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作者: 陈中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ISBN: 978711143460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咨询公司对一次投标失败的团 队复盘会, 当项目经理讲完会议的目的并叙述完从接到邀标信息 到投标结果 公布的过程后,他要求参加会议的人自由发表自己的 看法,谈谈 自己对投标失败的认识。他的目光从左看到右,然后 又从右看到 左,来回了大概两三次。没有人与他的目光对接,有 的人将头埋 下若有所思,有的人目光呆滞,有的人用手里的笔涂 涂画画让人 感觉他好像正在记录自己的心得,有的人趴在桌子上 什么都不做, 但是就是没有人主动发言。空气中充满着静默,人人 心头都慢慢 升腾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时间在那一刻停滞了。 过了大约1 分钟,经理没有办法,硬性地规定按照从左到右的顺 序发言,轮 到的下一位,经理就直接点名。每个人都说着自己的 话,没有人 对其他人的话提出质疑,也没有回应,都把发言当成 击鼓传花游 戏中那朵讨厌的花,轮到自己了,就赶紧说两旬,然 后将发言的 机会传递给下一位,自己就解脱了。 不仅仅是层次低一点的会议上大家不愿意发言, 在高层领导 的会议上,主动发言也不是一件顺畅的事情。这在中 外皆然。惠 普前女CEO卡莉·菲奥莉娜曾经提到过,自己在参加 一次高层会 议的时候,很多人也不愿意发言。在会议中,大家都 想看别人说 什么,然后自己好调整思路,掌握主动。 他们没有真正在一个战场上打拼过,虽然他们很 友 好,但是并没有战友之间的那份亲密。他们很礼貌, 但 是并不坦诚。没人会直接反驳别人,但其实每个人的 脸 上都写着愠怒,会后又会跟我打别人的小报告。在公 开 讨论会上,如果我提出一些直接问题,大家会缄默不 语. 这倒给我上了一课,这种直接讨论*好一对一进行。 ㈢ 卡莉总结说,表现不佳的官僚结构*后总会表现 得一团和气。 如果说不发言是一个**的话,那么,它的对立面闹 哄哄的争论 就是另外一个**。它在讨论会上也常见,这主要出 现在责任认 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发言,而且是抢着说 ,甚至还会 不顾礼貌地打断他人说话,目的一般是为了证明事件 的责任不在 自己和自己的团队身上。比如下面这个就年终亏损所 做的复盘。 销售经理说,今年公司销售业绩不好,并不是我 们 销售部门的员工不努力,而是因为与其他公司相比, 缺 少新产品,缺少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好产品。其他公 司 都是一个月上市一个新品,我们呢,三个月上市一个 . 这仗我们销售部没法打。设计部门说,我们今年确实 没 有推出多少新品,但是因为我们的研发经费减少了, 很 多实验也做不成。批我们那么一点经费,能够三个月 推 出一个新品,我们已经尽到了*大努力。财务经理说 . 研发经费是比以前要少一点,但那是因为采购部的采 购 经费挤占了研发经费,我是辗转腾挪左支右绌才能提 供 这么多研发经费的。采购部经理说,我们花钱多,是 因 为原材料都涨价了,还是制造原来那么多产品,原材 料 的费用要比原来多。采购经费不变,那就只能减少生 产 数量。为什么原材料会涨价呢?众人问。采购经理说 , 因为俄罗斯的一个矿山发生了地震,导致市场供应减 少 了。哦,众人无言。 之所以出现静默与闹哄哄这种看似矛盾实则一致 的现象,与 我们接*的文化有关,与复盘文化有关,也与对会议 的认识有关, 还与会议的角色分配和流程也有关系。要想进行一次 有价值的团 队复盘,必须对这些关联的因素有清楚的认识。 中国人接*的文化教育,不主张个人太过于表现 自己,所谓 *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俗语,都告诉我们, 做人要老成 持重,不要轻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那种积极发言的 行为,会被 认为是轻佻轻浮的,他的观点也会因此逊色很多,即 使是真知灼 见,也似乎要稍减几分光彩。 中国文化中的另外一些特点,则会使得观点的交 锋几乎不可 能,很容易从观点的交锋转变成人品的指责,然后变 成“你死我 活”、“有你无我”的纠缠不清。大多数人在争论的 时候,不管开 始时争论的是什么,争论来争论去,*终都会回到人 品的争论上, 事情的对错变成人品的好坏,好像只要人品好,一切 就都好。可 以说,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没有找到一种正常的辩论 文化,不知 道在不影响控辩双方关系的基础上,如何就事论事。 有人曾经在中国和美国的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帖子 ,咨询作为 一个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是去投资银行好一些还是 去证券研究 所好一些。随着讨论的深入,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变 化。 P62-P**