艺术性的林伽石雕。 在寺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周身涂炭,缠发椎髻, 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饰一串骷髅,腰围一张虎皮,四臂手持 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他额头上长着第三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 一切烧成灰烬。加德满都王宫广场上的黑色拜拉弗神像就是湿婆神最恐怖 的化身之一。 湿婆居住在凯拉斯山(Mount Kalash,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齐 神山),每年有许多印度教徒从尼泊尔去那里朝圣。他的坐骑是公牛南迪 (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女神帕尔瓦蒂(Parwadi),又叫乌玛(Uma),其形 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湿婆的配偶还有另一种形象叫杜尔伽(Durga,难近 母),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还有一种形象叫迦莉(Kali,黑女神),面 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死神。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内什 (Ganesh)是可爱的象头神,另一个儿子塞建陀(Skanda)则是可怕的战神。 湿婆神又是著名的舞神(Nataraja),表现为跳着创造与毁灭世界的宇 宙之舞,是造型优美动人的形象。铜制工艺品的湿婆神常做成舞神形象。 P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